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发展 >> 正文 >> 正文

汉代铁器物参拜祈福的普遍化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5/3/24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1/s7oekhn.html

当然,除了作为铜钱的替代品,由于铁技术的成熟性与廉价性,也让能够震慑邪鬼的兽、佛、人等祈福参拜物变得更加的平民化。如果说青铜器的辉光放射出典雅富丽的贵族之气,那么廉价的铁则更体现出质朴无华的平民风格。在我国古代,青铜主要用来铸造“明尊卑、别上下”的礼器。受人尊崇的神佛形象自然也多用青铜铸就,铁器只是广泛的应用于最基本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铁质价廉,铸造技术进步,使铁在汉代以后,几乎步入了平民生活的各个领域。

铁用于铸佛,不知开始于何时。根据《太平广记》中记载,隋开皇年间,僧人澄空曾在山西晋阳集资铸造一尊铁佛,其高达70尺,也就是大约23.3米。见于记载的还有隋开皇年间山西沁源县五凤村三官庙中的铁佛等。如图所示的是在陕西富平县觅子乡发现的金代铁佛,这个铁佛形体高大,表情端庄,衣饰纹理自然,铸造工艺和模具制作要求十分严格和复杂,表现了千年前古人的高超技艺和艺术水准。

除了铸佛,铁还用于铸造“人像”,现存的“铁人”以宋代居多,其中尤其以河南嵩山和山西晋祠的铁人最为精美。在河南嵩山中岳庙崇胜门东北古神库四隅,各有铁人一座,为北宋治平元年忠武军匠人董襜等铸造。铁人高约三米,振臂握拳,怒目挺胸,姿势雄伟,栩栩如生。在晋祠,圣母殿前莲花台上有四个铁人,其中三个是北宋铸造的。

这几个铁人比真人还高,是用几块铁焊接在一起的。其中北宋绍圣四年铸的铁人,至今已经历经九百多年,仍然姿态威武,凯明甲亮,眉心紧锁,眉梢倒竖,双目鼓暴,英姿勃勃,气概不凡,与天王、力士面部的夸张手法相似,以突出其威慑力。通体乌亮不锈,其腹部铸有个字,可见当时冶炼、浇筑、焊接工艺均已达到相当水平。这位“铁人”的脚趾上有三处刀痕,民间传说是他难耐寂寞偷着去汾河边散心,被圣母发现后派人砍的,以作为对他不守戒律的惩罚。

除此之外,我国民间自古还相信吉兽、凶兽与灵兽有震慑驱鬼,祈求多福的功用。传说狮子能够镇山更能够镇宅,雕个“镇宅狮”就能庇佑祖产家宅,因此地不分南北,过去殷实人家大多会有在庭院门前立石狮子的习俗。在陕西,连普通人家也习惯摆个小巧玲珑的炕头石狮借以“保镇娃娃”。

但要保佑千家万户的平安,这样的小物件显然不能够满足平民的需要。著名的河北沧州铁狮,似乎正是寄托了许多古人这种避邪求吉的愿望。这只铁狮子在旧州城内开元寺前,是五代后周广顺三年由山东铁匠李云参照佛教传说中文殊菩萨的座骑,使用了六百多块三十厘米见方的铁块用分节叠铸法铸造的。这只铁狮子尾北面南,背驼莲座,昂首嗔目,四条腿像四根大柱子,头顶筑有“狮子王”三字,腹内还有很多字迹已经难以分辨,有人说是金刚经文。

狮子内在颈部和背部铸有加强筋,以承负重量,整个狮子是采用泥范明注式浇铸法整体铸成的。其外范多数为长方形,内范则布满圆头铁钉,头部和背部均垫有铁片,以控制内外范间的距离。外范拼接处用熟铁条连接借之提高其强度。这一巨型铸件,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冶铁技术的高超,以及平民化铸造的普及。

当然,除了人们祈福的主体参拜物铁艺铸件大量普及外,在参拜过程中的附属铸件也开始变得多样化。在佛教礼仪中,演奏音乐的乐器便是如此。《出三藏记集》卷一二中《法苑杂缘原始集目录序》便记载着5世纪末齐竟陵文宣王制造铁磬布施寺院的故事。

除铁磬外,东汉时期,佛教初传中国,而后出现了梵钟。梵钟主要用于寺院,做佛事所用,如用于生活起居的信号,或召集僧人诵经等。魏晋之后梵钟大量出现,而且铸造精美、造型独特。大凡具有宗教感染力的佛事,都有钟声相伴。我国寺庙众多,而钟与寺庙是不可分割的,有寺庙的地方必会有钟,钟具有祛除邪恶、静心修身、弘扬佛法的作用,对于佛教寺庙而言,“晨鼓暮钟”,“梵音缭绕”,早已成为其象征。

此外,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在我国流传已久,在一些道观、山神庙、药王庙中都悬挂有钟,并建有对应的钟楼。道钟在道教中属于重要的法器,用来弘扬道教神法。与铁钟相比,铜钟不管是在音质、色泽方面都要优于铁钟,铜钟和铁钟相比,无论是钟面质量还是钟声的音色,铜钟显然都优于铁钟,不过铁钟相对廉价,容易获取,因此,很多地方以铁钟代替铜钟,其效果相当。

在我国古代,由于土地辽阔,致使交通不便,所以很多时候,矿源决定了当地生活用品的基本材质。在一些铁资源相对丰富而铜资源不足的地方,寺庙与道观经常会以铁代铜来生产钟器。随着铸造铁钟风气的不断流行,各地就都出现了铸造铁钟的情景,这使得我国古代铁钟数量之多,在世界范围内是罕见的。

除了乐器外,古代人们在祭祀天、地、祖宗以及求神、拜佛时,一般都会在殿前月台上摆放祭祀所用的香炉,这些香炉的体量很大,一般都是按照青铜鼎的形制进行铸造,不过其主要用途不是作礼器或者食器,只是供香客烧香所用。

炉表面所刻的铭文铭饰与青铜鼎也有所不同,只是与敬神礼佛相关。所以这些鼎一般称为“鼎炉”。鼎炉也分为不同类型,有专门用作烧香的,有专门用于礼佛的,还有一些则用于炼丹等。其中专门用于殿堂礼佛所用的鼎炉,我们称之为“宝鼎”。由于铜价较贵,鼎炉的体量又很大,故一般情况下,鼎炉会用铁材料来铸造。只有宫殿和身份较为尊贵的少量寺庙才会采用铜材料铸造鼎炉。

在我国古代,寺庙、道观不计其数,而这些宗教场合皆有铁鼎炉,不过在历史演变过程中,这些鼎炉已不多见。现存最古老的铁鼎炉,是四川梓潼县文昌宫南宋淳祐年间铸造的铁鼎炉,但并不属于大型铸件,只能称得上是中型体量。对于现存的古代大型鼎炉来讲,当今所见到的均为明清时期所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