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怀让六大入室弟子,道一拔得头筹。
道一禅师,俗姓马,什邡(在今四川省)人。世称“马祖道一”。在我国出家人中,以借姓而称“祖”的,自古以来,并不多见,此为例外。
这位马祖道一比丘,长得舌伸过鼻,牛行虎视,脚下还生出两个轮纹,看上去一副奇异相貌。
早先,道一在资州(治所在今四川省资中)处寂那里,出家学禅。接着,道一来到渝州(今四川省重庆市)圆律师处,受具足戒。不久,道一离开四川,直扑南岳,投拜怀让禅师,随侍十年。
自从在怀让那里获得印证,道一辞别南岳,先后在建阳佛迹岭(在今福建省)、临州(在今江西省)、甫康龚公山(在今江西省赣县)等地,弘传禅法。
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年),道一来到钟陵(在今江西省南昌市)附近开元寺,开堂说法,得到当地官府的有力支持。四方学子,听说道一禅法高明,纷纷远道而来,一时如云之集,人们都称他所宏禅法为“洪州禅”。
我国禅宗,自从慧能鼎革以来,面目一新。慧能以后,虽然有神会、慧忠、玄觉、行思、怀让,而行思、怀让门下,又有希迁、道一,可是却以道一的门叶,最为繁盛,遂使禅宗至此,红极一时。
这一时期,江西洪州马祖,湖南衡山希迁,各据一方,从而形成当时禅宗的两大中心,人们称之为“并世二大士”。
那时,道一弟子中,有僧请教:“请问大和尚,到底怎样才能修道?”
道一教导说:“道不用修,平常心就是道。什么叫平常心呢?平常心就是没有做作,没有是非,没有取舍,没有断常,没有凡圣的心境。平时,你不管穿衣吃饭,还是言谈举止,还是行住坐卧,还是应机接物,还是起心动念,无不是道,无不是禅。打个比方,就好比千条万条河流,虽然各不相同,可是众流归海后,就都成了海水。”
说到这里,道一看到边上又有好多僧人,于是当众开示:“你们各位,只要在日常生活里,不思善,不思恶,善恶都不沾边,那就可以称得上是修道人了。”
随顺自然,触类是道,道一洪州禅的特色,就是这样。他所提倡的“平常心是道”,对后世广大修禅弟子,有着极大的影响,从而成为禅宗的一句名言。
后来,又有僧人来到洪州,投拜道一。那僧也问:“如何才是修道?”
道一这次回答,另有妙趣:“道不属修,所以无所谓修和不修。说道能够修成,那末有成就必有坏,这就如同声闻;假如说道不必修,那末此人和一般百姓,又有什么两样?”
那僧又问:“那末请教大和尚,到底怎样理解,才能获得道呢?”
道一指拨他说:“道在每个人的自性里面,本就具备,只要在善事恶事两个方面,都不拘泥,那就称得上是修道人了。假如取善舍恶,心观空寂,一意人定,就会流入做作一路;要是这样还不足,再向心外追驰寻觅,就和道离开得更加远了。”
总之是一句话,一切应顺自然,不必着意修道,道本在于心里,平常心就是道!一天,有个小比丘行脚回来,在道一面前地上,用竹子划了一画,又在一画底下,接连划了三个短画。划好后说;“请问大和尚,我在地上划了四画,要你不说一长三短,用别的话来回答。”
道一听他问完,也用竹子在地上划了一下,不过没有划第二下,更没有划第三、第四下。划完一划,道一就说:“不能够说这是长还是短。”
进入禅境的人,是不会在长短、大小、好坏、苦乐等对立概念上做文章的。世事无常,变幻不定,当你一旦体验到一切现象,都不实在时,你就能从现象造成的“人我”、“是非”等概念里解放出来,获得超乎物质区分之外的宁静。平时,道一倡导“即心即佛”。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9%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