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铁狮子,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南郊,距离市区16公里。铸成于后周广顺三年(年),民间称之为"镇海吼",相传为遏海啸水患而造,是我国现存年代最久、形体最大的铸铁狮子。
沧州铁狮子坐落于原开元寺前,背负巨盆相传是文殊菩萨莲坐,狮身向南,头向西南,两左脚在前,两右脚在后,呈前进状,据北京科技大学年4月的测量,铁狮现身长6.米,体宽2.米,通高5.47米,重约32吨。
年3月,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铁狮子已历经四次修缮。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年现场勘查,铁狮主要裂缝有25条。除头颈部三条,其余22条均在腿部。目前铁狮四肢断裂疏松,锈蚀严重,仍需依赖支架站立。年沧州新铸铁狮,位于沧州市区狮城公园,体量是原铁狮的1.3倍。
沧州铁狮子头上和项下分别铸造的"师子王"(注:师子同狮子)和"师子王"身上的"福田衣"以及"师子王"背上的莲花宝座,我们可以断定:《沧县志》记载:"铁狮子在旧州城内开元寺前"无误,开元寺内一定是"文殊菩萨";寺外,高一仗七尺,长一仗六尺"师子王",背负"莲花宝座"在等着"文殊菩萨",因为"师子王"是"文殊菩萨"的坐骑。
其用途历来存在着多种说法,古今不一。据《沧县志》记载,相传周世宗柴荣北征契丹罚罪人所铸,"以镇州城"。可是,后来的考据家分辩说,周世宗素不信佛,罚罪之说不足信。流传广泛又比较合乎情理的,是当地一个有名的传说。古时沧州一带滨临沧海,海水经常泛滥,海啸为害,民不聊生,当地人为清除这无情的水患,自动集资捐钱,请当时山东有名的铸造师李云铸此狮以镇遏海啸水患,并取名"镇海吼"。
铁狮精巧的铸造工艺,确系我国铸造工艺的一大珍品。但是,这件总重3万公斤的铁狮是如何铸造的呢?据研究,这是古人采用一种特殊的"泥范明铸法",分节叠铸而成的。铁狮腹内光滑,外面拼以长宽三四十厘米不等的范块,逐层垒起,分层浇注,共用范块拼铸而成。凭多年前的手工冶铸技术,能铸造出如此庞然大物,足见其制模、冶炼、浇铸工艺是相当高的,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铸造工艺的高度成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