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介绍 >> 正文 >> 正文

河北故事考古队解码远离繁华和喧嚣的另一种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5/3/25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8/5798904.html

最近几年,博物馆游大热。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让人们总想试图探究其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悠久的历史文明。

那么,你是否知道,那些精美的文物和复杂的遗迹是如何发掘出来的?是否知道,考古队是如何保障文物安全的?

近日,记者来到正定,探访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队,听队员们讲述鲜为人知的考古故事。

▲张云清和赵星探讨如何用三维建模技术处理探方图片。

帅小伙清理文物一丝不苟

暮春时节,上午十点的阳光已有些晒人。在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队员赵星蹲在一个探方内,小心地清理着一个残缺的瓷碗。瓷碗的缺口从碗沿儿一直到碗底,幸好不宽。赵星说,“属于能够修复的。”

接下来,赵星在一张小卡片上填写了残碗的基本信息,如名称、编号、类别、数量、地点、坐标、记录者和日期,然后再把填好的卡片和瓷碗一起装进一个塑料袋。

“对文物来说,这张卡片就是它的身份证。”赵星说,“这个瓷碗将被送到考古队的文物修复师段师傅那里进行修复。”尽管天气有点热,但整个清理过程中,这个27岁的帅小伙一丝不苟,认真投入。

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队的领队陈伟告诉记者,考古发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作,从勘查确定发掘区,到发掘文物、采集文物信息,再到最后的发掘区回填及资料整理,整个过程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不仅要耗费体力和脑力,还要有非同一般的细心和耐心。清理文物对考古队员来说,仅仅是考古工作中一个非常细小的环节。

据了解,开元寺南广场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已经进行了三年。在这里,首次发现正定古城中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7个历史时期的连续文化层叠压,已经出土可修复文物多件,一度引起轰动。每发现一处遗迹,发掘一件文物,考古队员们都付出了辛劳与汗水。

▲用洛阳铲勘探。

洛阳铲判断有无遗址或墓葬

开元寺南广场遗址开始发掘后,曾多次组织公众考古活动。考古队员们经常会被问各种问题:“怎么知道这下面有遗址的”“这是什么年代的”“那时候它是用来做什么的”……而要给出科学且准确的答案,不仅需要娴熟的专业技能,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不放过蛛丝马迹的工作态度。

“勘探初期,主要通过洛阳铲深入地下带上来的泥土判断有无遗址或墓葬,以及堆积情况和分布范围。到了发掘阶段,也要通过土质、土色、包含物来判断地层堆积的变化。”考古队的技术指导高利军说,这些工作听起来简单,但在实践中并没有那么容易。

“在学校读书时,感觉书本上的东西已经学得挺透彻了,但真正到了考古工地才会发现,仅凭书本上的知识是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的。”年轻的考古队员张云清说,“比如地层的划分,教科书上虽然有指导性的方法,但要真正地做到准确无误,更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

在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现场,探方壁上都画有多道白色的地层标线,还标注着不同的时期。张云清说,与单纯的遗址发掘相比,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这种古今叠压型的城市考古,涉及多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层叠压,而且较晚的遗存对较早的遗存布局施加了更多的影响,造成了更加复杂的堆积状况。这就需要更多的细心和更丰富的工作经验,必须用手铲一点一点地清理地层,仔细观察土色和土质,并结合出土的遗物判断地层的时期、发现的遗迹或文物以及它们经历了哪些故事。

在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队发现了一处房址。工作人员在确定地层叠压关系后,又根据发红的烧土和成摞出土的瓷器,判断该房址为金代的一家店铺,因为火灾成为废墟。

▲观察洛阳铲带上来的泥土。

一专多能,人人身怀绝技

“我们的考古队员个个都是多面手。”领队陈伟满脸骄傲地说。

考古工作除了勘探、清理文物和遗迹,还有测量、绘图、摄影、三维建模、记录建档等一系列的基础工作,每个队员都身兼数职。修复师段志永除了修复文物外,还负责工地及文物的拍摄,不仅玩得转专业相机,还会使用无人机航拍。赵星和张云清两位年轻的考古队员除了在工地上“盯探方”,还要负责手绘图和三维建模。而资料员樊云巧除了要对出土文物进行建档管理,还要负责考古队员们的一日三餐。

随着“让文物活起来”理念的传播,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在了考古上。如今,在很多博物馆的大屏幕上,我们常常能拖动鼠标,度无死角地去观察一件文物或一处遗迹。

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队也在电脑中建立了探方的三维模型,通过拖动鼠标,探方上下、内外、前后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非常真实。这就是赵星、张云清与段志永合作的结晶。

“段师傅负责拍照,我们负责后期制作。”赵星说。

探方三维模型看起来很简洁,却需要段志永拍摄至少张照片,土质土色都要拍清楚,探方的各个角度和每一条地层线也都要拍到。而赵星和张云清白天在工地上忙了一天,晚上还要加班加点,用三维建模技术进行后期处理,最终成果将作为资料保存下来,方便以后的研究。

▲考古工地的探方。

工地每个角落都有摄像头

文物古迹大热,文物的安全愈发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