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文物经过专家们的保护和修缮都会一定程度的得到更好的保存,但是这个已经有一千多岁,重量达到32吨的“沧州铁狮子”却没有像别的文物那么幸运,它怎么就成了一个“病狮子”了呢?
在河北省沧州市的东南郊区,有一个名震天下的大型金属文物,这就是“沧州铁狮子”,也叫“镇海吼”。知道沧州铁狮子的人可能并不多,但是这个大家伙在当地人心中可是无可替代的,因为它伴随了一代又一代沧州人的记忆。这尊大狮子傲立在华北一千多年,饱经风霜雨雪,剩下的重量还有32吨,它原来的重量大概有40吨。
沧州铁狮子身上有防尘土的垫子,背上扛着一个巨大的莲花盆是可以拆下来的,莲花盆的底部的直径一米,整体高是0.7米,上面至今是2米。有传说中说这个莲花盆是文殊菩萨的莲座。狮子的内外都有很多铸文,上面刻明了生产年代和建造者,还有捐钱制造的人的名字。狮子的头发是波浪卷,胸前和臀部都有束带,垂到两肩和胯部,头顶还有狮子王三个大字.铁狮子长6.3米,宽3米高将近5.5米,铁狮子对研究书法的价值和考古价值。
那么沧州铁狮子是谁铸造的呢?根据沧州县志中的记载,是后周世宗柴荣带兵北伐的时候,在沧州修歇时,有罪人出钱铸造的,有可能为了表示悔改。后来的文献中也有对铁狮子的记载,有一个年的记载说铁狮子位于沧州旧城内的开元寺门前,高一丈七,长一丈六,记载中也提到了狮子头上的三个字“狮子王”。
狮子的脖子上刻着“大周广顺三年铸”肚子上还有“山东李云造”,莲花盆里还有“窦田郭宝玉”的字样。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个铁狮子是在广顺年建造的,到今天确实已经一千多年了,有可能是山东李云建造的,也有可能是他捐的资。窦田和郭宝玉可能是建造了莲花盆。
为什么要说专家们好心办了坏事,加速了铁狮子的毁坏呢?清朝初年,有史料记载,在康熙年间有一场狂风把这个铁狮子给吹到了,过了很多年之后才有人扶起来,沧州铁狮子的头部和腹部、尾部都有损毁。年是有记载的第一次维修,当地的官员找人把铁狮子扶起来之后,弄了一些砖瓦垫在狮子肚子下面,把狮子头还有莲花盆撑了起来,从此之后的半个世纪就没有人再管理修整铁狮子。
到了年,专家组进行了一次保护,就是盖了凉亭挡雨,当时也开始重视对铁狮子的保护,长期在华北地区,绣蚀严重,专家们为了延长铁狮子的寿命,就想到了建造凉亭给狮子避雨,除了建造了凉亭,还联系了当地的铸铁师傅用一些部件来修补缺口,但是这次工作饱受争议,不但没能起到保护作用,反而加快了铁狮子的腐蚀速度。原因是因为狮子的位置是在低洼的地方,亭子的建造刚好影响了水汽的蒸发,这样铁狮子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中,就加快了它腐蚀的速度。
后来想要再次进行保护,就想把铁狮子弄到地势高的地方,为了防止铁狮子在挪动的过程中受力变形,就往四肢灌了硫磺锚固混合液,过程中裂开了一个大洞,等第三次维修的时候,因为上次灌注的硫磺锚固混合液,导致四肢膨胀裂开,在后来,四肢断裂更加严重,所以专家们也是好心办了坏事,铁狮子的状况一年不如一年,沧州铁狮子变成了“沧州病狮子”,结局令人痛心。
想要了解更多历史小知识,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