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介绍 >> 正文 >> 正文

央视戏曲品戏读城第二季回归戏曲,我的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4/11/7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www.pfzhiliao.com/

已经连续推出两季的《品戏读城》越来越显露出自己的独到用心。亭台、院落、廊桥、老街坊、深巷里的老手艺人、街边的杂货店以及萦绕在这个城市角落里的曲调,构成了《品戏读城》里一出戏,一座城,一方人的节目范式。如果说节目想通过戏曲去解读一座城市,不如说通过戏曲去寻找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生存哲学。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那中国人的“雅乐”是什么?答案无疑是戏曲,这种起源于原始歌舞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成为了通往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最好通道。

“方寸之地演尽人生百态”,戏曲容纳古今上下种种生相世态于一台,可以称得上中国社会历史的一个全景式缩影,“一桌两椅”的空灵写意,一程一式的丝丝入扣,形象各异的脸谱,奇特的戏曲绝技,几声板胡和敲打的锣鼓点里,无一不包含着中国人的审美情感。

(节目剧照)

戏曲运用形象的手法、娱乐的方式,一直承担着向社会民间传导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使命。许多戏曲作品非常注意深入浅出,以形象感人,以真情动人。创作者们充分借助文学的故事性和舞台表演中具备的各种形象手法,通过载歌载舞的演出场景,把传统文化中高深、抽象的价值观念,融汇到人物行动、剧情进程以及通俗化的唱念词语之中,传递到每一位观众的内心深处。近千年的时间里,忠孝节义等为人品德、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早已深深地融入了戏曲作品之中,并转化为戏曲观众以及社会民众所普遍认同的为人准则。

《品戏读城》第三集中,黄新德漫步于桐城的大街小巷,去寻访《六尺巷》里故事的主人公曾经的居所以及他们的后人。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康熙年间,大学士张廷玉的父亲、宰相张英为解决老家桐城宅地纠纷书此家信。后来家人与邻居各让地三尺,修建六尺巷方便路人。这一故事被世人广为称颂,流传至今。“六尺巷”从此成为心怀天下、和谐礼让的文化标识,也成为严于治家、传承家风的精神符号。这封退让家书,在《大清名相》一剧中也多次出现,作品一改黄梅戏传统的表现方式,通过全新的叙事结构赋予传统“六尺巷”故事以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浓厚的家国情怀,用饱满的戏剧张力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谦和礼让、心怀天下、克己奉公、惩恶扬善的核心内涵。当主演黄新德去拜访张家后人时,人们能再一次能够真切感受到戏里戏外,这座历史古城里所流淌着的情怀。

(《大清名相》剧照)

(《大清名相》剧照)

(张英后人院落)

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几十种品类,而不同的腔调便是不同文化族群的标签。

当我们走进黄土高原,看到用木椽夹打而成的粗笨庄重的土屋,看到冲天而起的白杨,晴朗而寥落的天空,晚霞烧起的黄昏,很自然地我们便能听到回荡冲撞着穿透心扉的旋律,那是属于八百里秦川的天籁,秦腔!它荡人气,回人肠、催人泪,热人血、正人骨、直人髓,在这种听来热耳酸心的秦腔里,人们将看到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坚韧、粗犷、忠义、孝廉以及传统而开放的优秀品质。

当我们走进岭海名邦的潮州,看到开元寺、广济桥,听到潮州话、品到功夫茶,我们就能理解潮剧轻柔抒情,轻俏婉转的气质与特点。在《品戏读城》中,北大教授陈平原带领观众回到自己的家乡潮州,喝功夫茶,听潮剧,参加孩子们的成人礼“出花园”,平淡的日常,传统的仪式,一餐一饮,一起一居,一跪一拜,无一不展现出戏曲在中国人的生活乃至生命中无处不在的状态,可以说,戏曲就是我们的中国式生活。

(节目剧照)

《品戏·读城》不同以往的戏曲电视作品一般,单纯或者一味地追本溯源,还原历史从而达到说教式的表面宣扬,而是以真诚的赞美,深入一座城,通过物件、历史、人文、人的情感带领观众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体味一座城的前世今生。画面中人、事、戏、思在时间的流动中被一一分解后并融合在一起,而戏曲,为我们打开历史中的点滴片段,戏曲与文化,人与事,它们生成出我们对生活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2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