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介绍 >> 正文 >> 正文

心灵的洗礼心月孤圆本性禅师的故事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4/11/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http://www.bdfzkyy.com/

8月12日,《心月孤圆——本性禅师的故事》新书品读会在福州三坊七巷福建省耕读书院举行。《心月孤圆——本性禅师的故事》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品读会由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与福建省耕读书院联合主办,来自福建省的20多位文学界知名人士雅聚一堂,围绕《心月孤圆》进行了深度的品读与对话。

品读会由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福建省耕读书院院长陈章汉主持。会上,福建省政协研究室原处长、《心月孤圆》作者戎章榕向大家介绍了与本性禅师三次结缘的经历以及此书的写作缘起,并引用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卓新平在纪念弘一法师出家一百周年系列活动中的发言,呼吁“谈宗色变”之风,不再刮起;他表示,希望借助大家的智慧之光,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作家钟兆云表示,这本书写了本性禅师前半生的一些故事,称得上是福建相关文学创作的新收获。希望借此机会了解佛教和本性禅师其人其事,从中受益,并期待他能服务社会,担起道义,在当今时代,能在滚滚红尘中特别是福州开元寺里,打扫出一块净土,一块真正的能安放凡人心魂的庄严净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文学道路的求索,佛门晨钟暮鼓的修为,都永远在路上!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技工教育中心主任少木森表示,此书故事简短、文字浅近,从禅的“三心”即平常心、自由心、慈悲心来描述和呈现主人公的禅意人生,给读者展现了一位学修并重、勤勉力行,却又简约随缘、知足常乐的禅师,阐释了“因上力行、果上随缘”的真谛。书中多处写本性禅师的生活细节,写得生活气息浓郁,禅意禅思隐现。这些细微毫末之处正是禅师和作者对普通人生活的观照,体现了诗人的平常慈爱之心,也给读者带来更多独特的感悟和艺术享受。

福建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孙汉生表示,本性法师的出家修行是对生命的体悟和对众生的怜悯,读这本书是一次难得的佛学熏陶,相信本书对世道人心有很好的导引作用。

福建省作家协会原秘书长张冬青认为,本书见证了本性禅师的成长过程,通过各个篇章把人物丰满起来,也是主人公自我圆满的过程。阅读时,不失为一场心灵的洗礼。

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耕读书院副院长杨际岚畅谈了三点,一是新时代、心感受:没有改革开放,没有现在的宗教的健康发展;二是大主题、小切口:学术界和文艺界皆喜欢宏大叙事,文章做好是往小处写。让阅读者变成悦读者,这是写作者的责任。三是佛教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博大精深。这样的品读会,是品人、品事、品人生。

福建文学杂志社副主编、评论家石华鹏表示,本书最令人感动是提到《福建文学》,本性法师将佛学和文学融到一体,正如加缪说,文学不会让我们活得更好,但会让我们活得更多。这句话反过来说是佛的本义,佛不会让我们活得更多,但会让我们活得更好。

福建理争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作家上官翰清畅谈了做人与法制的关系,信仰对人心的教化作用等,并表示,他时常到福州开元寺品读楹联、书本,在那环境中,内心非常平和宁静。

福建省文化教育促进会副会长、作家马星辉谈及,作者文如其人,作品充满阳刚之气,紧扣时代脉搏。拜读后,确实感到此书能让人心静的境界,虽有风声、雨声、赞许声,更多是一种宁静悠远的禅理与醒悟。同时强调了面对纷繁世事,需常怀敬畏之心,才能知方圆、守规矩,踏实做事、干净做人,守住自己内心的道德底线。

福建画报社原社长、总编辑崔建楠分享了自己的拍摄故事,强调做人做事应常持恭敬之心,同时表示这本书讲故事从小处着手,让人们有一种亲近感。

福建省科协原党组书记林思翔表示:书中经常有警句妙语,其写作方法,别具一格,面目一新。同时强调要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坚定对自身事业的信仰,把工作做好,多行善事。

青年诗人三米深主要分析了本性法师与诗歌的关系。他表示,汤养宗诗歌日前刚刚获得鲁迅文学奖,他就是闽东诗人的代表之一。闽东诗群以霞浦为主,霞浦诗歌具有地标性。本性法师身处于诗歌胜地,当时因各种原因未能从文学中脱颖而出,但却对文学爱好不减!

《心月孤圆》是福建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福州开元寺方丈本性禅师为僧30余年的身心灵点滴故事集,篇幅不长,力求文短意深;图文并茂,助益阅读效果,重点彰显了他知行合一与慈心悲愿的人本理念和人文情怀,展现了改革开放后中青年汉传佛教僧人的时代风貌。

“心月孤圆”出自佛教偈语,富有禅意。心月孤圆,是本性禅师致力推广中华禅的禅境;心月孤圆,光吞万象,更是中华美学的至臻境界。凡53篇,出自佛教《华严经》“善财童子百城烟水五十三参”。江苏常熟是“华严本山”,本性禅师又在常熟兴福寺出家,崇尚的是禅旅、行禅,身在路上,心在书中;行在路上,禅悟心中。可谓是“历百城,莫参烟水;阅千山,尽是月缘”。全书由“守正”和“出新”两组文稿辑成,由此亦可管窥中国佛教事业的继承与创新、现实与未来。(王晓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