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这话出在律宗十一代祖弘一法师之口,也是他一生为人处事的最好概括。
相比很多因为世俗不顺而遁入空门的僧人,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出家显得有些反常。
出家前,他在世俗风声水起,他不仅曾拥有过世人艳羡的财富、美色、名望等,
他还在无数各领域,包括诗书、戏曲、书法、音乐等领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偏偏在自己39岁这年的年,突然抛弃妻子孩子和凡尘,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了。
弘一李叔同出家后,他的日本妻子雪子寻到他出家的寺院,苦求一见,但弘一却始终不为所动。
只雪子悲痛欲绝决定重回故国时,弘一才与她在江面匆匆一见。
那天清晨,薄雾蒙蒙。雪子的船与弘一的船相向而行,雪子唤:“叔同!”弘一作揖道:“请唤我弘一。”
雪子眉头紧锁问:“好,那么弘一,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弘一的船行至与雪子的船并排时,弘一缓缓道:“爱,就是慈悲!”
说完后,弘一的船消失在薄雾中........
当时的雪子或许不明白弘一的话,但年老时,她却似乎终有所悟,
与世俗猜想不同的是,无论是雪子,还是弘一的原配夫人俞氏,他们至始至终从未怪过弘一。
有所悟的雪子临终前,眼角含泪念叨的,依旧是弘一那句:“爱,就是慈悲!"
除去这句“爱,就是慈悲”,弘一还留下了很多发人深省的箴言。
这些箴言串起来,就是弘一生平为人处事的总结归纳。
箴言一: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解读:人生有三大忌讳,而这三大忌讳,全不在缺陷,恰在于过于优胜。
事物忌讳到达顶点,做事忌讳完美无瑕,人则忌讳万事顺利。
这是因为,当任何东西达到顶点时,往往会招致“物极必反”。
弘一圆寂
所以,人不可一味追求全胜、全胜、全盛。
实际上,这些,本身就是不完美。
箴言二: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解读: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折之”,冲在最前头的人,往往最容易被作为靶子打。
也正因此,争强好胜者,往往会经受不必要的挫败。
弘一法师李叔同年幼时,就曾因为诗文出众,而曾受过挫败,他甚至还因此连累过为妾室的母亲王氏。
父亲死后,目睹母亲处处受欺凌的李叔同开始在母亲的教诲下懂得:任何时候,都要懂得藏。
母亲告诉他:姿态越低,才越不怕跌。
也正因此,成年后的李叔同,从不事事争先、争胜。
箴言三:智者达观三世,念念知非;愚人只重目前,憧憧造恶。
解读:有智慧的贤明之人可以洞观很远的事情,知道是非曲直,即有远见。
而愚蠢的人只看重眼前利益,频频作恶,即目光短浅。
任何时候,都不要因为眼前的既得利益,而忽略长远。
弘一所抄心经
弘一晚年毅然去各地开法坛宣扬抗日时,日本将军曾找到弘一对他进行威逼利诱。
日本将军对弘一说:你好歹是个日本的夫婿,又曾在大日本求学,你已经算半个日本人了,何不劝说民众放弃抵抗,反而宣扬抗日呢?
弘一听后,用中文铿锵回到:我至死也不会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
见弘一法师“不开窍”,日本将军愤而离去。
此后,弘一依旧不停地换地方宣扬抗日。
年冬,泉州开元寺举行结七念佛法会上,法师再次提及“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口号。
正是因为清楚眼前利益,和民族大义之间的区别,弘一一生才能保持在任何时候都做正确的选择。
箴言四: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解读:当有人毁谤我时,与其跟他争论或者试图解释,不如包容他,随他去。
当有人侮辱我时,与其防抗、防备,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它随风去了。
弘一法师一生曾遭受过无数非议、诽谤甚至侮辱,但每一次,他都用最好的方式化解了。
弘一母亲王氏过世后,他扶灵柩回家,行至门口时,同族叔叔却以“王氏只是妾室,不能从正门入”为由,禁止王室灵柩回家。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