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一生简介:李叔同(年10月23日-年10月13日),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圆寂,火化时出现异象,骨灰中捡出了众多七彩舍利子,安放在泉州清源山弥陀岩西侧的"弘一大师之塔"内。
当年中秋节后,弘一法师自觉病势已重时日无多,安排了两件身后之事。
一、如在助念时,看到眼里流泪,这并不是留恋世间,挂念亲人,那是一种悲欣交集的情境所感。
二、当他的呼吸停顿,热度散尽时,送去火葬,身上只需穿一条破旧的短裤。去时将常用之小碗四个带去,填龛四脚,盛满以水,以免蚂蚁嗅味走上,致焚化时损害蚂蚁生命,应须谨慎。再则,既送化身窑后,汝须逐日将填龛小碗之水加满,为恐水干后,又引起蚂蚁嗅味上来故。
留下“悲欣交集”四个字后,弘一法师为自己丰盛的一生划上句号。
临终之际,不忘蝼蚁之命,弘一法师慈悲之心,令人动容。
“悲欣交集”,让人百感交集的4个字,凝结了他一生的苦辣酸甜。
从天才神童,到风流才子,再到一代高僧,弘一法师的一生,活成了别人的几辈子。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生于巨富之家,从小失去父亲,少时就写下“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这样的句子,令人惊叹。
日本留学归来后,李叔同成为名扬一时的才子。
他擅书法、音律、诗词、丹青、金石、油画、钢琴、话剧,集百般武艺于一身,声名显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脍炙人口的《送别》,就是弘一法师填词的歌曲。
从日本带回来的妻子,和他琴瑟和合,李叔同的前半生,如同烈火烹油,轰轰烈烈,炫目无比。
后来,李叔同成为一名老师,神经衰弱症困扰着他,她试着在虎跑寺断食治疗。
寺庙的生活让他感到身心舒畅,成为他出家最初的缘由。
决定出家之前,李叔同还在筹措学生刘质平的留学费用,他给母亲上完坟,将收藏的书画、金石等物品分送友人,钱财分别寄给天津的家室和日籍妻子,一一安排妥当后,心下安然。
年7月1日,李叔同在闻玉、丰子恺、叶天底、李增墉的陪同下,去往虎跑寺。
距离虎跑寺还有半里路时,李叔同披上袈裟、穿上草鞋,挑起行李,撇下众人走向了虎跑寺。
众人齐喊“李先生……”,他留下一句“不是李先生,你看错了”,再也没有回头。
当年农历七月十三日上午,李叔同正式剃度为僧,成为弘一法师。
自那以后,世间再无李叔同。
此后24年,弘一法师行锡杖芒鞋,传经布道,救助百姓。
他的一领衲衣补丁处,褴褛不堪;一双僧鞋,穿了15年;清水煮菜,用盐不用油;
五十寿辰时,学生刘质平看到他的蚊帐上破洞太多,有的用布补,有的用纸糊,要给他换一顶新的,他坚辞不许。
居士赠钱款,弘一法师一概拒绝,推辞不下,便会转为善款。
挚友夏丏尊赠弘一法师一架白金水晶眼镜,他转送开元寺公开拍卖,得价五百余元,用以购斋粮。
黄卷青灯,晨钟暮鼓,四处布经传道,光阴转瞬24载,弘一法师将失传多年的南山律宗发扬光大,终成律宗第十一代祖师。
然而,弘一法师尚觉得自己德行欠缺,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二一老人。
依据的是古人诗句“一事无成人渐老”,和清初吴梅村临终前的诗句“一钱不值何消说”,何等谦逊!
半世繁华,半世清贫的弘一法师,给世人留下无数哲理格言,让人清醒。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待人接物,要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人生不过是路过,没什么不可放下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曹德旺感叹弘一法师一生光明磊落,一度想要追随大师脚步出家;俞敏洪说他最尊崇的就是弘一法师;张爱玲说,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外,我是如此谦卑。
弘一法师的智慧,集结在《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和《禅心人生》里,他的肺腑之言,如同春风化雨谆谆善诱,又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像指路的明灯,给人希望和光亮。
行走世间,营营碌碌,总会有诸多烦恼困于心间,点击“看一看”,得高僧点化,让心更澄明,思想更通透,活一世不容易,你值得人生更美的风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