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木构,即纯粹以木材或主要以木材为承受荷载的建筑架构,而唐代木构建筑则是建于唐代的木结构建筑体。目前我国现存的唐代建筑超过百座,但相对保存完整的唐代木构建筑则仅存四座,均为寺庙建筑,且都在山西省境内。这四座唐构为何都在山西呢?下面我们先按照修建年代早晚顺序来一一介绍。
01南禅寺大殿
五台县阳白乡的南禅寺大殿建于公元年(唐德宗建中三年),是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殿内梁上的题款证实它比佛光寺还早建75年,而屋架上人字形的大梁是最早的“大叉手”唐代木梁实例。南禅寺规制为民间建筑群,大殿位于高约一米的月台之上,单檐歇山顶,进深及面宽均为三间,显得简洁而古朴。寺内除大殿外还有山门(观音殿)和东西配殿(菩萨殿和龙王殿),组成一个四合院的格局。
南禅寺大殿内原本有十七尊唐代塑像,中间佛坛上为华严三圣,佛坛两侧为护法金刚及供养人菩萨等,塑像技艺精湛,可与莫高窟同时代作品媲美。可惜年被盗走两尊供养菩萨和牵狮于阗王塑像,同时被盗的还有多尊佛像腹内宝物,至今未能破案。(参观佛光寺不需要门票,但须出示证件登记)
02广仁王庙
广仁王庙位于芮城县城北的古魏城城垣遗址内,这是一座道教庙宇,坐落在中龙泉村北的高阜之上。院内原来有一眼五龙泉,所以也被当地俗称做五龙庙。五龙中的青龙又被叫做“广仁王”,广仁王庙就是供奉龙泉之神“广仁王”的庙宇。庙宇原本是由正殿、戏台、厢房围起来的四合院,现仅存正殿和对面的清代戏台。正殿坐北朝南,为唐大和五年(年)建造,五开间四架椽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板门棂窗,屋顶平缓,建筑整体造型端庄而秀丽、结构较为简练,显得古朴而雄浑,唐代建筑风格非常明显。
迟至年前广仁王庙正殿还是村小学教室,殿内原有的塑像也早已被毁。大殿正脊两边的鸱吻早些时期也被盗走,现在看到的是后造的。正殿建造年代来自于寺庙内唐碑上的“龙泉记”,目前这两块唐碑出于防盗目的保存在博物馆,现场看到的是复制品。广仁王庙在文物之乡芮城算是比较低调的景点,和佛光寺比起来,经过维修后的现场干干净净,没有一丝香火气。一般游客很少会到这里,这座河东唐代木构的孤品似乎依然会孤寂千年。(广仁王庙经过落价大修和环境整治,不久后参观将会收取门票,不过如果真是喜欢古建筑,光是里面斗拱院和晋南建筑展廊这两个专业而精细的露天展览就值回票价了。)
03佛光寺东大殿
这座大殿对中国建筑史的重要性怎么描述都不为过,是的,佛光寺东大殿可以用“典范”二字来形容。它是承前启后的作品,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木结构建筑,虽经历朝历代修缮,但仍保持了晚唐建筑的原构,并以“四绝”而名冠天下。年佛光寺东大殿传奇性的发现,打破了日本学者中国没有唐代木构建筑的断言,而这个发现的线索竟然是出自敦煌壁画。
不同于其他三座现存唐代木构,佛光寺东大殿不但规模最大,而且所在的佛光寺时至今日仍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寺庙体系,我参观时发现居然还有僧人驻锡。佛光寺东大殿最早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但在唐武宗灭佛时期被毁。再次重建则在唐宣宗大中十一年。目前佛光寺内留存的主要建筑除了东大殿外,还有一座被东大殿遮掩了光彩的金代文殊殿,以及一座北魏时期的祖师塔和两座唐代石幢。
佛光寺位于忻州五台县佛光村,坐东朝西的东大殿坐落在寺内一个高台上,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屋面平缓,出檐深远,在整个五台山都算比较大的佛殿,也是它堪当“典范”的根本所在。而在东大殿的“四绝”中,建筑只是其一,殿内的三十五尊唐代雕塑艺术价值也非常高,在国内现存的唐代彩塑中,这三十五尊占了近一半。
在“国宝”的极大光环下,佛光寺差不多被放在放大镜下研究了上百遍,整座寺庙立体式的规划、殿内雕塑的排列都有讲究。就连佛座束腰和拱眼上残存的唐代壁画,以及大门内侧的唐人参观后留的题记墨迹,都被一一发现并保护起来,并与唐代木构和唐代雕塑组成了佛光寺东大殿的“四绝”。(参观佛光寺不需要门票,但须出示证件登记)
04天台庵
位于长治平顺县北耽乡的天台庵是山西四座唐构中最为低调的一座,坐落在王曲村内的一个高台上,虽然高台三面没有围墙,但需要从旁边台阶上去的一个倒座的庵门进入。庵门非常普通,要说和村里普通人家的院门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上锁的门上面留了手机号码,如需参观可打电话约文物管理员开门(参观天台庵不需要购买门票,但参观后文管员会收取每人20元的保护费或管理费)。入院后发现天台庵大殿是唯一的建筑,单檐歇山顶,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似正方形。屋檐举折平缓,檐角飞翘如飞。殿前有一对石狮和一通石碑,石碑碑文字迹模糊,仅能看到碑头和两旁有佛像。
走进殿内,朴素到空空如也,能够看到的只有梁架,而天台庵能够跻身唐代木构的秘密也在梁架之中--天台庵的梁架结构和南禅寺的极为相似,年文物普查时因这一特点而被发现,参观时文管员也在强调这一点。但年在天台庵的维修过程中发现两处后唐墨书题记,因而被有的研究者改称为“五代遗构”,这也是天台庵是否可被称为“唐代木构”争议的由来。天台庵的屋顶没有南禅寺和广仁王庙那么平缓,验证了它的建筑风格处在唐制至宋制的过渡阶段。走出殿外,回头注意看看殿门,合上门后两门纹理相通--两扇门板居然是由同一棵树的木料做成,文管员说这两扇门也是唐代的原物。
还有学者认为正定开元寺钟楼(唐)、平遥镇国寺大殿(五代)、泉州开元寺大殿(五代)、淄博市颜文姜祠(唐)等也是唐式或五代建筑,由于这几座建筑都有这样那样的“瑕疵”,比如正定开元寺钟楼就因后来多次重修改变了建筑风格,所以是否能列入“唐构”暂没有定论。而被承认的这四座唐构为何都在山西呢?其实这并非巧合,而是跟山西相对干燥的气候、多山而少战的地理历史缘由、山西人对神灵的笃信等有关,另外,也因这些寺庙地处偏僻之乡,且多为民间所建而不易筹资重建,从而幸运地被保留至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