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天宁寺凌霄塔(木塔),雕刻细腻,纹饰精美,因巍峨高崇而闻名
[年6月5日(周一)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古城]
图文/玉文丽华双行记
凌霄塔,坐落在河北省正定县大众街北侧天宁寺内,原名为永泰寺,始建于唐。因塔身巍峨高崇、突兀挺拔、直冲霄汉,故称之为凌霄塔。又因塔身有多处木结构,塔体粗壮巨大,形状如楼阁,俗称木塔。
历史上的正定天宁寺布局严谨、规模宏大,牌坊、重门、天王殿、前殿、后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排列,错落有致。后来大宋覆亡,寺院屡遭厄运,殿堂一一被毁,到民国初年,除了孤零零的凌霄塔和重门之外,其他建筑基本无存。
凌霄塔的一层甚高,东南西北四面均有拱形门。其中,东南西三门直通塔心室,室内墙壁穹顶上仍部分保留着古人佛教题材的彩绘图案,北门则专为登塔而建,门内有逼仄陡直的砖石台阶折转通达上层。凌霄塔的1-3层因系砖石建造且需承载上部重量,故而塔壁较厚而塔室较小,上至四层,塔室内方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凌霄塔的最大特点是在塔身第四层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直达塔顶的木质塔心柱,塔心柱相传为独根楠木,它坐于三层顶部十字交错的实木梁上,且直通塔顶,承托塔刹。塔心柱周身另有八根抱柱与之攒为一体,抱柱顶端平托呈放射状的八根扒梁与外檐梁相连,扒梁上架木质龙骨楼板,而塔身为梁檐柱等木制构件完工之后,由砖砌填补而成,这种做法与现在的框架式建筑类似,这样的结构对塔身稳定性非常有利。
自四层向上直至顶层,上下楼梯及每层之间的楼板均由砖石改为木质,每层结构式样皆与四层相同,只是空间高度递减。凌霄塔塔身1-4层为砖石结构,5-9层为砖木混合结构。塔身下面的三层除塔檐的椽飞为木制外,其他诸如斗拱、角柱等构件均为砖雕仿木结构,2-4层各层由外出冰盘檐构成的狭窄平座也是如此。
冰盘檐是砖檐当中较为精细的一种做法,自下而上逐层收缩,结构形式美观大方,自然得体,在现存古塔中较为罕见。此外,每层塔身的四个正面均辟有拱形直棂窗,供人眺望。4-9层的塔身,每面分为三间,斗拱、檐飞、角柱皆为木制。从第五层开始,塔之各层高度逐层递减,外部轮廓亦逐层收杀,从而形成抛物线外廓,给人以轻盈挺秀、端庄稳重之感。
塔顶部为由仰莲、相轮、宝盖组成的铁质塔刹,塔刹又由八条垂链连至顶层八脊的吻兽,这样既能起到固定塔刹的作用,又能防止雷击对塔身造成损坏。我国江南的一些大型砖塔所使用的刹柱,也是由塔心柱演变而来的,不过这些刹柱通常较短,只从塔顶下伸二三层,仅起托承塔刹之用,对于塔身整体的稳固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为此,有专业人士称:正定天宁寺塔塔心柱是现存古塔中最长最大的一个,构造特殊,是我国古塔中一个重要实例,又是北方砖木混合结构的一个样板。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在《中国古塔》一书中谈到此结构时指出:“我国现存实物中,仅正定天宁寺木塔尚存这一种结构形式”。其在中国古塔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关于凌霄塔的创建年代,有《正定府志》《正定县志》及现有碑文记载一致,均笼统记为唐,而没有确切纪年。20世纪80年代维修古塔时,终于有了新的发现。年文物部门在对木塔搭基进行勘测时,于塔基中部距地表98厘米处发现了一圆形地宫。地宫内共出土文物57件,其中的金正隆六年(年)石函为研究天宁寺凌霄塔的沿革提供了重要的文字依据:自唐代宗朝起寺建塔,至宋庆历五年重修又至大金皇统元年再建宝塔一座,时正隆六年十ー月二十八日藏佛牙舍利塔铭。由此可知,塔的创建年代为唐代宗时期(-年)。同时,函铭还补充了原有资料中有关重修塔的记载。
凌霄塔原高60米,是正定城内最高的古建筑。建成一千多年来,宋、金、明、清等历代均有修缮,后年久失修,凌霄塔在经历了年邢台、年唐山两次大地震后,塔刹坠毁,塔身的八、九层也相继坍塌。
自年起,国家文物部门历时4年,对其进行了复原性修复。修复后的凌霄塔完整地保留了原有建筑的特点,清秀而不失唐宋之遗风,虽然高度减为40米,结构也不尽同于原塔,但仍是一座宏伟的高塔,为我国北方砖木结构古塔的样板。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诸多影迷可能不知道,在徐克执导、刘德华主演的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那座巍峨的通天浮屠,所采用的建筑结构,同凌霄塔如出一辙。正定凌霄塔中间的通天柱,便是电影中那座通心柱的原型。
因凌霄塔是古代整座正定城的制高点,并可以登临远眺,自然少不得文人吟咏,清代文人谢庭芝就曾有诗曰:“萧寺峻峭百丈楼,佩萸载酒到高头。云擎旭照三关晓,天接沱光一色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