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发展 >> 正文 >> 正文

祸不单行说悲盦一赵之谦读懂大师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3/3/7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接力不忘初心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7098023515184729&wfr=spider&for=pc

读懂大师

中国历代书画家的传奇故事

谢先莹编著

祸不单行说悲盦(一)

—赵之谦

赵之谦诗书画印兼长,存世有《二金蝶堂印谱》。齐白石为其篆刻所倾倒,四十岁左右时对其心追手摹愈十年。赵之谦在学习传统中,力求确立自家面貌,曾说:“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

近代·赵之谦《紫薇图卷》(局部)手卷纸本设色

大坊口赵氏

赵之谦(—年),字撝叔,号冷君,铁三、憨寮,又号悲盦、无闷、梅庵等。会稽人。所居之室曰“二金蝶堂”等。工诗文,擅书画,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曾为江西鄱阳、奉新知县。他于年生在绍兴城内开元寺东首大坊口赵宅。据赵氏《家乘》载,赵氏很早以前是大厦连楹的望族。本居浙江嵊县,明代弘治年间迁来绍兴,分住城内大坊口、观音桥、广宁桥三处。大坊口赵氏,世代小本经营,到赵之谦这一代时,因长兄赵烈被仇家诬告打官司败诉而倾家荡产,从此家道中落。撝叔19岁那年,与范敬玉结为伉俪,20岁考中秀才,因家贫,竟无力去省城赴乡试,幸有族叔曼仙公资助,始得成行。在此期间,他的家庭生活,濒于绝境。幸亏乡人缪承梓代理杭州知府,撝叔被聘入幕,办理文案之事,使生活暂时有了着落。祸不单行,他24岁时父亡,长兄也出走福建,音信全无,后两家生活重担便全部压在赵之谦的身上,为维持生计,撝叔唯有“终岁奔走,卖衣续食而已”。

绍兴师爷

赵之谦总是在不断地解决困难,改善现状,这不仅仅是为了寻找自身的前程和出路,咸丰七年(年),当时他29岁,参加了淮军。参军期间,他认识了皖派篆刻家绩溪胡澍,从此他对皖派印艺产生浓厚兴趣,于是力学皖派宗师——邓石如的书法和篆刻艺术,使其受益匪浅。第二年他终于中举,其艺术创作也更加勃发,不仅书法和印作增加,而且开始了大量的花卉写意画之作,如《花卉图十四帧》《锦石秋花》等。此后,他又回归了幕府生活,在常山和江山先后任职,成为“绍兴师爷”。到这个时候,他的生活开始渐入好转状态。

花残月缺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他在杭城任师爷的第二年,也即赵之谦31岁,太平军攻克杭城,他只好回到绍兴避难。第二年春,撝叔应故人之招,去了温州,后相继客居于瑞安、福州等地。同治元年,在福州,其一岁多的女儿惠榛夭折,妻范敬玉伤心过度,不久也病殁于绍兴娘家,时仅35岁。当“家人死徙,屋室遭焚”的噩耗传来,撝叔悲痛欲绝,他所刻“如今是云散雪消、花残月缺”等印,正是他当时心情的写照,他也仅能这样来寄哀思,排遣无尽的悲伤,从此他便更号悲盦。看得出来,赵之谦的际遇和家庭生活很不幸。

赵之谦42岁石刻像

文章憎命达

赵之谦的生活总是充满波折,同治二年春(年),为寻求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他从温州到达北京,寄居在山阴会馆,以卖字刻印勉强度日。可是他的精神世界并不贫乏,他常与一些文人如吴县潘祖荫、绩溪胡澍、川沙沈树镛、仁和魏锡曾(稼孙)等人来往,或谈文论艺或访碑刻印,这使他的艺术创作活动进入了盛期,因此大量绘画、书法、印章等方面的佳作不断呈现。

赵之谦的境遇刚刚开始好转,病祸就降临到他的头上,同治四年,他生病一百余日,窘迫的生活威逼他只能把心爱的碑帖卖掉度日。其间,他多次应礼部考试,但都落第。直到他44岁时,才获得了“以《国史录》誊录议叙知县”的机

会,投谒于江西巡抚刘坤一。后被委任编纂《江西通志》的工作,他辛苦作六年之久,但仍不免遭谤,最终为主持者所“礼遣”。之后,他先后担任过鄱阳、奉新、南城等县县令。在鄱阳任职期间灾潦不断,民不聊生。撝叔竭尽全力救灾,长期积劳成疾,最后旧病复发,导致肺心病。可怜撝叔一片爱民心,可是在那个年代又有谁能理解并同情他的遭遇呢?

婚姻坎坷

赵之谦的婚姻比较不幸,在他56岁时他再婚的30岁的妻子陈氏也早故,对于年迈的他,无疑又是雪上加霜。万念俱灰的他,已无任何活下去的勇气,再加之久病之躯,于是他在该年十月离开人世。让人怜悯的更是他死后的安葬,在友人捐助下葬于杭州丁家山,张鸣珂为之撰写挽联,由程秉钊撰其墓志铭。这样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人世,实在让人惋叹。死亡对于他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可以让他免受人生之苦。他虽故去,但是他的艺术成就却熠熠生辉。在书法方面,他初学颜真卿,篆隶法邓石如,后专意北碑,能以碑法写行书,且自成一家,所作楷书,笔致婉转圆通,人称“魏底颜面赵体书”。在写意花卉方面,学石涛,为清末写意花卉之开山,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清末三大画家”。篆刻方面熔古今于一炉,继法秦汉玺印,复参宋、元及皖派,博取秦诏、汉镜、泉币、汉铭文和碑版文字等入印。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都从他处受益良多。

温州江二叔

江弢叔是当时最优秀的诗人之一,有“咸同诗坛之雄”之赞。他11岁时已读四库通五经。24岁,补府庠生。26岁,游学京师,贡太学。后来他的诗名越来越大。咸丰十年春,赵之谦在北京参加恩科会试,因战事所阻,绕道绍兴。赵之谦听从朋友建议,决定到温州请老朋友陈宝善帮忙找个生计的差事。咸丰十一年春他到了温州,与江弢叔相识。“温州二叔”(江弢叔字弢叔,赵之谦字撝叔)两颗文艺巨星第一次相聚。江赵两人一见如故,很快成为莫逆之交。后因陈宝善的推介,赵之谦任瑞安县军幕(军事参谋)。赵之谦因职务关系,经常来温州城里,两人惺惺相惜,谈诗论艺,切磋学问,甚至合作论著,江弢叔《章安杂说》书成,赵之谦作卷首序。可见,二人的志趣相投,友谊之情。

嗜书如命

往往才艺卓越之人,首先得博览群书,善于学习,而前提是要善于藏书和积累。赵之谦就是一个典型。赵之谦年少时就嗜书如命,因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只得想方设法借抄别人之书。他曾与藏友孙古徐收集藏本,刻成丛书,其种类甚多,后古徐病故,此事也就暂停。同治初年赵之谦至北京,在生活稍微好转时就大力搜求藏书。到他晚年,赵之谦终于聚书有成,汇编成“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书成有一定的来历,赵之谦52岁咳嗽病重时做怪梦,梦自己出门远行,当走到半山腰时,忽然看到天空大风刮过,他抬头一看,群鹤翔舞于天际。随同道士告诉他,这些鹤是去应仙人的超拔,空中已有一千七百二十九只,山外之鹤尚不计其数,归途时守山的老者又告诉他说,东壁下有道家的丹篆二十四字,记之当愈。梦到此处,他忽从梦中惊醒,后由梦而著书。可见,赵之谦不仅嗜书如命,还才华横溢。

近代·赵之谦《桃花》团扇绢本设色

二金蝶堂

吴熙载,字让之,扬州人,是包世臣的弟子,在书法篆刻上师承邓石如,后影响很多名家。虽然赵之谦与他未曾相识,但赵之谦的篆刻艺术成就离不开吴熙载的激励。何以见得,倾听故事便知:赵的朋友魏稼孙为赵编纂《二金蝶堂印谱》时,特意去扬州拜访吴熙载想让前辈为印谱做序,吴品读完赵的作品后,钦佩与感动至深,不仅答应作序,并作出如此评价:“刻印以老实为正,让头舒足为多事。以汉碑入汉印,完白山人开之,所以独有千古。先生所刻,已入完翁室,何得更赞一辞耶”,并为赵之谦刻下了“赵之谦”与“二金蝶堂”两枚印章。赵之谦看到吴熙载的评价后,受到鞭策与启发,于是更加勤奋地专研金石书法之道,努力开创格局,最终成为成就甚至超越了吴熙载的一代名家。

编著者简介

谢先莹与中国体育杂志社社长、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万伯翱

谢先莹,字仲璜,号不敏,又号云宬,男,年3月出生,河南省内乡县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当代著名鉴藏理论家、书画家。主要著作有《浅谈中国书画鉴藏》、《中国书画鉴赏与收藏》、《中国书画鉴藏必备》、《中国书画鉴藏与市场》、《读懂大师——中国历代书画家的传奇故事》、《书画星河——中国书画点将录》等。

更多著作的系列章节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