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林福龙文/图
“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泉州古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故事,砖石瓦砾中都流转着岁月痕迹。7月19日晚,“‘宋元中国·古城风华’泉州古城文脉赓续与国际传播沙龙活动”在泉州小山丛竹古书院举办。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泉州古城办、泉州市文旅局主办,泉州文旅集团承办。活动邀请了多位重量级嘉宾一同“探知古城”。人民网原总编辑、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余清楚,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秦瑜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小山丛竹书院山长王铭铭,福建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林玉平,当代艺术家吴达新,北京青普福建区域公司总经理宫琳娜等文化旅游界资深人士,共话泉州古城文脉赓续与国际传播。
沙龙现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余清楚进行了“触碰历史文化深处的原始记忆”的主旨演讲。之后在王铭铭的主持下,文化旅游界人士纷纷就泉州古城文脉赓续和国际传播主题出谋划策。
7月18日至19日,与会嘉宾组成“探知古城”工作营,深入泉州“问诊把脉”,探访中山路、金鱼巷、西街、旧馆驿等古街古巷,“润物无声”孵化空间、五店市等文创文旅业态,以及开元寺、南外宗正司遗址、府文庙等遗产点,实地考察研讨,发掘痛点难点,碰撞思路对策。
当天,泉州古城保护发展工作协调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泉州市文旅局党组书记李伯群和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院长秦瑜明共同签署《品牌传播项目合作协议》,期待未来将古城的宣传推广进一步国际化。当天还进行了“泉州古城”品牌形象发布,动画展示视频生动阐释“泉州古城”品牌设计的理念和深刻的寓意,期待以此出发,让更多的朋友、伙伴看到关于“泉州古城”未来的无限可能。
思想碰撞
专家学者分享古城文脉赓续好点子
◆人民网原总编辑、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余清楚:
讲好中国故事,除了硬件与软件设施,更重要的是人。在文化保护方面,需要多方面考虑,解决各种问题,既要保留传统的元素,又要进行创新。城市的建设与文化的保护需要因地制宜,切忌千篇一律,不要让古迹、古建筑淹没在高楼大厦当中。我们在古建筑的保护上需要原汁原味地保留,对古建筑、古文化要有敬畏之心,以此去保护传统文化。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秦瑜明:
以“破圈”的电视节目为例,每一项文化都与传统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化的赓续应该把历史文化与过往及现代的生活相结合,才会更有生命力和传播力。同时文化的赓续也面临着国际传播的任务,随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文化也展现出了更多的包容性。文化遗产在生活中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
◆福建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林玉平:
文化的赓续离不开整理、挖掘与撰写,文化遗产需要通过典籍的形式进行保护与传承。譬如小山丛竹内,诚正堂、不二祠及晚晴室内的每一本文化典籍都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人文智慧和文化内涵,希望这些典籍能让泉州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中、在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和互动中独具魅力。
◆泉州古城办常务副主任、泉州市文旅局党组书记李伯群:
泉州是世界的古城、活着的古城。近几年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泉州古城的活化与保护工作正在稳步展开。保护古城,要留住原真的记忆,需要发动更多的人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古城。面临保护和开发的双重压力,要在活化的同时又保护好古城的文化,特别是要保护好闽南话,诸多泉州非遗项目以闽南话为基底,不能让方言流浪,要对方言进行活化利用与传承保护。
◆泉州籍当代艺术家吴达新:
品牌对标方面,以意大利威尼斯为例,泉州在古文化、古建筑、古艺术品等方面的保护需要学习威尼斯,要做到极致保守、机制严谨、极致开放。同时,泉州要拓展,要创新,要有国际语言,需要注入更多的当代元素,有了国际化的语言才能让国内外的人看懂。
◆北京青普福建区域公司总经理宫琳娜:
通过文化旅游产业将文化变现,在有形的文化空间里装入无形的文化体验,既对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又赋予文化高附加值。
现场花絮
文“丝”“泉”涌演绎古城新浪漫
你见过提线木偶书法吗?当日活动现场,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非遗传承人庄丽娥双指翻飞,悬丝提握,仿若神助,木偶笔走龙蛇,一幅“泉州古城欢迎您”书法作品亮相,现场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出访过世界五大洲近70个国家和地区。提线木偶书法是将中国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以提线木偶提毛笔写书法,演技之美与书法艺术之美相融汇。
庄丽娥说,提线木偶控制难度大,避免失败的办法就是不停尝试,不断训练。在父母和家人的鼓励下,她坚持了下来,终于实现熟练操控木偶表演,甚至还通过木偶创作书法作品,这一突破在年还成功创造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本文来源:东南早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