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元寺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年),原名莲花寺,后改名为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年),唐玄宗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遂改今名。年被列为国家级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佛教寺院。
都说深山藏名寺,开元寺却处在泉州市区最繁华的西街,四周房屋稠密,街巷嘈杂,只靠山门前这堵象征性的紫云屏与凡世隔绝,紫云屏和天王殿之间还横亘着一条人潮涌动的通衢街道,这无形中缩短了尘世与佛门的距离。缺少名山大川的陪衬,却多了善男信女的亲近,这是泉州开元寺的独特之处。
殿正中梁上硕大朱红牌匾,书“敕大开元万寿禅寺”,柱上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据说乃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手书。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怒目挺胸,状极威严,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
跨过山门即为拜庭。庭极宽敞,立庭中,可见泉州标志的东西双塔巍然挺立,对称地排列在两旁;拜庭东西两侧游廊相对,廊前分列着八棵至树龄的古榕,盘根错节,阴翳蔽日,平添古寺静寂庄严的气氛。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贔屃。拜庭正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焚帛炉稍后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
大雄宝殿自然是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因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这块巨匾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字,以应桑开白莲之说。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产丝绸,这片地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后来捐给匡护大师建寺。据传,某日黄守恭梦见有一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推脱说等桑树开出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未过数日,满园桑树居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感佛法无边,遂捐地建寺,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达.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远,外观雄浑,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雕梁画阁,精美异常。
大雄宝殿内,除了金碧辉煌的菩萨塑像,最为精美的是石柱和珩梁接合处,有两排相向的24尊体态丰腴、纹饰华丽、色彩斑斓,双翼舒展的天女,梵文“频伽”(即妙音鸟)。她们的下半身嵌人柱榫里,翼胁之下爪足外露,上半身向前伸出,昂首挺胸,短衣半袒,樱洛圈胫胚,双臂伸展,腕着驯镯,手棒文房四宝,瓜果点心,丝竹管弦,翩翩若仙。此为开元寺独有设计,不但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而且用以代替斗拱,依托粗大的珩梁,减少其过大的跨度,极为巧妙地将宗教、艺术与建筑融合起来,令人称绝。
大雄宝殿通往西塔的路上,一堵照壁上巨大的精美浮雕吸引了眼球。浮雕内容主要为麒麟、鹿、鹤以及松梅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符号,却又夹杂了比较罕见的大象和胡人僧侣的形象,体现了与异域文化的融合。
耸立在拜庭两侧、东西相距约米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双塔,它们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以塔身的雄伟、形制的奇妙,建筑的神工和雕镂的精美而扬誉海宇,吸引着自宋至今的无数中外学者和游人前来游览、观瞻、揣摩和研究。
东塔名“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十年才完工。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稳固的基础,配置着符合力学原理的坚实塔心,使这座重达一万多吨的建筑物虽经历多年风霜雨露而巍然不动。
石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显得轻盈。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这样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形更加生动和美观。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之时,铎声叮咚,悦耳怡人。塔顶有八条大铁链,联结八个翘角与刹顶,显得气势磅礴,紫气飘摇。每一层塔壁上还刻有十六幅浮雕,分别刻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和佛乘,共计80幅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巧夺天工。东塔已于年入选全国四大名塔邮票,堪称石塔之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