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潘张村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公元年,崇信佛教的唐玄宗下诏以当时的年号“开元”为名,在全国各大州郡分别建一座寺庙。潘张村开元寺是当时滑县最大的寺庙之一,这座千年古寺修建之处占地面积约50亩,整座寺院保留了唐代的布局,因历经各代修缮,所以火来又凝结了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风格。
目前,原开元寺还保存着两根大殿的八角雕龙石柱和僧人们使用过得古井(被压在石板上),并且还出土了三尊古代铁佛(具体年代未考)。八角罗汉碑据说是年被运到王道口村东头修水簸箕用,后被盗走,有人说现在仍有线索可查找。为纪念开元寺盛况,潘张村人把每年九月十五定为佛事庙会。后来,因当地种植花生的农户越来越多,九月十五正赶在收花生的农忙季节,所以解放后改为十月十五。
据该村老年人讲,解放前后,十元东临南北大道,南面是东西大道,十字路口西南角是潘家窑,潘家窑在当时非常有名,为方圆几十里建房所用砖瓦的生产地。直到那时,寺院内仍是柏树参天,正院有前后两座大殿,前大殿正堂供奉的是佛爷释迦牟尼佛,后殿供奉的是千手观音,带东西廊坊,且分设东西厢房各9间,厢房后分别是东西跨院,为僧众居所。山门外有一对巨型石狮,西南角是八角琉璃井,井下中段向西有地洞(此井即前文提到用大石碑所压的那口井),该洞抗日战争中还藏过地下工作人员,发挥过很大作用。
前大殿,是开元寺的主要建筑,据说30多年前被在此办学的魏贻华拆除时仍保留着宋代的建筑风格,也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杰作。整座殿堂全部用当时最好的木料架构,构件之间的拼接,毫无锤凿痕迹,始终不受气候的影响而严丝合缝。据现在仍健在的佛教学会会员郭宗轩小时候的回忆,该大殿为九开间,进深四间,几乎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一样的宽阔。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八路军游击队的根据地,游击队在寺里办学校,方圆二十多里的孩子都在这里读书。解放后,这里就成立了潘张村完全小学(目前为四间房乡第十完全小学),小学第一任校长是王建勇,第二任是李荣超,第三任是魏贻华,魏贻华在破“四旧”过程中把大殿拆除了,大殿上拆下的木料都做成了课桌。
佛教在中国唐代达到了最盛期,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一些信奉佛教的国家来往密切。许多国家的学问僧、求法僧来到中国研习佛教,据说当时潘张村开元寺就是日本等国家与中国开展佛事交流活动的场所之一。
供稿人:刘宏伟
摘自《一村一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