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文庙,已是中午时间。我和小郑都有些饥肠辘辘。于是就近吃了午饭。又稍微休息了片刻,我们便再次动身。坐上了10路公交车,直奔位于南俊巷的承天寺。
承天寺西门,匾额写着“月台”我们俩很快就来到了承天寺大门(西门)。门上的匾额写着“月台”,原来承天寺又名“月台寺”。是泉州三大佛教丛林之一,素有“闽南甲刹”美誉。走进大门的刹那,我便有了些许感慨。一门之隔,外面就是繁华的市井,寺内却是佛门禅境之地。
走进大门内,眼前好似一条长长的通道,古榕夹道,枝繁叶茂。有趣的是这里的榕树从不过墙。而榕树下还间隔着七座石塔。再一看,寺院南壁上提有弘一法师的手记“南无阿弥陀佛”(承天寺是弘一法师的化身之地)。在第一道大殿-天王殿对面的石壁上还刻有“泉南佛国”的字样。
弥勒殿承天寺的中轴线据说长达米。整个建筑群从南向北依次有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法殿、文殊殿。东侧重修了禅堂、祠堂、龙王殿和僧舍。我们穿过天王殿,就来到弥勒殿前。看到了宋代的石塔和石经。两旁钟楼和鼓楼相对,是两座金字塔形屋顶对称建筑。
东、西两侧的走廊不管是从钟楼或是鼓楼出来,都会发现东、西两侧各有一条米长的走廊。连接着弥勒殿与后面的大雄宝殿和达摩殿。走廊的墙壁上有二十四尊高达两米的浮雕天象,别具一格,是个亮点。
大雄宝殿穿过一侧的走廊,我来到了承天寺的核心建筑-大雄宝殿。只见殿前设有两座放生池,池旁还有两座塔。眼前的大雄宝殿是一座歇山顶五开间重檐建筑,看起来雄伟庄严,气势不凡。而佛堂内供奉的隋代铜铸阿弥陀佛堪称镇寺之宝。
近看大雄宝殿原来承天寺的历史还真是悠久。同宪德年间(-年)这里就改建成了佛寺,原名“南禅寺”。宋敬德四年(年),改名为“承天寺”。据说宋时的承天寺香火鼎盛,殿堂壮观。那时还有十景。直到清末承天寺开始衰败。不仅墙壁摇摇欲坠,瓦片也支离破碎。年,泉州市决定修复承天寺,于是,我们有机会看到了今天楼阁飞檐气宇轩昂的承天寺。
法殿或许是正月的原因,我有幸赶上了承天寺的新春祈福法会。只见好多善男信女都身着锗红的法衣,与承天寺僧侣们一起走在长长的走廊上,循环往复。口中念念有词,也朗朗上口。简直就是天籁一般。
承天寺新春祈福法会我慢条斯理游走在承天寺内,不时驻足感受。似乎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和亲切。相较于泉州开元寺商业化的热闹,我更喜欢承天寺的禅意和宁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