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村西崖到中国营造学社——近代苏州宋元建筑的记录和研究
年11月20日下午14:00-16:00,应吴文化博物馆邀请,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系博士、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瞿炼老师在吴文化博物馆二楼多功能厅做了题为《从大村西崖到中国营造学社——近代苏州宋元建筑的记录和研究》的讲座,此次讲座为我馆《世间乐土——吴县文物数字展》特展系列讲座。
讲座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从南宋碑刻《平江图》读苏州历史
《平江图》是南宋绍定二年(年)刻的一副苏州城市地图,讲座伊始,主讲人从图中列举了至今仍有迹可寻的苏州宋代古建筑史迹:城墙和城门、北寺塔、双塔、定慧寺、玄妙殿三清观、瑞光寺和开元寺等。
平江图碑刻拓片石碑藏于苏州市碑刻博物馆
苏州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末年的阖闾大城,因为河网的关系,苏州城的位置在多年的时间里基本未曾移动过。和中古时代的其它城市比较,宋代苏州城(平江路)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现象,比如城市没有南门,城门的名字都是单名,如胥门、阊门、盘门等。主讲人依靠路、河与桥的定位,可以在《平江图》上准确找到自己少年时生活的地点。
他忆及幼时对家门口石桥的名字很有意见,觉得“烧香桥”这个名字听起来太土。以后看到《平江图》,感到非常震惊,原来“烧香桥”这个名字是宋代流传至今的,让人感到今天的苏州人就是生活在历史中的。
平江图烧香桥局部
从《平江图》可知,南宋时,报恩寺(局部是今北寺塔)已经是一座规模不小的大寺。宋代寺院部分沿袭唐代制度,报恩寺即由数个下院组成。苏州城东有双塔(南宋时名为万岁院),在其西边为定慧寺;城市中心有玄妙观三清殿;位于城市西南角的盘门,附近有瑞光寺、开元寺。这些寺观今天都有迹可寻。
平江图北寺塔局部
二隋唐时期,以木结构为主流的建筑营造在技术和制度上都趋向成熟,主讲人以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为例,解析《营造法式》的基本概念。
除了碑刻《平江图》,南宋《营造法式》绍兴本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也占据重要地位。《营造法式》是北宋末年由北宋官方编撰的一本建筑规范书,目的是将工程组织的核算标准化。对于今天的建筑史学者来说,它无疑是一本“文法书”,因为书中记录了古建筑的工程、结构、做法上的许多信息。北宋覆灭后很多重要典籍被金人掠夺。绍兴十五年(),平江知府王?对《营造法式》进行了重新校勘、刻版并发行。没有他对典籍的保护,《营造法式》很难传到今天。
在开始讲苏州古建实例之前,主讲人先将古代建筑史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研究方法及研究依据向观众略做介绍。中国建筑的主流是木构建筑,至隋唐,木构建筑的营造技法已趋成熟,带有礼制特点的营造制度也已成熟。从皇宫到官署、祠庙、民居,等级不同,建筑形式也各不相同,其中就包含了礼制的规定。
隋唐时期,木构建筑已完成了一、构架的定型化;二、设计的模数化。构架的定型化指的是建筑根据功能和等级的不同,其基本梁架的结构形式已经固定,比如《营造法式》就规定了殿阁、厅堂、余屋、斗尖亭榭这四种基本形式。设计的模数化指的是营造中所涉及的大量不同的建筑构件,根据要求进行统一的模数化操作,这样既方便了设计,又便于估工估料。《营造法式》中规定“以材为祖”,“材”就是建筑所用的枋或栱的断面,以“材高”为基本设计模数。《营造法式》规定材高与材宽比为3:2,因为材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所以将材高除以15,取“分”值。
主讲人以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为例进行分析,选唐代建筑佛光寺,一是因为它的实测数据与《营造法式》的规定非常契合,说明这套制度在唐代中晚期就已经很成熟,并延续到宋代;二是佛光寺很少被后世维修,大体保持了唐代的原貌。
佛光寺东大殿手绘图
佛光寺是一个等级较高的宗教建筑,单檐庑殿顶,《营造法式》中规定,此类殿阁的“面阔为进深的两倍”,而实测佛光寺的面阔7间,心间、次间、梢间间广厘米,尽间厘米,通面阔34米,进深17.66米,基本上符合书中所述的规范。
就立面来说,《营造法式》中规定“殿阁标准面阔为分,柱高不过间广”,而实测佛光寺的材高30厘米,材宽20.5厘米,所以每分2厘米,心间面阔厘米,约等于分,檐柱高厘米,即分,基本符合书中的规定。
按佛光寺东大殿的等级,《营造法式》规定用二等材。根据测量,唐代的材用明显大于宋代,二等材比宋式一等材还要大。用材的大小部分决定了建筑的尺度,所表现出来的外观也不一样,也决定了唐朝建筑所表现出来的雄浑雄厚的气势。
对于唐宋官式建筑而言,即便建筑已经被毁,如果知道其等级,了解了建筑基础和材分大小,基本上可以复原出建筑原来的形式和结构。从东大殿剖面来看,《营造法式》规定“殿身八架椽,前后乳袱用四柱,平柱高度是中平槫距地高度的二分之一”。学者们在佛光寺的实测中发现这一点也是成立的。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建筑史研究者需要不断寻找早期建筑实例进行测绘,然后把这些实测数据与《营造法式》的规定进行比较,看是否契合,进行具体分析。另外,学者也可以根据建筑考古的发掘信息,结合法式规定进行反推,复原出被毁建筑的基本原貌。
三一百年前的古建筑考察直至今天仍有重要参考意义:年,日本学者大村西崖来到苏州考察保圣寺。同年,《吴郡奇迹》出版,留下珍贵的调查资料。
古建筑是一门实证的科学,需要不断找实例。从19世纪末开始,欧美考察者如沙琬、谢阁兰、柏石曼、喜龙仁、艾克等,还有日本考察者如冈仓天心、内藤湖南、伊东忠太、关野真、大村西崖、小野玄妙、常盘大定等对中国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他们的著作直到今天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年代,中国营造学社的林徽因、梁思成和刘敦桢等在古建筑考察和研究方面后来居上。
由左至右依次为:林徽因、梁思成、刘敦桢
民国年间对于苏州甪直保圣寺“唐塑”的保护进程主要是:年,顾颉刚初识保圣寺,年,顾发现,由于江南多雨,保圣寺北边的檐已经坍塌,殿中“唐代”泥塑岌岌可危,于是他在《小说月报》刊登《杨惠之的塑像》,希望通过媒体来呼吁社会精英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