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猴子,挥舞着一根铁棒,上可大闹天宫,下可打入地府,在取经路上更是斩妖除魔,毫不留情。孙悟空形象的形成除了自身嫉恶如仇的性格之外,还与他手中的如意金箍棒有关。
可大可小的如意金箍棒,乃为乌铁材质,重达三千五百斤,原为太上老君所造,后被大禹治水时借走,最后安放在东海之中。孙悟空练就一身本领之后,寻遍兵器,唯有金箍棒最为趁手,便拿来一用。
孙悟空为什么会最终选择金箍棒作为自己的兵器,而不是刀或者剑呢?
从表面上看,孙悟空使用金箍棒似乎是顺手拈来的事情,里面充满了很多偶然性因素。但其实并非如此,这与孙悟空形象的演变有密切的联系。
我们所认知的孙悟空来自吴承恩的《西游记》,但《西游记》却并非孙悟空最早的形象来源。换言之,早在《西游记》成书之前孙悟空的形象就已经存在。在《山海经》、《楚辞》中,就已经有夏启“石中生人”、蚩尤“铜头铁额”、刑天“与帝争位”的故事。后世将这些人物形象糅为一体,逐步衍生出猴行者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规定猴行者必须使用什么武器。
而到了元代就不同了,在元代的杂剧《西游记》中,猴行者转变为形象更为清晰的孙悟空,并与玄奘取经扯上了联系。此时的孙悟空只是一个非常搞笑的混吃混喝的角色,手中的兵器既有生金棍,也有戒刀。生金棍和金箍棒类似,可大可小,不过威力上要逊色很多;戒刀,一般指出家人使用的刀具,可单可双。从孙悟空形象的形成来看,孙悟空一开始应该是使用单刀的,而且使用戒刀的时间应该早于生金棍。
泉州开元寺内建于南宋时的石塔上就有“神猴”的形象,该猴猴头人身、尖嘴鼓腮,头戴金箍,左手握一柄“单手刀”。而在稍晚后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猴行者”开始出现,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条“金镮锡杖”,杖与棒形态相似,已经与生金棍十分的接近。
而到了明代,朝廷对社会的管控比较严格,民间随处可见的单手刀逐步发展成一头是刀、一头是棍子的朴刀;到了明朝后期,朝廷对刀这种武器的管控根据严格,朴刀逐步去刀化,得以演变成人们常见的棍。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随着社会管控力度的加强,根植于民间文化的孙悟空逐步放弃了刀,而保留了最初的“生金棍”。
吴承恩在创作《西游记》时,吸收了很多已经成型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这其中就包括民间广为流传的孙悟空,也包括他使用的武器。吴承恩将“棒子”作为孙悟空的标配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