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介绍 >> 正文 >> 正文

被飞天托起的十字架泉州石刻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2/12/9

泉州开元寺天王殿前有一幅朱熹所提,由弘一法师书写刻制成的楹联: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泉州地区有着发达的本土宗教,除传统儒道外,还包括对许多地方俗神如海神通远王、天妃妈祖的信仰。

△天后宫

特别的是,由于海上交通贸易的发达,这里成为世界各大宗教,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明教)、犹太教等的汇聚之地。

泉州由此变成了一座“世界宗教博物馆”。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通常是以交通贸易的往来为前提的。

公元8-9世纪以前,路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与魏晋至隋唐时期北方佛教艺术的炽盛相伴随。

盛唐天宝以后,陆路交通堵塞,海陆代兴,中外交通进入海上丝绸之路阶段。泉州诸多外来题材的宗教雕刻的出现,便是伴随宋元时期陶瓷之路的繁荣而出现的。

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泉州港,至唐代已成为与交州、广州、扬州并列的四大贸易港之一。

北宋泉州设立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司,标志着泉州港的对外贸易步入正轨。

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曾说:“余敢断言,亚历山大里亚以外的商港......此港盖世界两最大贸易港之一也。”

多种外来宗教便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土壤上生根发芽,形成了适合中国文化生态的多种宗教交融并存局面。

宋元时期泉州外来宗教题材雕刻的出现,正是这种特有文化现象的表现。

主要有印度教石刻和多宗教融合石刻两种。

印度教石刻

近半个世纪以来,泉州发现的印度教石刻达多件。

中国与印度的文化艺术交往源远流长,宋元以前,在中国流传的多为佛教。

宋元时期,流传于泉州的却是当时兴盛于印度的印度教艺术的漫衍。印度本土的佛教艺术于公元7世纪便随着佛教的衰微而衰落,代之而起的则是印度教。因此,这一时期见之于泉州的印度教石刻正是呼应着印度本土主流艺术发展轨迹而出现的。

在泉州临漳门外,至今矗立着一根高3.1米的大独石柱,由四段白花岗石缀合而成,基座周长4米,上刻印度式纹饰,上段周长2.26米,状如男根,泉州人一直把它叫做“石笋”或“石祖”。

△“石笋”

这是泉州最古老的印度教石刻。多数学者认为它与印度教或印度教前身古婆罗门教的林伽崇拜(即男性生殖器崇拜)有关。

“石笋”之外,人们更对大量与印度教神庙相关的建筑石构件投以浓厚的兴趣。其中,最有意思的是保存在开元寺的三组印度教神庙遗物:镶嵌在大雄宝殿正中大门门楣上刻有“御赐佛像”四字的石匾额、大殿后两根十六角形石柱和大殿前台基立面部位的72方狮身人面女像浮雕石刻。

△开元寺

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但今天的开元寺大雄宝殿却是公元年(洪武二十二年)重建过的明代遗构,现在还保留在这大殿组合中的上述3组遗物是由毁弃了的元代印度教神庙移植而来。

△“御赐佛像”匾额

两旁由对称的飞天呵护着的“御赐佛像”浮雕匾额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在泉州发现的一方刻有印度泰米尔文的石碑,其碑文为:“向庄严的褐罗致敬。愿此地繁荣昌盛。”

这碑文记载的正是元世祖忽必烈于年向印度颁赐准予将神像请进寺庙执照的事,恰好与“御赐佛像”相吻合。

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回廊檐下的两根十六角形石柱是泉州印度教石刻中有代表性的作品。

这两根石柱用辉绿岩(一种绿色花岗石岩)雕成,形制奇特,在十六角形的柱身上又各有上中下三层,每层四面,均为圆形构图,浮雕为湿婆等主神形象及印度教神话故事和中国传统图案。

其中神话故事内容多出自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摩罗衍那》以及记载神话传说的“往世”书中。这些神话形象富有情节性,构图饱满且富装饰性,充满异国情调;与此形成对照的则是同属于这些圆形构图的图案类浮雕装饰,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两相交映,好不有趣。

从现存建筑构件明显地不规整的衔接组合关系看,开元寺大雄宝殿前台基正立面的72方狮身人面女像也显然是从其他建筑移来嵌入的。

与这里的狮身人面女像相同的石刻在泉州通淮门城基印度式石柱出土地点附近亦有发现。同是作为印度教神庙建筑构件的狮身人面女像雕刻,说明传到泉州的这些印度教石刻还包含着埃及-希腊文化因素。

泉州印度教石刻中著名的还有《湿婆与林伽》、《象祀林伽》、《猴王哈鲁曼》等等。

《湿婆与林伽》右面雕刻的是状如佛陀的湿婆跌坐在莲座上,其左即是由多层台座和林伽组成的所谓“磨盘”——象征两性结合的林伽-优尼。

在古代印度神话中,印度教三大主教之一的湿婆最基本的象征便是林伽,供奉着“磨盘”的这一神秘形象就是表现他潜在的“性力”。

《象祀林伽》雕刻的是大象向林伽献花的故事,大象的浮雕手法颇为精彩,不仅形象生动可爱,那头顶戴帽、足佩环饰的细节更十分有趣。

斯里兰卡的印度艺术史家库马拉斯瓦米在对泉州的印度教雕刻研究后,曾说这些作品和印度的艺术风格极为相似,“以至于当你第一眼看到时就会以为是来自印度的工艺品”。

泉州印度教石刻中还有一件极令人感兴趣的作品即《猴王哈鲁曼》。这件残损了的寺庙门框柱浮雕,其构图略呈长方形,刻画的是一只蹲踞着的猴子的侧面形象。

它的引人注目的原因不仅在于猴子的造型极为简练、幽默,还因为“神猴哈鲁曼”可能与中国《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有着某种渊源。

多种宗教艺术交融的石刻

由于伊斯兰教对艺术题材有严格限制,禁止出现人物、动物形象,其石刻装饰主要为卷草、云月和莲花纹样,其中在墓碑、墓盖石上经常出现的莲花纹样,显然是借用了佛教的装饰母题。

元朝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采取宽容政策,源自古波斯的一种世界性宗教摩尼教(在中国又称明教)在元朝也颇为流行。

位于泉州以南40华里的晋江县华表山麓,被当地人称作草庵的一座古庙是元代保留至今的唯一明教寺庙。寺庙内保存着一尊摩尼的浮雕跌坐像,“两峰角立如华表,山背之麓有草庵,元时物也,祀摩尼佛”,当地有些人一直就把摩尼当做“佛”来看待。

基督教也在元代传入泉州,其中包括聂斯托利教派和天主教的方济各会教派,由于二者都崇敬十字架,故又统称“十字教”。

有代表性的元代基督教徒墓前碑刻浮雕,其中一件,除了作为“十字教”标志的中间的十字架雕刻,两侧戴宝冠的天使却显然是借用了佛教艺术中的飞天形象,十字架下的莲花座显然也是佛教艺术中的常见物品。

各种世界性宗教在泉州汇聚,多种宗教艺术在泉州交流融合。

现代雕塑家钱绍武构思的坐落于泉州市中心的一座高耸苍穹的新雕塑,就是以开元寺伽陵频伽的形象为素材,象征着泉州这座古老城市的开放传统。

泉州,泉州。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资料来源:《中外美术交流史》/王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7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