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齐天大圣孙悟空,可谓家喻户晓。大家都知道《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江苏省淮阴人,他所写的花果山的原型是江苏连云港的云台山,怎么能说孙悟空的故乡不在江苏,而在福建呢?这跟泉州的东西塔有关。东西塔坐落于泉州开元寺内。
东塔名镇国塔,西塔名仁寿塔,它们巍然对峙,相距约米。东西塔分别建于唐末和五代,最初都是木塔,以后改建为砖塔。至南宋绍定元年(年),西塔改建成石塔,高44.06米。接着东塔也改建为石塔,高48.28米,二塔共花了22年才建成,足见工程之伟大!东西塔皆为浑体花岗石的仿木楼阁式建筑,平面八角,五层五檐,结构极为精美。两塔的石雕也极精湛,塔铸层的门完两旁有武士、天王、金刚、罗汉等浮雕造像计80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西塔第四层东北壁的一尊孙行者的浮雕,它身穿直掇,头戴金箍,足登罗汉鞋,脖子上挂一串念珠,腰悬佛经一卷,在它的右上方还刻着“猴行者”三字,泉州人习惯地把它叫做孙悟空。
西塔建于宋朝(年),而《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中叶的明朝,这说明孙悟空在福建出现比吴承恩笔下出现要早多年。难道孙悟空的故乡真的在福建吗?本世纪40年代初,德国有个艾志博士在厦门大学教书,他对泉州东西塔十分感兴趣,称之为‘天下第一塔。”他把东西塔各个细部都拍成照片,回国后他将这些照片汇集成册,取名%I]桐双塔》。此书的出版,引起了史学界和建筑界的很大反响,更引起了口本北海道大学教授中野美代子的注意。中野教授在中国文学方面的造诣很深,当时她研究栖游记》正苦于找不到孙悟空形成的资料而焦虑,看到喇桐双塔》上“猴行者”的浮雕照片后十分兴奋。
年,她的研究专著《孙悟空的诞生》在日本出版。年她在厦门大学作了《西游记和福建—孙悟空生在福建》的学术报告,提出孙悟空的故乡在福建的观点。中野教授认为泉州西塔上“猴行者”的浮雕形象,可能是从印度传人的。古印度教信奉的诸神中有一只浑身长满白毛的神猴,它乐善好施,颇有法力,能从印度一跃而至楞伽(今斯里兰卡)岛,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十分相似。中野教授在泉州遗存的宋元时期印度教寺庙的建筑构件上,发现一块雕刻着长尾巴的猴子—哈奴曼,因此她推测:宋元时泉州与亚历山大港齐名为“世界最大之港”,那时印度教从海上丝绸之路传来泉州,自然也会传来神猴哈奴曼的故事。
中野教授的观点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早在年,胡适先生在栖游记考证》中就认为孙悟空不是国货,是从神猴哈奴曼演变而来的。当时泉州极为繁华,无数商人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经商,他们不仅带来了各地的特产,也带来了各地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据记载,在造东塔到第4层时,主持的和尚法权死了,刚好印度僧天锡来泉州讲经,便由他继续主持并完成第5层及最后合尖的工程。可见,中野教授的推测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中野教授还没有确实的证据,证明孙悟空的故乡在福建。
孙悟空到底生在哪里?迄今仍无定论。鲁迅先生就唐人李汤《古岳读经》中水神无支祁的形象,认为无支祁为孙悟空的原型,他说‘昊承恩演《西游记》,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于是禹状无支祁故事遂以湮没也。”而目前能够见到最早的猴行者的故事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话本,这是南宋临安“中瓦子张家印”的。据此,孙悟空应该生在浙江了。不仅如此,处于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的西夏国,那里的安西榆林窟的二个石窟有《唐僧取经图》的壁画,其中就有猴行者的形象,至今保存完好,难道孙悟空的故乡是在安西吗……
泉州西塔上的“孙悟空”之谜,虽还有待于进一步讨论,但作为一个旅游者,至少可从这里得到启发:做一个细致观察的游人,才能增长见识,达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