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同
过去的标签是煤矿,现在是古城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
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北隔长城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大同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明的九边重镇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
现存大同城墙为明洪武五年(年)
大将军徐达奉命依辽、金、元旧城基础增筑新城略呈方形,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1.82公里周长7.24公里,面积3.28平方公里大同城在北部边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多次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直享有“巍然重镇”,“北方锁钥”之誉清顺治六年,大同城池在战争中遭受严重破坏年,大同市全面实施了历史文化复兴与古城保护工程对70%遗存的古城墙进行包砖修复
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取“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教义而命名清宁八年(年)重建华严寺辽末因为战争,寺院局部建筑被毁金天眷三年(年)重修辽、金两代,平城(今大同)都是当时的别都该寺受到皇室的重视
元朝武宗至大年间(-年)慧明法师主持重修明宣德(-年)、景泰(-年)年间又重新作为佛教寺庙并予以重修清初顺治五年(年),华严寺又遭战火只有大雄宝殿和薄迦教藏殿幸存清朝时,其余殿堂又陆续予以重修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拨款维修华严寺年,经国务院批准华严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梁思成先生与刘敦桢、林徽因、莫宗江来到大同,对古建进行调查首站就是大同华严寺
梁思成先生在《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中记述到:
“大同古雁门地,北魏时号平城
自道武帝宅都于此
迄孝文帝南迁洛阳,凡九十余载
为南北朝佛教艺术中心之一......
梵刹名蓝,遗留至今,有华严善化二寺,驰名遐迩。”
华严寺宝塔是根据《辽史·地理志》上的记载恢复建造的木塔平面呈方形,包括塔刹在内总高43.5米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
塔底近平方米的面积中采用了吨纯铜打造而成地宫中央的水晶舍利宝塔里迎供着佛界高僧舍利
大雄宝殿
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始建于辽保大之乱(年)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年)依旧址重建殿身东向,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单体建筑面积达平方米矗立在4米余高的月台上
大雄宝殿内供奉佛、菩萨十一尊诸天二十尊,皆为明朝塑像中奉五方佛中间三尊由了然禅师等请于京师造于明宣德年间,属木雕旁边两尊在大同造于宣德、景泰年间属泥塑,共成五如来
合掌露齿菩萨
是华严寺薄伽教殿内的著名彩塑她朱唇微启、含羞带笑相貌接近中国民间少女那种自然流畅的美着过膝长裙,双手合十,体态丰盈她全身重心落在左脚上,身体向右扭转腰部曲线优美,更显婀娜,婉丽动人成为华严寺傲以示人的辽塑珍品
上世纪30年代大雄宝殿的照片
据善化寺内金大定十六年(年)《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碑载: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原名开元寺,为国立寺院五代后晋时改名“大普恩寺”辽末保大之乱被毁,金天会年(年)重修明正统十年(年)始更名为善化寺把寺院作为官吏“习仪之所”
善化寺主要建筑沿中轴线坐北朝南
渐次展开,层层迭高前为山门,中为三圣殿,均为金时所建辽代遗构大雄宝殿坐落在后部高台之上其左右为东西朵殿东侧为殊阁遗址西侧为金贞元二年(年)所建普贤阁
善化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年3月,善化寺被列为第一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大雄宝殿内正中供有五方佛像
南两壁之上,存有清朝康熙二十五年(年)至四十七年(年)所绘壁画
大同府文庙始建于明初由云中驿改建而成年,大同市启动府文庙保护修复工程同年,大同六中从府文庙迁出依史籍原样重建了府文庙的相关建筑
代王府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年)
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在辽、金西京国子监的基础上兴建王府崇祯十七年(年)3月,末代代王朱传被执王府毁于大火,仅九龙壁幸存年3月,恢复重建代王府的工程全面启动是新中国复建规模最大、复建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20世纪30年代大同九龙壁的照片
法华塔,始建于元末明初因塔内存有一部《法华经》而得名
法华寺白塔建于明代
是大同唯一座覆钵式琉璃喇嘛塔
50年代大同城墙航拍图
年,大同市全面实施了历史文化复兴与古城保护工程对70%遗存的古城墙包砖修复历时8年,于年城墙合龙年,大同古城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累计.13亿元同比增长33.02%
古城的复原与改造,历来多有争议
大同古城的复原更是如此
中国古都学会的一位研究员表示大同的这种发展模式会造成历史的断层旧城里的许多老房子也是一段历史如果全部清除,这段时期的建筑就在历史中消失了同济大学博导阮仪三对本刊直言:“历史上的东西我们不可能还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基本的道理是原真性现在修的东西就是搞个旅游景点。”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表示大同找到了一条历史名城的“大同文化保护模式”他说,曾经的大同在他的脑海里是一个很混乱的记忆破旧脏乱的街区,灰蒙蒙的天空都与今天干净整洁的市貌形成了鲜明对比
是修旧如旧还是文物造假?
欧洲古建筑以石材为主,即使残破也可以存在下去中国古建筑以砖木为主,容易遭到自然和人为破坏在修复过程中是否是以原材料、原结构、原形制、原工艺实施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表示:大同古都保护的理念是“正确的”“一旦整体保护下来以后的确能在我国古城保护方面创造一种模式,提供一个典型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雁塔,原名文峰塔
因春夏飞雁众多故俗称雁塔该塔建于明代天启四年(大同雁塔年)位于大同南城墙之上与云路、牌坊同属文庙建筑群是古代登科及第的士子们祭拜、夸官的场所年,雁塔实施了其建成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保护工程
20世纪30年代大同古城墙照片
20世纪30年代大同古城墙照片
大同古城墙复原前的照片
年东城墙修复中
复原前的南城墙
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部分保护不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通报》大同、洛阳、韩城、哈尔滨等多座历史文化名城因“历史文化遗存遭到严重破坏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而受到通报批评并被要求限期整改
古城内新旧房屋对比老房屋的山墙线条更加优美
在高楼如林的现代城市里
城墙的身姿伟岸,再也难觅
中国古城的修复与开发到底何去何从?大同古城至少在地图上还能够找得到全国很多古城可能早已淹没于时代的大潮里
古城内的小学校园
大同市卫星图
来源:枉言摄影
发布:中国经贸法治融媒体中心
责编:小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