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得名的“甘州”和“肃州”皆在河西走廊,甘州即现在的张掖,肃州则是现在的酒泉。这二州加上现为武威的凉州,以及两千年中甚少改名的敦煌,是为西汉设置的河西四郡。虽然四郡中的张掖、武威和酒泉得以保留地级市的地位,但要说传奇性,却非敦煌莫属。
敦煌在历史上曾经改称过敦德、鸣沙、沙州和西沙州等名,但沿用时间最长、知名度最高的依然是“敦煌”。不过瓜、沙二州一东一西,在漫长的历史中或相邻或隶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两千多年,最终却成了酒泉市下辖的最靠西的两个县市,同时也成了酒泉乃至河西走廊最有趣的旅游目的地。
如果说敦煌写就了丝绸之路上的传奇,那么瓜州堪称“神奇”,这“神奇”首先指的就是它地名的变迁。瓜州在汉初先属酒泉郡,后为敦煌郡的冥安、渊泉和广至三县,唐初置瓜州,清朝先后为安西府和安西直隶州。“瓜州”自然是因出产甜瓜得名,而“安西”则有“安定西域”的意思,可惜出于“九泉(酒泉)之下是安息(安西)”的忌讳,还是在年改回成了瓜州。
瓜州的第二个神奇是榆林窟。榆林窟被称为莫高窟的姐妹窟--不要以为这个说法是蹭流量,它的规模要大于莫高窟,在文化艺术价值上也弥补了莫高窟的欠缺--后者在西夏至元代进入了开凿衰落期。可惜的是,历史上榆林河发大水冲毁了一部分榆林窟,现在仅存41个窟,能开放的都在西崖,但不乏石窟壁画和造像中的精品与孤例,其参观方式也和莫高窟类似。
瓜州的第三个神奇是其唯一的世界遗产点锁阳城,这个瓜州城东南八十里外的城郭既是西晋的晋昌郡治所,也是唐代的瓜州郡,丝绸路衰落与疏勒河改道让其泯灭于荒漠中,但当年的角楼和弩台、街道和沟渠仍清晰可辨。城东的塔尔寺是锁阳城最上镜的遗址,这里可能是唐代的开元寺或阿育王寺,相传当年玄奘取经路过这里讲经说法,偶遇了孙悟空的原型--石磐陀。
这就引出了瓜州的第四个神奇--孙悟空真正的故乡。在已关闭的瓜州东千佛洞石窟中,有两幅画面逼真的玄奘取经图,其中一幅画面中,有一位双手合十给观音施礼的和尚,身后牵马的则是一位满脸长毛的猴形人。而在依然开放的榆林窟中至少还有四幅玄奘取经图。据考证,石磐陀本是西域胡人,因受玄奘讲经感化而成为取经路上的向导,并助玄奘自河西穿越西域,后来成为《西游记》中唐僧大弟子孙悟空的原型。
锁阳城并非瓜州唯一的故城遗址,从瓜州县城去往锁阳城的路上,会经过俗称“破城子”的唐代常乐县治城垣遗址。顺路还可以参观戈壁滩上的巨型红砂岩雕塑“大地之子”。瓜州城西南的石包城遗址及烽燧建于东汉魏晋时期,但被当地人看作是樊梨花的城堡。如果从瓜州去敦煌,还会路过悬泉置,这个仿若小城堡的汉代官方驿站遗址自年被发现后出土文物颇丰,不过多数都在甘肃省博中展出。
如果你不是走得匆忙,不妨到瓜州县城转转,这里至少有三处看点:一是瓜州县博物馆,临摹自长期关闭的东千佛洞的壁画弥足珍贵,来自榆林窟的象牙佛虽已被故宫博物馆收藏,但这里可以看到一尊复制品及其背后的故事;二是安西老城,这段清代安西直隶州的城墙矗立在城北的农田中;三是纪念东汉书法家张芝的张芝广场,想详细了解这位瓜州籍的“草书之祖”,园内的张芝纪念馆不要错过。
以“瓜”命名的瓜州自然并非徒有虚名,路过瓜州怎能不吃瓜?不过瓜州的瓜统一叫“甜瓜”,最合适的吃瓜机会是每年夏季的赛瓜节--现场放开吃完全免费。不过赛瓜节具体日期并不固定,如果你错过了免费的好机会,不妨在县城汽车站附近瓜州市场的瓜果摊看看有没有收获,往里的瓜州夜市热闹不输敦煌的沙洲夜市。
#跨越山海的新年之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