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福州古厝》之开元寺解说词(节选):
本性法师,开元寺第一位高学历,洋硕士住持。也是汉传佛教禅门临济正宗第42代法脉传人之一。无论事务多么繁忙,诵读经文和整理花木,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有着一千多年建成史的开元寺,高僧大德辈出,他们世代守护的,不仅是一座福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寺院,还有一个世间罕见的珍宝。本性法师:中国有一个朝代叫唐代,那个时候这里是皇家寺庙。今天,来自日本长崎大学的学生们,第一次看到了这一珍宝。莲花台座上的大铁佛,头挽螺髻,身着袈裟,法相庄严。这尊佛像高5.59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铁佛像。古代金属佛像多以铜质为主,铁制工艺极为罕见。在12年前的一次测重时,专家们测得,铁佛的重量超过50吨。比著名的河北沧州铁狮子,还要重18吨。硕大铸造体量背后,蕴藏的是福州深厚的冶铁历史。这里是距开元寺几百米远的冶城遗址,两千多年前的福州,就以冶铁技术闻名。开元寺铁佛,正是古代福州兴盛的冶铁业的注脚。12年前,专家们在铁佛身上,取下一块铸铁样本,交给福州大学材料学院的唐电教授。随着科技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今天,唐电和学生终于可以将当年取下的铁佛样本,进行金相检测。并将结果与现代的铁碳合金相图,做对比分析,其结果超出了唐电教授的预判。唐电教授:金相的检测结果,让我们非常吃惊。为什么?我们发现它的组织,是共晶莱氏体组织。检测结果显示,一千多年前的福州铸铁工匠,针对佛像铸造,他们采用了,极为契合的铸造材料和技术。唐电教授:只有这个共晶点的温度,是最佳的熔铸温度,它的流动性好,它的铸造的溶解的温度低,这非常适合于制作这个艺术类的这一类的铸件。唐电推断,古代工匠们是将木炭和铁的各种配比关系进行反复试验和比较,直到发现流动性最好的配比方案后,再完成铁佛的铸造。在技术手段单一的古代,没有显微镜、电子检测仪等先进仪器的情况下,工匠经验,往往决定了加工技艺的水平。古代福州工匠所掌握的精湛冶铸技术,最终成就了开元寺铁佛。唐电教授:用现代的科技的技术,我们是要懂得相图的基础上,才能去设计这个成分。古人,在这一千多年前,他就制造出这种,最佳的这个共晶成分,这是我们觉得非常吃惊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奇迹。铁佛,见证了我国古代冶铸技术的辉煌成就,它的目光,穿越了一千年的光阴岁月。古往今来,吸引着无数人的驻足,并接受着人们祈求幸福平安的膜拜。日本真言宗体系的创始人——空海和尚,当年渡海求法,登陆中国的第一站,便是开元寺。如今,开元寺也成为了日本佛教寻根的必到之处。年,在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的协调和督导下,原设于寺庙之内的五金厂,无条件搬迁,开元寺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几千年生生不息的福州城,拥有各类古厝一千多座。它们承载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见证着中国军人的辉煌战史和英勇悲壮。它们留存了一代代志士仁人,万古凛然的英雄之气。也佐证着古代工匠高超娴熟的冶铸技艺。它们舒展着闽中大地俏丽浪漫的建筑风情,为这座山水相依的美丽城市,谱写一曲人文颂歌。福无空耗,功不唐捐点滴善行,功德无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