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20日,由九江市佛教协会、北京三智文化书院主办的第三届庐山论坛在江西九江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佛教中国化与生态文明”,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佛教界高僧大德及社会各界余人出席论坛。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常务副院长会闲法师、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义宪法师联合发表了论文《佛教对中国孝文化的回应——以禅宗公案为例》,作者在论文中以禅宗禅师的孝道故事来阐述其独具风味的孝道观念,以此展现出禅宗祖师们即有对本土文化的随顺智慧,同时又能保持佛教之特色,不违教理教义的弘法智慧精神。觉悟号摘录该论文第三部分《禅宗公案中禅师的孝道观》,以飨读者。
佛教发展至唐宋时期,禅宗已经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佛教逐渐形成以禅宗为首的中国化佛教。在这个时期禅宗不断的融合接纳和吸收儒家文化,成为佛教中国化得重要组成部分,称为中国人的佛教,深受中国人的喜爱。禅宗的形成,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对中国传统文化或本土民间文化有着广泛的引收和融合,不仅融入了儒学的伦理观,而且大胆创新,突显出了禅宗独特的孝道观。
惠能大师弘扬的顿悟禅法,讲究在心性上下功夫,突破了传统教条的形式,不仅弘扬禅宗顿悟思想的见性成佛说,使庞大繁琐的佛教义理简易化。还提出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的观念。六祖大师强调学佛要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不能脱离或忽略外在环境而一味的修行。六祖大师的这种出世又不离世的观念,极大地影响了禅宗后期的发展,使禅宗更加适应中国社会。
禅宗发展至晚唐时期,随着禅宗的兴起,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使禅宗不管在制度形式上还是内容思想上都发生了极为重要的转变,禅宗的这种方式深受中国大众喜爱。
宋代以后,禅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禅宗的孝文化同样如此,在禅宗思潮的带动下,禅宗由早期所讲,出家抛家舍业乃佛门大孝转变至后期出现了以孝迹而闻名的“孝僧”。六祖惠能大师也因出家担忧母亲日后的生活,在出家之前便安顿好自己的母亲。
一、禅宗公案中禅师的“大孝”
佛教认为对父母真正的孝不仅仅只是在现世之中满足其物资生活,而是将孝的重点放在帮助父母脱离轮回之苦。在历史上有诸多祖师以此目标来践行,并在在公案之中记载了禅宗祖师大孝至孝的感人孝迹。
1、黄檗希运禅师大孝度母的故事
接下来首先举一位禅宗有名的祖师黄檗希运禅师。黄檗希运禅师出生在唐朝,出家之后,认为首先要暂时放下亲情,安心办道。黄檗禅师认为只有觉悟之后才能真正报答父母之恩情。基于此种想法,禅师便几十年都没有探望亲人。
黄檗运禅师。得道之后。忽思省侍父母。一婆子出问。何处。曰江西。婆曰。我家亦有一子。在江西。多年不归。因借宿。婆亲为洗足。运足心一志甚大。婆失记是其子。次日运辞去。于三里外。说与乡人云。吾母不识山僧。但母子一见。足矣。乡人报知其母。母赶至福清渡。运已登舟。母一跌而终。运不回。但于隔岸。秉炬。法语云。一子出家。九族登天。若不生天。诸佛妄言。掷炬火然。两岸人。皆见其母。于火焰中转为男子身。乘大光明。上生夜摩天宫。后官司改福清渡。为大义渡。
通过这则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黄檗禅师认为出家人对于至亲必须暂时放下骨肉亲情,只有觉悟佛法达到解脱之时,方才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同于在家世俗所谓孝养父母的小孝。一般在家世俗中的孝顺分为二等:所谓小孝,奉养父母,给予父母温饱,让其衣食无忧,安养万年,养老送终;二为中孝,立功、立徳、立言,光宗耀祖,扬名于后世;但在佛教中认为这样的孝并不是大孝,佛教认为孝在于报恩,而真正的报恩就是出家修道,圆满成就时,度脱父母出离生死轮回。黄檗禅师的行为看起来感觉不被世人所理解,但他度脱母亲,此乃大孝也。
希运禅师在江西黄檗山
2、洞山良价禅师写给母亲的家书
还有在禅宗祖师洞山禅师的语录中,记载了洞山良价禅师写给母亲的家书。在家书《辞北堂书》中记载了洞山禅师在初出家时给母亲写的书信。
洞山禅师在信中这样说到:
伏闻诸佛出世。皆从父母而受身。万汇兴生。尽假天地而覆载。故非父母而不生。无天地而不长。尽沾养育之恩。俱受覆载之德。嗟夫一切含识。万象形仪。皆属无常。未离生灭。虽则乳哺情至养育恩深。若把世赂供资。终难报答。作血食侍养。安得久长。故孝经云。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不孝也。相牵沈没。永入轮回。欲报罔极深恩。莫若出家功德。载生死之爱河。越烦恼之苦海。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三有四恩。无不报矣。故经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良价舍今世之身命。誓不还家。将永劫之根尘。顿明般若。伏惟父母心开喜舍。
从这份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洞山禅师在信中表达了对父母的受身养育之恩,开篇便提到了即便诸佛降生人间,也是由父母所生。从而强调一切贤圣凡夫皆由父母所生,并谈到父母乳哺情至养育恩深。若只仅仅将世间之财物供养父母,终难报答。洞山禅师在信中还引用《孝经》之言语来说明仅仅资养父母色身犹不孝也,父母虽然今生可以得到暂时安养但轮回之苦却无有出期。洞山禅师表明唯有出家之功德,超生死之爱河,断烦恼之苦海,这样不仅可以报答现世父母之生养之情,还可以报累世父母之恩。
洞山禅师在信中提及自己,舍今生之身命,暂不还家,了脱生死,彻悟佛陀觉悟之道,愿母亲能够理解暂舍骨肉之情,在他日佛会相逢。
正如莲池大师所云:“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又如《礼记》中也讲到:“为人子,能引亲至于道,孝之至也!”可见对父母最大的孝就是把父母引导到自己所信奉的道(信仰)上,这种孝是最伟大的孝道,禅门祖师依此而行,孝之至也。黄檗禅师和洞山禅师通过这种以暂时割舍今生母子之情,将母亲的孝道演绎的淋漓尽致,这正是佛教中最为赞叹的报父母恩。
二、禅宗“孝僧”的事迹
禅宗禅师不仅仅有以上这种伟大的至孝、大孝,还出现了禅师由孝而闻名的孝僧,被世人所赞叹、赞扬并流传开来。接下来将通过以下几位祖师孝的事迹来予以说明。
1、柳宗元大赞元暠禅师的孝行
柳宗元《送元暠师序》中:“今元皓衣粗而食菲,病心而墨貌。以其先人之葬,未返其土,无族属以移其哀,行求仁者以冀终其心。……元皓陶氏子。其上为通侯,为高士,为儒先。资其儒,故不敢忘孝。”文中表达了元暠禅师不敢忘孝,与儒礼合,作序送行,大大加赞赏了禅师的孝行。柳宗元因元暠禅师对父母的孝道行为感动为其作序,元暠禅师的这种行为被广大民众所赞叹。
2、“陈蒲鞋”道明禅师因何而去织蒲鞋?
禅宗出现许多以孝得名的和尚(禅师)。如孝僧尘蒲鞋即睦州道明和尚,又称道踪,黄檗希运禅师的法嗣,俗姓陈,织卖蒲鞋养母,时人号为陈蒲鞋。因“居房织蒲鞋以养母,故有陈蒲鞋之号”
道明在睦州开元寺出家为僧,日日专研佛法,为觉悟佛法真理,游名山,访古刹参访许多善知识,参谒黄檗希运禅师,豁然开悟。从此道明禅师因深得佛法之旨,由于见解精辟、名闻远近,被四众弟子称之为“尊宿”,是德高望重的大和尚。
临济宗的创始人义玄和云门宗创始人文偃,这两位禅门大德祖师都是经道明禅师的指点,最后成为禅宗两大宗门之祖。宋代吕希纯在《陈尊宿庵》诗中说:“临济亲推出,云门手推开。于今两禅派,俱自睦州来。”可以说如果没有道明和尚的指引,禅门将损失两位开宗祖师。道明和尚“推临济”,“托云门”成为佳话。
道明和尚不仅是禅门高僧还是孝子孝僧。道明和尚因得知家中父亲去世,唯留老母一人,便急忙离开所在之处,回至家乡睦州,在家乡的开元寺中安住。道明和尚严持戒律,不愿以寺院十方信众供养寺院三宝之物来奉养老母。为此,道明和尚便想出了通过卖草鞋来换的钱米以此解决老母的日常生活需求。日久天常,街道上的人便将卖草鞋的道明禅师称之为陈蒲鞋,虽然名字听起来相对来说不符合出家本色,但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民众对道明和尚出家而不忘世间的孝心所赞叹。宋代普济和尚编著的《五灯会元》将道明和尚的孝行载入灯录之中。
3、道丕禅师战乱中背着母亲避难乞食
如在赞宁的《宋高僧传》中记载了道丕禅师的孝迹,在传中记载如下:丕巡村乞食。自专胎息唯供母食。母问还食未。丕对曰。向外斋了。恐伤母意。至孝如此。……数日间果有枯髅。从骨聚中跃出。竞骛丕前。摇曳良久。丕即躄踊抱持如复生在。赍归华阴。是夜其母梦夫归舍。明辰骨至。其孝感声誉日高。
道丕法师,因长安发生战事,一路上背着母亲到华山避难,由于战乱的缘故,食物贵如金,道丕法师为母巡村乞食,自己却胎息以防饿。道丕法师的父亲因在打仗中身亡,法师之母无法忍受尸骨暴露在风雨之中,希望道丕能够找回其父的尸骸,并将其安葬。
道丕法师便启程前往父亲战死之处,看到战场上到处都是白骨,无法分清哪一具是自己父亲的遗骨,便将白骨聚集在一起,昼夜诵经。学习古人滴血认骨的精神,发愿立志表明,如果在这堆骨骸中,有动转者便是其父。果然过了数日,忽然有一具白骨跳了出来,转动起来。于是道丕法师便将其带回家中,道丕法师回家前一晚,其母做梦梦见丈夫归家。第二天清晨,道丕法师果然带着丈夫的遗骸归家。将其安藏。
当时人人都认为道丕法师能将其父的骨骸找回,孝心感动天地。后道丕法师的孝迹便流传开来,名声远播。
后来道丕法师在朝中讲道,常居首席的地位,颇获朝野人士的敬重。像道丕法师的孝行,乞食解决母亲饥饿,诵经找到父亲骨骸。可谓是佛门孝行的典范。
4、法超禅师在安心办道的同时侍奉双亲,感化乡亲孝养父母
法超禅师,俗姓施:“以亲老归养,建塔其乡,名镇海塔,且庵居之二十余年,朝夕亲侧,乡人化之,皆致孝其亲。”法超禅师,北宋僧人,出家之后,精进修行,随方参学,精研佛理。后因孝养父母,便在其家乡建立塔寺,法超禅师在安心办道的同时侍奉双亲。其孝迹感动乡亲邻里,并感化至乡里人均能孝养父母。
蕅益大师说到:“世人病释氏无父,而释氏之孝其亲,反过于世人,传记所载,盖历有明征。”蕅益大师表明,世间之人,谈及佛教,便扣上不孝之名,但佛教僧人的大孝、至孝无一不超过世俗之人,在传记之中记载甚多,无一不是佛教门中僧人践行孝道的历史凭证。
通过以上祖师的孝迹可以看出,佛门的孝迹是多方面展现的,有黄檗、洞山禅师等表现的至孝和大孝,也有道明、道丕禅师为首通过感人的孝迹而闻名的“孝僧”。孝僧的兴起,足以体现了佛教深受中国民众的认同,禅宗的这种出世但不离世的修方式,不仅的到了佛教内部僧众的认可,还在民间广为流传。禅宗的兴盛于此也有着一定的关联。
“孝僧”出现标志着禅宗的禅师更加融入社会世俗之中,偏向于入世。以上禅师的孝行事迹,可以看出禅宗不拘于佛教形式的约束,这和禅宗惠能的南宗禅思想有着重要的关系,六祖惠能大师内不执著于心,外不执著于相的禅法思想和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修行理念,对后期禅师走向世俗化、民间化有着极大的影响。禅师的孝行不仅深入民众的喜爱,并也被儒家人士所赞扬。非常有利于佛教的弘扬和传播。
本文只是从孝文化这一块来探讨佛教与之中国孝道思想的差异,佛教作出相应的回应,禅宗的兴盛则更加加速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禅宗因六祖惠能大师所提出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禅宗也因此走上了偏世俗化的道路,更加使佛教中国化。通过禅师的孝行孝迹来证明禅师不仅在出世的佛法上展现出出家人该有的本色,还在世间世俗上被社会大众所赞叹,文章以“孝”为契机展开了禅宗祖师的孝迹孝行被民众所赞叹的“孝僧”,因此禅宗的发展逐渐契合了儒家的孝文化思想。所以禅宗被称为中国人的佛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