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进取者胜,唯拼搏者赢;不负人民,无愧时代。
这一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战大考中,泉州人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全市上下团结一心、砥砺奋进,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历史篇章,在泉州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有的成就和荣耀都来自各行各业的顽强拼搏,正是这份努力凝聚而成的洪荒伟力,为泉州经济社会在战疫中突围带来了无限可能和广阔的前景。时光回转,一个个振奋人心的画面组成了泉州的年超越拼图,拼荣誉,更有自豪感;拼政策,带来获得感;拼服务,增加归属感;拼颜值,提升幸福感。
拼荣誉
“城市高光时刻,我们一起奋斗,一同见证。”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奋力迈进,每一个高光时刻背后,都是城市竞争力与吸引力。一年来,一个个叫得响的荣誉,让泉州人内心有了更多的自豪感。
习总书记点赞的扶贫车间,泉州援建的!
跨越山海,心手相牵。今年6月8日下午,在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考察脱贫攻坚工作。在村扶贫车间,他与乡亲们亲切交流,充分肯定扶贫车间先富带后富、帮助当地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这一扶贫车间,是泉州市德化县援建的。
东西协作,闽宁情深。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启动,24年来,泉州11批46名干部接力援宁,11个县(市、区)先后参与对口援建,在塞上江南建起扶贫车间、引进闽籍企业、做大特色产业、改善民生工程等,于闽宁牵手协作奔小康的征程中,写下一个个用心用情用力帮扶的泉州故事。
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一带三”
今年10月20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泉州市及所辖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泉州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蝉联“七连冠”“六连冠”和“四连冠”,实现“一带三”目标,受命名表彰数量位居全国设区市前列。近年来,泉州不断提升拥军支前实效,解决官兵后顾之忧,创新双拥工作品牌,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继续走前列、出实效,全国双拥模范城成为泉州靓丽的城市“名片”。
国庆假期,古城核心区人气火爆,西街游客云集。(陈起拓摄)
国内最值得一去旅游地前十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串联中山路、西街片区的泉州古城核心区成为最热流量片区。线下,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3万人次。线上,抖音话题“抖来泉州游”点击量超过万。根据第一财经旗下数据型媒体DT财经发布的社交平台讨论国内最值得一去的旅游地Top10,泉州位列第七,搜索关键词开元寺位居第一,古城位居第三。多方同频共振,古城备受瞩目。
全国经济活跃城市营商环境第15名
今年6月18日,《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泉州营商环境在百座经济活跃城市综合排名中列第15名。
立足泉州民营经济特色,泉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随着“一窗通办”、全省率先实行开办企业“零费用”、超九成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等一系列便民利企措施的大力推行,泉州企业信心指标稳居全省首位。
申遗项目遗产点扩展到22个
今年4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介绍,我国年的申遗项目名称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泉州是10世纪—14世纪世界海洋贸易网络中高度繁荣的商贸中心之一,作为宋元中国与世界的对话窗口,展现了中国完备的海洋贸易制度体系、发达的经济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态度。在原有16个遗产点基础上,该项目现新增安平桥、顺济桥、市舶司遗址、南外宗正司遗址、青阳下草埔遗址、德化窑遗址等6个遗产点。
快递物流总量全省第一
泉州物流业多项指标在全省排名前列,呈现出领跑全省的发展态势。今年1-10月,泉州市快递业务量完成13.01亿件,同比增长39.67%,超过年快递业务量(12.16亿件),全年有望突破16亿件。截至目前,泉州快递业务量稳居全省首位、全国第10位。
根据新一轮创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到年,泉州全市快递业务量将超过20亿件,快递业务收入超亿元,培育壮大6家以上年收入超10亿元的快递品牌企业,支撑网上零售额亿元以上。
拼政策
“这份政策大礼包,请签收!”更走心,更有力,过去一年,泉州频频送出政策“大礼包”,一系列好做法、好政策转化为发展“推进剂”,让企业、群众更有获得感。
“泉民开讲”启动仪式暨首场宣讲举行(陈晓东摄)
“泉民开讲”传递新思想
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让群众讲给群众听,推动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泉民开讲”是泉州市年策划实施的理论宣传教育创新工作项目,项目围绕“对谁讲、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关键环节,采取“让群众讲给群众听、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宣讲模式。这种宣讲模式变以往“专家学者为主讲”为“专家学者讲理论、领导干部讲政策、行业模范讲事迹、百姓群众讲体会”的宣传格局。目前,全市各地全面发动农民讲师团、乡村讲师团、百姓宣讲团等“轻骑兵”,深入宣讲全会精神近场次。
抓“六稳”促“六保”,我市全面推动产业复苏。图为泉企组织员工加班加点完成外贸订单。(刘伯怡陈小阳摄)
“六稳”“六保”写下泉州答卷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泉州于4月出台《泉州市促“六稳”“六保”追赶行动方案》,12项行动迅速铺开,“六稳”“六保”扎实推进。12个专项行动中,工业增产增效行动,梳理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断点;第三产业提质扩量行动,推动房地产业稳定发展、促进旅游业回暖复苏等,重点扶持家服务企业;营商环境攻坚提质行动,今年企业开办时限将减少到2.5个工作日,实现进驻部门审批服务事项%“一窗式”分类受理等,全力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
“四新八老”逆周期投资攻坚
“今天的投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今年以来,泉州市加快逆周期投资,改造提升8个千亿产业集群,发力“四新”领域,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在疫情冲击和转型升级双重压力下,泉州围绕8个“老”产业逐一制定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实施项目个,总投资亿元。
探索新方向,泉州抢抓机遇,发力基建新经济、新材料、新片区、新交通“四新”领域。目前,新型数字显示传感智能等6个项目正在建设中;新材料方面,泉州将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半导体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石墨烯材料、纺织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片区方面,重点抓好北峰西华洋,东海后浦、后渚莲,城东南滨江等7个片区更新改造,规划用地2.7万亩,总投资亿元;新交通方面,泉州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加快R1线泉州段、地铁、昌金高速和泉州至梅州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
福厦泉自创区19项举措全省推广
去年,泉州市围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七大改革任务,推出45项全国、全省首创的创新举措,其中三批共19项被省里列入向全省推广清单,总数位居全省首位。
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泉州市进一步完善“市—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三级梯度培育和奖补机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省1/3;实施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瞪羚企业培育行动,推动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加速发展,去年新增家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入库培育瞪羚企业72家。
年泉州市产业链招商季启动
今年8月,泉州开启年产业链招商季,推动大招商、招大商,实现产业招商大突破、大发展。
根据方案,泉州围绕12个新基建新经济基地、新材料六大重点领域发展方向和八大千亿产业集群升级提升,结合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推进实施,对标产业链发展方向,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及建链强链补链目标,确立招商方向和重点。同时,着力构建产业发展生态,推动数字经济、石油化工、传统制造转型升级和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方向招商工作,引进与主导产业关联度高、协调性强的现代服务业项目,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双循环”保市场
泉州市从10月底起开启畅通“双循环”年终冲刺行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全力组织实施工业增产增效冲刺行动、扩大消费畅通内循环冲刺行动、稳外贸外资冲刺行动、项目投资冲刺行动、建筑业增产增效冲刺行动、农林牧渔业稳产保供冲刺行动、保障改善民生年底冲刺行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秋冬季常态化疫情防控专项行动、要素和组织保障行动等10大具体行动。
《泉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出台
泉州市第五部实体法《泉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将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即将施行的《条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指示精神,从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实际出发,着力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坚持总结经验和引领推动并重,建立了多层次的管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拼服务
“当好贴心‘保姆’!”这句话,让泉州企业、群众深有体会。特别是党委政府在疫情中主动上门、迅捷有力的行动,让企业在市场寒冬中真切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十足底气。这种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贴心服务,让更多的归属感在泉州凝聚,亦是泉州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一线协调再添项目冲刺后劲
着力突破项目推进中的“难、硬、重、新”问题,是泉州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今年11月,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启动年项目年终冲刺“一线协调活动旬”,由市领导带队到一线协调解决问题,为项目铆足后劲。一线协调的具体内容包括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回升、重点项目建设、中心市区“聚城畅通”工程和各县(市、区)片区更新改造项目建设、招商项目落地转化、项目专项债券落地及争取、项目用地保障等。
五大操作链护航企业战疫突围
拥有上百万外来务工人员的晋江市,今年来没有出现企业裁员现象。泉企有此底气的背后,是今年2月下旬,泉州聚焦企业用工难、疫情防控难、交通物流难、供应链协同配套难、市场拓展难等“五难”,开展五大操作链专项行动的精准发力。行动实行市领导挂钩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制度,实行问题收集、分解、调度的“三个一”工作制,确保问题当日协调,解企业和项目燃眉之急,助推复工复产“加速度”。
全行业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安全生产是发展底线。今年,泉州打出系列组合拳,在全行业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筑牢安全生产防线。3月底,泉州市全面启动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立即开展全面、彻底的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同步派出13个督导组下沉督导,盯紧事故多发易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深查、细查、严查、查到底。
提取公积金还商业贷实现“网上办”
12月1日,“偿还商业贷款提取”业务在泉州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偿还商业贷款提取”,是指提取住房公积金偿还商业性住房按揭贷款。首次办理该项业务的职工在网上进行相关信息注册并对贷款信息查询进行授权,之后每次提取只需在提取页面上提交申请,无需再提供任何证明材料,经后台人工审核通过后,所提取的住房公积金将划转至申请人绑定的银行卡。
“双十一”期间,泉州网络销售火热,在石狮国际商贸城狮城众创直播生态圈内,主播正在推介产品。(李荣鑫陈起拓摄)
“双十一”泉州电商再次领跑全省
今年11月11日23:59:59,泉州市快递业数据实时展示系统的数字定格在“”上。这意味着,“双11”当日,泉州电商收获了超万件的“剁手”件,比去年同期增长41.24%,再居全省首位。今年以来全市主要快递企业新增操作场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新增干线及末端配送车辆超辆,扩充人员余人。
扶持明星梯队企业成长为全国明星
从大企业到大明星。今年,泉州市建立明星梯队企业培育库,提供扩产用地、用能、环境容量指标、贷款、人才、技术研发等支持,力争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明星梯队企业持续做大做强主业,产值(营业收入)年平均增幅达到15%,税收年平均增幅达到15%,形成一批行业领跑者、转型升级示范者和大企业后备军,若干企业成长为全国明星,多数企业成长为全省明星。
山美至惠女连通工程首次通水
今年山美至惠女连通工程完工投用,并在8月24日为惠安、泉港片区送去应急水,有力地缓解了片区旱情,避免了因缺水造成的重大损失。山美至惠女水库连通工程连通了晋江流域和洛阳江流域中库容最大的两座水库,是泉州市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解决“绝对贫水区”——惠安、泉港、台商投资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
超97%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今年2月正是疫情防控胶着对垒之时,为方便企业、群众减少出门又能办成事,泉州出台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全面落实政务服务“马上就办网上办”工作措施》,推出多渠道“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邮递办”等“不见面”审批服务举措,实现65.8%项目开通不见面审批、97.4%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位居全省前列。
拼颜值
“烟火与诗意共生、市井与艺术并存!”在泉州,幸福感绝对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古城保护提升改造和跨江发展、跨域融合,推动城市由散到聚的一系列措施正不断刷新城市颜值,让人们在时代的新潮中与旧时光撞个满怀,驱动着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人为之奋斗、努力圆梦。
古城西街举行“沉浸式”梨园戏演出(张九强李莹摄)
古城文化复兴走红网络
今年11月,经过“百人踩点团”实地考察后,《乘风破浪的姐姐》首期团综《姐姐的爱乐之程》拍摄选择泉州。
近年来,泉州通过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工作,在提升古城人居环境的同时,积极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开展自下而上“社区营造”、特色文化活动展示、非遗文化促进活态传承等,多方同频共振,推动古城文化复兴。
泉州城市颜值不断刷新。晋江南岸生态公园保留了大部分原有的生态植物,绿意盎然。(陈起拓摄)
千亿大手笔打造未来科技城
提升城市能级,实施“跨江发展、跨城融合”。今年以来,泉州重点抓20个片区改造,总投资超亿元,打造港区联动产业新城,南翼建设工业城、科技城、未来城,北翼建设石化城、能源港。近期,重点加速南翼与厦门融合发展,依托省级半导体高新区“一区三园”和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策划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园、“芯谷”南安基地等5个产业新区,面积平方公里。
修旧如旧保护提升中山路
一条中山路,半部泉州史。中心市区的中山路是古城的南北中轴线,承载着市民对古城的重要记忆。泉州实施市区中山路(打锡街—钟楼)保护提升工程,施工过程以修旧如旧、绿色施工、保护古城为原则,尽最大的努力保留中山路原有风貌。项目部专门成立古建专家组,包含有经验的传统手艺老匠人,原先修复文庙、开元寺等的古建筑专家,地方文史专家等,在施工全过程进行跟踪指导。
古城29条街巷进行综合提升
古城街巷提升工程事关文化传承,百姓民生。今年下半年,泉州按照“一街一特色,一巷一亮点”要求,实施古城街巷市政管线综合提升工程,分期分批对29条古城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提升。工程总长7.14千米,改造内容包括道路提升、给排水综合管线提升、电气工程提升、照明工程提升,以及古城街道雨污分流、防洪排涝能力提升等。
市两会首次在“四朵花瓣”召开
今年泉州市两会主会场就移址“四个花瓣”之一的泉州东海工人文化宫。文化宫是泉州市公共文化中心的组成部分,是市民文化娱乐新坐标,集展览、教育、科普、表演等文化活动与商业、社交、休闲、运动、自然生态体验于一体。“四个花瓣”包括科技与规划馆、工人文化宫、大剧院、图书馆四个场馆,分别代表着科学、文化、艺术、知识。
世中运主场馆—晋江第二体育中心三大场馆正式交付(张九强许雅玲摄)
世中运所有场馆竣工投用
举办世界级赛事,在世界级大舞台上展示城市风采,第十八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将在泉州晋江举办。30个赛事场馆目前已经全部完工,其中,比赛和开闭幕式场馆22个、训练场馆4个、备用场馆4个。66.7%的世中运场馆安排在学校,赛后这些设施归学校所有。
42个“中国传统村落”挂牌亮相
为了更好地保留住历史文化的“基因密码”,今年以来,泉州市对全市42个“中国传统村落”实施挂牌保护。德化县美湖镇美湖村活化利用传统建筑,对金书楼、遐福堂、美湖人民公社旧址等传统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改造,深入挖掘、活化利用;龙门滩镇碧坑村对现有传统古民居、祠堂等建筑进行修缮保护,修缮后的乡公所内设有戏台,成为非遗展示、集体活动的主要场所。
个老旧小区整治改造
改善老旧小区内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居住品质。年,泉州市计划对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改造,惠及3.25万户居民。截至12月15日,全市已开工改造项目个,完工62个,完成投资约2.26亿元。在改造过程中,泉州市注重倾听民意,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住宅小区优先改造,同时,还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符合条件的每梯可申领4万元补贴。(记者林铭珊林书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