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9月20日讯(记者魏婧琳/文受访者/图)又是一年开学季,泉州市各个高校陆续开学。在学生们返校之际,却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大学生,背起行囊离开学校,远赴异国他乡,成为一名海外支教志愿者。他们是一群年轻的“90后”,足迹遍布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洲等地。这些支教志愿者不遗余力地传播中国文化,展示了泉州大学生的风采,在当地留下一个又一个的暖心故事。连日来,记者采访了近年来的多位海外支教志愿者,了解他们在海外支教期间的点点滴滴。
林巧玲教学生窗花艺术
南美洲孩子逐渐喜欢上中文
王梵锦和欧洲小朋友
董昊越(左一)和埃及学生合影
故事
学子异国支教足迹遍布各地
“95后”女生飞越大半个地球支教
年出生的林巧玲是华侨大学学生,去年八月份,她搭乘的飞机飞越了大半个地球后,降落在位于南美洲的热带小国圭亚那。这一次,她要在当地的孔子学院支教。
从泉州到圭亚那,如果算上中途转机,林巧玲需要花费两三天的时间。她从北京搭乘飞机前往阿姆斯特丹,在中途停留约10个小时后,继续飞往苏里南首都帕拉马里博。在那里等上一天两夜后,才继续乘飞机前往圭亚那。
林巧玲在当地的孔子学院教汉语,学生主要是圭大学生和社会人员,班级学员水平参差不齐,她只能因材施教,让他们爱上汉语。
教学过程中,有一件事让她特别苦恼。其教授的汉语课大部分被安排在下午,学生出勤率还不错,可有一节被安排在早上的课,出勤率却惨不忍睹。按照课程安排,上课时间是8时30分,可基本上要到10时,学员才会到齐。她辗转了解到,学员中的大多数人是半工半读,偶尔因为工作和上课时间冲突,导致上课迟到。不过,也有学员是单纯地不想上课而缺席。为此,她开始严格要求,并与学员约法三章,学员无故缺课的情况得到很大改善。
在学员出勤率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她的教学也取得成效,班上所有参加HSK(汉语水平考试)的学生,全都通过了。
如今,林巧玲已经回国,可她依然想念着在圭亚那的生活。她说,近一年的支教时光,是她这一生中不可磨灭的一段记忆。
志愿者融入埃及人生活
董昊越同样来自华侨大学,年出生的她提前修完了研二的课程,给自己留出一年的实习时间。今年,她选择到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支教,在语言学院当汉语老师。
埃及是她喜欢的城市,这是一座太阳城,即使在十层住宅的阳台上,都可以轻松看到开罗老城的全景,甚至还能远眺到数十公里外的金字塔。
董昊越尽心尽力地教学生中文,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她的付出得到学生的认可,每逢过节或者放假,不少学生都会热情地邀请她去家里吃饭。
支教间隙,她看了西奈山的日出、撒哈拉的日落,触摸了卢克索的巨石神像、古老的象形文字,见识了帝王谷的辉煌、图坦卡蒙的木乃伊,呼吸了锡瓦绿洲的宁静,欣赏了尼罗河沿岸的丰饶,跳进红海和地中海里游了泳。
如今,支教接近尾声,她很感慨:能来埃及当志愿者是件特别幸运的事。
董昊越说,刚到埃及时,由于外界对这里的治安环境有偏见,她起初也不大敢出门,可一段时间后,她就和学生们混熟了,也敢和他们一起去吃饭、看电影。她说,正是因为这些可爱的学生,自己才在开罗活成了一个“埃及人”。
选择前往菲律宾再续前缘
袁越毕业于泉州师范学院,去年,她前往菲律宾支教,被分配到吕宋岛西北部达古潘市的蜂省大同中学。她说,在泉州师范学院时,自己就带过来学校参加华文夏令营的菲律宾孩子。她选择去菲律宾支教,更多的是希望再续前缘。
据悉,年起,陈延奎基金会每年组织上千名华裔青少年到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和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等学校参加“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学中文夏令营”活动,让菲律宾华裔青少年感受中华文化,领悟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袁越在学校时,就带过很多菲律宾孩子。
袁越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她说,在菲律宾,有很多祖籍泉州的华侨,当他们知道其毕业于泉州师范学院时,都表现得特别亲切。有一次,一位老太太拉着她,把她当知己一样,讲述着家族的故事。
传播中文歌成为泰国网红
去年,孔子学院总部向泰国加拉信府派出29名志愿者教师,其中28名是女教师,仅有的一名男教师就是来自华侨大学的左刘岗。年出生的他风趣幽默,支教生活让他成为泰国的网红。
年底岗前培训,年中整装待发,年初回国……左刘岗细数着在泰国支教的点点滴滴。他在教学中因地制宜地加入学生喜欢的元素作催化剂,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汉语的兴趣,还改编了不少中文歌,让学生对中文有更大的兴趣。
左刘岗讲到一个故事,他发现支教地区的学生,喜欢听当地的方言歌,这种歌的特点就是节奏感强且富有激情。于是,他把收集到的歌在课堂上放给学生听。学生很兴奋,认为中文老师也喜欢方言歌。长期下来,学生觉得上中文课有泰语歌听很愉快,出勤率也高了起来。根据学生的“口味”,他还加入一定比例的同类型中文歌。不少学生下课后,会跑来询问中文歌的名字。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平时,左刘岗用抖音记录教学与生活,用爱讲述师生故事。他的抖音有多万点赞量,6.5万粉丝,这搭建起了两国民众互相了解的桥梁。他不仅是学校的明星老师,还赢得了中国网友的好评,粉丝捐款捐书,共筑汉语课堂。
坚持
度过无悔青春书写支教大爱
泉州两所高校坚持十多年
记者了解到,为了积极推广汉语,提高世界汉语教学水平,促进汉语和中国文化在国外的传播,加深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增进世界各国人民间的友谊和交流,年,中国国家汉办启动了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泉州两所高校坚持了十多年。
年起,华侨大学选派汉语教师志愿者赴国外任教,至今已有13个年头。这其间,余名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奔赴40个国家,在那里播撒汉语之花的种子。在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下,一批又一批华大人奋力接棒,助力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支教版图也从此前的东南亚为主,拓展到南美洲、非洲等地。
作为福建省最早选派海外支教志愿者的高校之一,泉州师院自年起加入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项目。14年过去,支教范围覆盖大学、中学、小学及幼儿园,对外汉语教学志愿者行动已成为泉州师范学院对外文化交流的重点工作之一。
志愿者用梦想浇灌支教时光
“你我为了同一个梦想,携手并肩远走他乡……”“未来总有一天会发觉,我们为自己而骄傲,未来总有一天会见证到,中国梦的闪耀。”一首名为《瀚宇之花盛开》的汉语教师志愿者歌曲,唱出了众多志愿者的心声。
“记不清上了多少节课,但上课的内容早已烂熟于心,异国他乡的日子里,有困难也有快乐,每当回想起来都是无怨无悔。”接受采访时,多位志愿者如此感慨。
在很多人眼里,“90后”学生是温室里的花朵,但这些志愿者用行动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这群20多岁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克服了种种困难,感受着有意义的青春经历。
在南美洲圭亚那,林巧玲面对近30名的小孩,大家的中文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半句中文也不会讲,只能听懂英语,有些学生讲起中文则非常熟练,中文流行歌也是张口就来。对此,她不得不在课后努力钻研修改教案,好让所有的人在这堂课上都有所收获。
在欧洲的华大学生王梵锦,时常想念祖国的亲友。吃腻了自己制作的饭菜后,她对着手机屏幕里的中国美食流口水。在迥然不同的话语环境下,所有的不快都无从倾吐。她说,只好一个人将所有的情绪封锁在心里,埋入深深的孤独。她不仅坚持下来了,还做出一个决定——再留任一年。她说,踏上志愿服务的征程时,起初可能会有“何必当初”的困惑、彷徨,甚至半途而废的想法,但最终却会有一种使命感,指引着我们继续前行。
支教志愿者克服重重困难,用热情和梦想浇灌支教时光,赢得当地学生和民众的尊重,赢得真切而无悔的青春。在泰国支教的左刘岗就经常感受到“明星”的待遇——周末,他下了班车在路上走,总会有顺路的车载他回学校,还询问“你就是东蒙中学的汉语老师吧”;他去菜市场买肉,阿姨会多送他几块骨头……
声音
展示侨乡风采讲好泉州故事
志愿者成为传播泉州文化的使者
综合国力不断发展,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需求越来越大,汉语教师的支教队伍越来越庞大。支教志愿者远赴异国他乡,践行志愿者誓言,传播着中国文化。
董昊越说,平时除了上课,还要辅导学生参加大使馆或者孔子学院举办的各种比赛。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比赛,她真正感受到中国和埃及两国为汉语语言文化的传播所做的努力。她说,在埃及的这所大学语言学院将近20种语言专业里,只有中文系的学生有这么多机会参加比赛,锻炼、展示自己的口语能力。
在西班牙支教过的华大学生李长春感慨地说,我们曾经远走他乡,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奋力生活,仰望过星空跟月光,思念过远方和家乡;我们也曾那么努力地试图去影响另一个生命甚至另一群生命,为他们打开过遥远东方的一扇窗,一扇门,去讲述中国故事。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灵魂。汉语教师志愿者作为中国文化使者,将汉语带到世界各地,教更多的外国朋友快乐、快速地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在教学生学习汉语的同时,他们也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以及发展现状。来自泉州的大学生当起汉语教师志愿者,他们担起了传播泉州文化的使者,他们给学生介绍起泉州。
“我的大学在东亚文化之都——泉州,这里有开元寺,这是东西塔。”左刘岗支教期间,常常通过手机照片向泰国学生们展示泉州的各种景点和美食,让他高兴的是,“有好几个泰国孩子都希望长大后能够来华侨大学学习中文。”
支教经历将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泉州一位长期从事对外汉语专业教学的老师表示,对外汉语教育教师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合格、称职的教师要有几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其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国家汉办组织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行前培训,内容包括汉语教师志愿服务精神与要求、汉语教学技能与课堂管理、汉语教材与网络资源的利用、教学观摩与实践、当代中国国情、中华文化、中华才艺、能力拓展、涉外教育、跨文化交际、国别赴任指导、赴任国语言等,培训并不容易。
多位学者认为,泉州是著名的侨乡,书写了荡气回肠的下南洋,泉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也将文化带到世界各地,而今年轻的大学生通过另一种方式传播文化。
“汉语教师志愿者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艰苦拼搏,这样的年轻人好样的!”泉州市世界青年联谊会会长丁水波说,泉州的大学生有着这里的地域特色,爱拼敢赢,到海外支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能通过这些支教教师,让世界了解中国。在他们完成志愿服务的使命载誉而归时,这段经历将会成为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提醒
申请人须通过选拔考试参加行前培训
记者从国家汉办网站了解到,汉语教师志愿者主要从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在读研究生、在职教师中选拔。专业为汉语国际教育、具有教学经验、掌握赴任国语言者和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优先,年龄一般在22岁至50岁之间,其中,志愿者的普通话水平要达到二级甲等水平,英语达到大学英语四级以上水平。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需在志愿者报名系统报名并进行选拔考试,通过选拔考试的志愿者候选人将参加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组织的行前培训,最后根据志愿者候选人培训平时成绩和结业考试成绩确定志愿者人选。
同时,根据赴任国别,志愿者享受每人每月或美元生活津贴、美元一次性安置补贴、往返国际旅费、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住宿费、医疗保险以及派出相关费用。此外,在艰苦地区连续工作两个任期的志愿者,将从第二任期起享受艰苦地区补贴。一般情况下,志愿者最短任期为一年,之后可以选择留任,最多留任两次。
泉州师范学院外事办工作人员提醒,支教志愿者代表着国家形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向当地老师请教,要有责任心,找到适合当地的汉语教学方式。同时,大家在生活上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