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福建城市,先是厦门,其次是福州,最后才是泉州。厦门因为特区,小而美的旅游形象,以及号称宇宙级的营销能力,一直是福建门面当担。福州虽然佛性了一些,但毕竟是省会城市,这几年也是大力发展,取得的成绩都是有目共睹。
而相比较之下,泉州这座城市虽从古至今都是福建的NO1,连今日的厦门都曾有一段归属泉州,但它却显得十分低调,似乎对那些第一的名头也不怎么感兴趣。
作为闽南文化发源地,千年古城泉州,拥有丰富的文化历史旅游资源。但无论是精美绝伦的东西塔、人声鼎沸的老城区,拥有千年底蕴的文庙,市中心的景点几乎不收费,唯有清净寺象征性地收3元的门票。
泉州虽是万亿GDP大城市,但人均其实也没有那么高。但这座城市却一点都不拿景点“当回事”,从未把景点当成商业景区来运营。有些人说泉州人向来精明会懂做生意,但唯独在旅游业上做了“糊涂账”,瞧瞧隔壁的厦门,虽然旅游收入不是最大的GDP,但至少名气响当当。
实际上,商业化开发景点固然有很多的利益,但其实是建立在牺牲本地居民的利益上。比如因为旅游业开发,过去不收费的景点现在要缴门票了;坐车也变得拥挤了,而且还贵;房租贵了十块一碗的面也涨到20了;房价也快速飞起……总之空间是固定的,想开放给游客,就得牺牲本地居民让出空间。
最后会发现,那些网红景点,反而看不到一个本地居民的身影。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本地的人文,沦为真正的商业化景点。从这一个角度来看,泉州的做法反而更显高明之处。当然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自己的独特人文习惯,以及一座千年古城历史底蕴的傲气。
周末的老城区步行街,永远是不差人的。若是遇到节假日,以西街为首的老街势必堵成一片人海。但主要客流量却并非外地游客而是本地市民,能让生活在这里的市民,都能够忍受拥堵的人海,就足够说明这座城的景点有多受人热爱。
其实在本地居民看来,西街、东山路不过是习以为常的步行街,开元寺、承天寺是烧香祈愿的地方,文庙广场是最好的带娃场地,东西湖公园是饭后活动的后花园。这些自然景点也好,人文历史景点也罢,都是伴随着他们成长老去的“家”。
所以你会发现,这些地标景点一点都没有景区的架子,十分生活化。当地居民悠闲地活跃在各个角落里,手里抓着本地的小吃,一口一杯奶茶。提到网红景点拍照时,年轻的姑娘们眼睛一亮一亮。人们总能在这座走了不知多少遍的老城里,发现一些新鲜的事来。
但也不会冷落了自己的老字号,姜母鸭、浮果、烧肉粽、面线糊、牛肉羹,老街上的老店生意一直十分火爆,饭点的时候总得排着老长的队伍。但手艺是真的好手艺,至少对于一个吃货来说,从厦门到泉州有一种“乡下人进城”找到宝的感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