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发展 >> 正文 >> 正文

平安桥创新路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3/6/8
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dfjc/
泉州风光

国庆假期,参观完古田会议会址,还有时间,再去哪里看看?

泉州,对,这是福建的历史文化名城,一直想去的,正好也在回程路上,何不就去?

慢点,先看看泉州市内有哪些景点?清源山,国家5A级景区。开元寺,福建省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唐年。西街古街,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千三百年历史了。安平桥,千年前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板桥……

哇塞,都是好景点,都想去看看。那就先去世界之最的安平桥吧,正好要经过这里。马上出发,一路顺畅,傍晚抵达。

第二天一大早,从西门(安海镇)入园。4A景区,环境优美、开阔大气。走了好半天,才到桥头。远远望见桥头亭阁,上书“登高楼”、“金湯永固”。

门口有介绍:

安平桥,也叫五里桥、安海桥,全长米,宽约3--3.8米。是连接泉州境内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的一座梁式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年),竣工于年,历时14年。后经明、清、民国、新中国的多次维修或翻修,至今保存完整,已有年历史了。它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美誉。

安海镇古称安平道,因此得名安平桥。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

年7月25日,由世界第44届遗产大会审议通过,该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文化遗产。

跨过拱门,再往里走,就踏上了结实而光滑的石板桥。虽说晴空万里,蓝天白云,但也一眼望不到头,太长了,非常震撼!看脚下,全是厚重的长条石板,估计每块都有几十吨吧。两侧,有石柱护栏,雕刻狮子、蟾蜍等。

再看桥墩,全用花岗石条横直交错,叠砌而成。有长方形(水流平缓处)、单边船形(水流较缓处)、双边船形(水流较急处)等三种形式。而且,整个桥面、桥梁、桥墩,没有任何钢筋、水泥、混泥土、紧固螺丝等。

那时没有施工设备,更没有起重机、大卡车等。这么长、这么重的石板条,是从哪里运来的?又是怎么运来的?如何架到桥墩上?不可思议!满脑子问号,赶紧百度一下:

石板条,每条长约5至11米,宽0.6至1米,厚0.5至1米,重5至25吨!所有这些石条及石块,都是从一百公里外的金门岛大百屿上开采的,然后用船运过来的。

如何架设?“浮运架桥!”这是当时的创新之举!涨潮时,先把巨石运到桥墩位置对齐,然后等待退潮。退潮时,巨石自然落在桥墩上,而船则驶离。如果潮水高度不够呢?就把杉木排垫在船底,让船浮起来。如在浅水区或海坪上,则把石料卸在墩边,然后利用架在桥墩上的绞绳、杠杆等,一点一点的前后、左右、上下移动。这就是县志里记载的“激浪以涨舟,悬机以牵引"的巧妙办法。

那这些桥墩,又是如何筑起来的?怎么固定?“睡木沉基”法!这又是当时的一项伟大创举!落潮时,将拟建桥墩区域进行平整,并放置两层以上的木筏,纵横交错排列,然后再往筏上垒墩石。随着墩石逐层增高,重量也会不断增加,木筏便会自然的、慢慢的往下沉到地基承重层。之后,再在周边打下木桩,固定睡木和墩石。这是在当时条件下,反复试探出来的。简单实用、省工省料。如今快千年了,桥墩都没下陷和位移,不得不佩服古人们的非凡智慧!

就这样走着、看着、想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大桥中央。这是一块填起来的小小岛,上面建有亭子和院子。水心亭内供有佛像,四周有历代修桥纪念碑。澄渟院还刻有楹联“如来境界无有边际,普贤身相犹如虚空”,说是弘一法师亲笔题写。他曾于年在此驻锡一个月。

寸土寸金的地方,还专门填海建寺,这是为何?看碑文:

安平桥,始建于年,由僧人祖派主持,黄护与僧人智渊捐款倡建。但因工程浩大,至死未能完成。年,泉州郡守赵令衿主持续建,黄逸与僧人惠胜响应,终于在年竣工完成。

祖派,泉州僧人?--年。时称“慈惠禅师”,还是一位水利专家。年,他受晋江县令洪元英之托,重建过晋江湮浦埭。

黄护,当地人,--年。从小读书习文,有志于仕。十七岁参加科举考试,但名落孙山。从此改习商务,二十岁时随姑丈到广东经商,再又渡海到渤泥(今汶莱)发展。三十岁时衣锦还乡,在安海街开商铺,经营米粮、蔬果、海鲜、杂货等,成为当地首富。

这天,黄护像往常一样,到龙山寺与祖派、智渊一起品茶论禅。其间谈到:围头湾是个重要的水陆码头,海外贸易兴盛,来往人员很多。但从安海到水头的海面很宽,西边又有河流流入,如遇山洪、海啸和大风,往来摆渡船只极为危险,时有搁浅或翻船。如从安海到水头间建一座桥,那就太好了!可以大大方便来往客商,并极大促进家乡的发展。聊到这里,三人大为兴奋!对呀,这么有利无弊的事,没有理由不做呀,说干就干。“慈惠禅师,你是水利专家,你来主持,我先期捐款三万贯,后期再捐,直到把桥修好”,黄护说到。“你捐三万,那我们寺庙也向社会募捐,先期二万贯,后续再募,直到把桥修好”,智渊也兴奋的说到。“好呢,那就这么定了,我们马上开始,分头行动,一定要把大桥建起来”,祖派也大声说到。三人击掌为势,马上行动。

建桥的消息一经传出,两地民众纷纷响应,踊跃参与。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间造桥力量。

启动资金是有了,修桥的热情也很高。但真正开工后,才发现建桥的难度,远超预期!那时,没有经验可供借鉴,全靠自己摸索前行。以至于修桥的进度,根本快不起来。到年,开工已经六年了,工程才进行一半。可这时,祖派、黄护两人,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竟然相继辞世了!没办法,建桥工程也只好停了下来。

又过了七年,年,赵宋宗子赵令衿,出任泉州知州。他也认为这项工程利国利民,功在千秋。于是,便动用政府力量,与新兴化县令黄逸(黄护之子)、僧人惠胜一起,再度筹集资金,组织民众进行大规模的续建。很快,一年之后,即年,大桥便竣工通行了,众人万分高兴。

有创新,企业才有动力

至此我明白了,难怪填海也要建寺,难怪碑文上称祖派、黄护、智渊、赵令衿、黄逸、惠胜为安平桥六功臣。同时,我也感慨:

1,我原以为,寺庙的僧人不问红尘,即便有时外出募捐,也是为了修建寺庙。显然,那时的泉州僧人,是直接参与社会建设的。

2,大桥修建14年,除了僧人、商人,还有地方官员、皇族成员、以及广大老百姓的积极参与。可以说,这是社会多方一起出力,共同参与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3,建桥始于年。而那时,宋朝刚经历了金国入侵,北方沦陷,徽、钦二宗被掳去金国。宋高宗赵构迁都杭州,史称南宋。如此政局动荡,而南方民间,仍能进行“安平桥”这样的浩大工程。可见当时泉州的经济之繁荣、工商之发达、和社会之安定,这得归功于海外贸易的繁荣发展。所以,任何地区,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对外交往。

4,有目的,有目标,有合作,有创新,锲而不舍,就一定能建成大桥,通达彼岸!做其他事情,也是如此吧。

再往前走,便是桥的东头。连续走了二个多小时,累了,就在亭上歇会儿吧。把鞋脱在桥板上,双脚上凳。刚眯上眼,忽然一阵大风吹过,瞬间把鞋刮到水里。神奇!刚刚还是微风拂面,怎么一下子就狂风大作?真是海边天气,变化无常啊!没办法,我只好光着脚,踉踉跄跄地走到桥头,在水头街买了双鞋穿上,再往回走。哈哈,别人到此一游,是“留下足迹”,而我则是“留下足鞋”。

由此想到,黄护说的“时有渡船被吹翻”,果真如此!鞋能吹跑,船就能掀翻。架桥进展缓慢,可能也是这类突发因素的影响吧。大风一来,大浪一扑,刚垒起的石墩又前功尽弃,得重新再来。看来,这里建桥真不容易啊!更难的是,还要有创新:浮运架桥、睡木沉基!所以我说,安平桥是艰辛路,是创新路!

创新改变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