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塔(姑嫂塔)
宝盖山姑嫂塔是侨乡石狮的重要标志,也是休闲、健身、观光的重要去处。近年来,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宝盖山风景区的建设力度,投入大量资金完善风景区基础设施,建有宝盖山登山步道、登山道路路灯工程、休闲小公园等。
入口广场到姑嫂塔是宝盖山坡度最大的一段路,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石狮市政府在这一路段投入巨资,修建了登山健身步道及景观提升工程。健身步道宽3米,两边是迅速修复的植被,主要树种是相思树。相思树是一种在闽南极其普通的豆科乔木,春天它长出眉一般的绿叶;夏季开出带茸毛的小黄花,结成细长的豆荚;到深秋,便把红褐色的相思籽撒落一地。每年5月是相思树花开的季节,漫山开放的相思花,引得许多游客拍照留念。
宝盖山主峰海拔米,东西走向约1公里,南北走向约3公里。整座山为花岗岩实体。宝盖山古称“大孤山”。据《晋江县志·山川志》载:“宝盖山俗名大辜(孤),金鞍山,俗名小辜(孤),相传有辜氏女显迹神异。”所以其谐音称为“孤山”。也有人认为它凌霄独立,周围没有其它山峰,又叫“大孤山”。又因为宝盖山山体像一个覆盖的大鼎,又取名“宝盖山”。
现在,以宝盖山为核心的景区已建成石狮市最大的生态公园。站在宝盖山山顶上,可以欣赏周边丰富多样、富于变幻的地形地貌,体会宝盖山壮观又体面,孤傲又神秘,原始荒蛮,富于刚强有力量感的高大形象;近处山谷森林,梧园水库,双髻山一览无遗;俯瞰石狮概貌和黄金海岸,远眺泉州新地标泉州湾大桥,是一个绝佳的观景台。
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年)的关锁塔就耸立于宝盖山顶,登之可远眺沧海,俯视石狮全景,为“泉州八景”之一,号称“关锁烟霞”。关锁塔高21.65米,花岗岩建造,结构奇特,实为四层,外观五层,为空心楼阁式建筑。底层加围廊,塔门前建一石构方形单檐歇山项门亭。关锁塔看上去十分雄伟,但外观却不华丽,既无精美的雕刻,也无繁杂的纹饰,也无留下建设者的题字留名。走近塔前,只见第二层门额上方刻有“万寿宝塔”四字,字体也不大,稍不留意,就会漏过。但是,置身其上,风吹双鬓,眼界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若是下一番功夫考究的话,可以发现一位叫做“介殊”的南宋僧人和关锁塔有关系。史书记载,介殊有感于宝盖山位于晋江东南滨海风口、水口交接处,古人认为“风水”关乎一方之灵气,决定人文之兴衰。于是,介殊募缘兴建此塔,作为“关锁(风)水口”镇塔之用,遂命名为“关锁塔”,又名“万寿塔”。
风水之说,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然而,一介僧人“介殊”能够募集资金在宝盖山绝顶兴建这一奇观,它所透视出来的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信息却值得重视。当年,泉州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人称“苍宫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海外交通的发达、开放兼容的社会,带来经济与文化的繁荣,才造就了“关锁塔”这一奇特壮观的建筑艺术瑰宝。
关锁塔实际上是一座航标塔。于是明代黄仲昭编修的《八闽通志》干脆直截了当地记载:“(关锁塔)甚壮丽,商舶自海返者,指为抵岸之期。”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千百年来,关锁塔默默地为无数进出泉州湾的中外船舶指引航路,阅尽人世间的沧桑变幻。以石塔作为航标,也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奇观,泉州千年海外交通的文化积淀在关锁塔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于是,当明代安溪进士詹仰庇登上宝盖山时诗兴大发:“宝盖峰高控海东,西来金马远争雄。手摩霄汉千山尽,眼入沧溟百岛通。虎豹风生幽涧底,鱼龙云起大波中。天涯恍有神仙气,一啸冷然若御空。”好一句“眼入沧溟百岛通”,关锁塔守望了千年的正是她眼前这一片蔚蓝色的大海,以及侨乡人播撒了千年的梦想。
对于“关锁塔”,闽南民间更习惯称之为“姑嫂塔”,它不仅显得亲切自然,而且流传着一个凄凉的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闽南天旱,庄稼颗粒无收,一位名叫海生的穷人被迫离别新婚妻子和心爱的妹妹,远走南洋,约定三年后回来相会。穷哥哥往南洋后,姑嫂俩天天爬上宝盖山,垒石登高,远眺大海归舟,盼望亲人回家团聚。转眼三年期到,穷哥哥乘船回来,姑嫂俩在山上看到哥哥的船已近海岸,谁知忽然刮起狂风、下起暴雨,一阵惊涛骇浪把穷哥哥乘坐的大帆船打翻了。穷哥哥葬身大海,姑嫂俩喜尽悲来,纵身跳入山崖。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就在姑嫂二人垒石登高的地方建起这座“姑嫂塔”。
许多人只是在解释“姑嫂塔”一名由来的时候,提起这个凄美的故事,而且仅仅把它当作一个古老的传说。其实,这个传说是闽南华侨史的一个缩影。因为,明代泉州著名史学家何乔远在他的文集《镜山全集》中提到,早年华侨“皆背离其室家,或十余年未返者,返则儿子生育至不相识。盖有新婚之别,娶以数日离者”。流传于闽南及东南亚地区的“姑嫂传奇”不同于一般的民间故事,它更是早年侨乡人民苦难生活和悲惨遭遇的缩影。
当年,先民们横渡大海,开发台湾,移民东南亚,莫不以姑嫂塔为导航。当姑嫂塔影逐渐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之际,即是游子远离故土之时,不觉令人黯然神伤,潸然泪下。若是远航归来,当姑嫂塔俊俏的身影依稀可见之时,又曾令多少海外游子悲喜交集,热泪盈眶。因此,姑嫂塔被海外游子视为故乡“摇篮血迹”的象征,令他们魂牵梦萦,挥之不去。可以说,姑嫂塔是全国罕见的与华侨华人及台港澳同胞结下血肉情缘、被视为故乡象征的一座亲情之塔,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
“姑嫂传奇”的故事早在明代已基本定型,广为人知。何乔远《闽书》记载:“昔有姑嫂嫁为商人妇,商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虽寥寥数浯,但传奇故事的人物、主要情节已经包括在内。若仅以《闽书》成书于万历四十四年(年)计算,“姑嫂传奇”故事定型至今将近年,而它的起源则应更早。
“姑嫂传奇”是一个纯粹的悲剧,有别于一般以“大团圆”作为结局的传统民间故事的套路。善良而富有联想特质的国人在讲叙民间故事时,常追求结局的圆满,甚至不惜采用近于“神话”的创作手法。不论主人公历尽何种艰难,最终总有“青天大老爷”出现,为之平冤昭雪。男女主人公经过几番周折,终能缔结连理。
然而,“姑嫂传奇”的最终结局不是穷哥哥发了大财,衣锦还乡,与姑嫂美满团圆过日子。而是,一场无名的风浪打翻穷哥哥即将靠港的船只,也粉碎了姑嫂三年的期望和满腔的挚着。同时,它也让每一个对故事结局有良好愿望的人们感到意外。当穷哥哥的船遭遇狂风恶浪时,没有“神仙”出手相救;当姑嫂二人怀着对亲人的挚爱,纵身跳下山崖的一刹那,“奇迹”依然没有到来。善良的人们看到了一幕纯粹的悲剧,只留下那座千年无语的石塔孤独地面对千年的岁月轮回。
正因为没有“奇迹”的出现,才让“姑嫂传奇”更接近于事实本身,它的悲剧色彩不但没有削弱它的影响力,反而由于它的“原汁原叶”,更真切地折射出早期闽南先民的生活状态和艰难历程。因此,过了数百年,“姑嫂传奇”仍能震撼我们的心灵,依旧在闽南侨乡、台港澳及东南亚地区流传不衰。宝盖山顶的“姑嫂塔”也随着这个凄美的传奇故事,深深地印烙在海内外侨乡人的心中。
浩瀚无垠的大海,始终对侨乡人充满无穷的诱惑。先民们耕海犁浪,出没风波之中,收获着他们的希望。变幻莫测的大海,也始终对侨乡人带来严峻的挑战。先民们迎风斗浪,历经九死一生,付出了他们的血汗。“姑嫂传奇”的悲剧结局深深地刺痛侨乡人的心,却也坚定了侨乡人的斗志。在狂风恶浪面前,顽强的侨乡人没有停下开拓进取的步伐。随着每一次的日出日落,侨乡人依旧扬帆起航,长风破浪济沧海。宝盖山顶的“姑嫂塔”也一往情深地目送着每一次的“孤帆远影”,默默地守护着每一次的“天际归帆”。
六胜塔
六胜塔建于北宋政和三年(年),由蚶江人薛公素、僧人祖慧、宗什募资兴建,比泉州开元寺东塔(石塔)还要早一百多年。石塔为仿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八角五层。其外形与结构,跟泉州开元寺的东西塔略同。它也是由外壁、回廊及塔心三部分组成的;每层也设四门、四龛,且位置逐层互换;石龛风有石佛,龛外两旁有浮雕“金刚”“力士”等造像;也有塔檐、平座等等。从券形入内,则是回廊和塔心;塔心呈八角形,但中空似井,可以直下,这是与东西塔不同之处。在各层转角处的巨大石柱上,它不作东西塔的方形“栌斗”,而用圆形仰莲盆式。同时,“雀替”的手法也较东西塔繁复,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六胜塔的修建源于泉州海外贸易对航标的需求,但民间传说却与六胜塔后的东岳古寺有关。相传自唐代林銮在石湖设立渡口以来,来往船只很多。但不知从哪里来了两个妖怪,在石湖港附近的海底布下了许多暗礁,并在海中掀起大风大浪,使过往船只沉没于海底,弄得沿海一带人心惶惶。这事被金钗山上东岳寺里的两个得道高僧祖慧和宗什知道了,他们就祈求妈姐娘娘收服二怪。话说一天,两个妖怪又出现在海面的时候,祖慧和宗什请来的妈祖娘娘便祭起两道铜符,化变两道金光直奔妖怪而去,直把他们逼得无路可逃,无奈之下两妖怪跪倒叩求妈祖饶命,妈祖娘娘仁慈,把他们收了去看门,这两个妖怪就是后来妈祖身边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二怪虽然被妈祖收去,但海底的暗礁已形成,过往船只在航途中也经常迷失方向,触礁沉船的事时有发生。为了减轻伤亡,祖慧和宗什便四处募缘,在金钗山上建起这座宝塔。从此,船只航行就有了方向,不会再迷航了。
今天看到的六胜塔是元顺帝至元二年至五年(—年),蚶江巨商凌恢甫资助重建的。原来的宝塔在南宋景炎二年(年),毁于兵火。大家请看,在六胜塔底层的拱门门额上有一块悬着的“华表碑”,上面刻着“万寿塔”三个大字,右旁刻着“至元丙子腊月立”“檀樾锦江凌恢甫建”等字样。这也是六胜塔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一层塔的横梁上都刻着建造者的姓名和建造时间,当我们登上顶层时就会知道,六胜塔历经四年才建成。
大家心中一定存着疑问,想知道凌恢甫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什么要建造这一座石塔?由于历史文献中罕有记载,凌恢甫的身份一度令世人猜测不已,有的说他是本地船商,有的说是海外富商,也有的说是中原来的大富豪。而现在文史界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凌恢甫是锦江一带的大富商,他的财富来源主要靠的是对外通商贸易。
石湖古时是泉州沿海一个重要的港湾。在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贸易发达,石湖港和安海港一样,是中外商船寄泊、来往之处。据说当时石湖一带曾围筑城墙,且有渡口十几个,所泊通商船只数量惊人。正是由于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的繁华,才造就了凌恢甫的富甲一方,而他也非常懂得报恩,这才花了四年多的时间去重建六胜塔,为当地的海商、渔民祈求平安。
细看六胜塔,是用花岗岩大块石砌成,仿楼阁式,八角五层,基座须弥座,顶装相轮刹,通高约36.06米,底层周长47.5米,塔体由塔心、回廊和外壁组成,每层设四门、四龛,门、龛的位置逐层转换,使塔身不易崩裂。这充分说明了古代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每层龛外两旁浮雕天神、菩萨立像,座转角也雕有负塔力士。塔身外面,每层都有塔檐和回廊、护栏。各层转角处的石柱顶上,置圆形仰莲栌斗、八个角上的吻首翘脊各置一尊小石佛坐像。上三层还做有鸳鸯交首拱。各层的雀替也做得较为繁复,颇具元代风格。明代陈懋林在《泉南杂志》中称其“壮丽几拟开元镇国、仁寿二塔”,其精美可见一斑。
六胜塔除却外观雄伟、结构严谨、石雕精湛外,在抗震性能方面也有卓越表现。塔建成后,经历多次台风、地震的考验,至今仍岿然屹立,堪称奇迹。其中包括明万历三十二年(年)十月初八泉州湾的8级大地震,震中烈度近10度。史载:“三十二年十一月初八日地震。初九夜大震,自东北向西南。是夜连震十余次,山石海水皆动,地裂数处,郡城尤甚。开元寺东镇国塔第一层尖石坠,第二、三层扶栏因之并碎。城内外庐舍圮,覆舟甚多。”
根据科学研究,石塔卓越的抗震性能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得益于“双筒”结构和辐辏梁的设置。塔的塔室中心,用花岗岩条石砌筑起一个平面八角形的塔筒,从第一层直通塔顶。塔筒外壁和塔室内壁之间,每层每角架设一条大石梁,一头插入塔筒外壁的转角部位,一头插入塔室内壁的凹角部位。大石梁两端,出二跳丁拱承托,用以缩短跨度,提高抗震力。这样的结构,从平面上看,极其类似于车轮。塔筒就是车轮的轴心,塔壁就是轮辋,八条大石梁就象八根辐条,连接车毂和轮辋,组成一个辐辏状的套筒式的绞结体,使外围的塔壁和室内的塔筒紧紧牵拉,相互攀抵,保证了塔身重心的聚向力,从整体上起到了加固作用。其次,石塔塔壁坚厚达2米,采用丁顺砌筑法,大量使用仿木斗拱、“墩接柱”等构件,也在客观上起到了稳固塔身,吸收、缓冲地震能量,减轻、消除地震破坏的作用。
石湖码头(林銮渡)
林銮渡就是以“林銮”命名的渡口,位于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西北。
林銮,字安东,唐代泉州东石人,世代以航海为业,是著名航海家,曾首航勃泥(加里曼丹岛),是泉州晋江与南洋(东南亚)群岛航线的开拓者。
据清代蔡永蒹所著的《西山杂志》里记载,林銮的先祖林尚书因“五胡乱华”躲避兵祸,从河南洛阳沿水路南下到晋江东石定居。南北朝时期,北方内陆战乱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近乎中断,林氏家族借此有利时机,开拓海上贸易,自东晋到唐乾符年间,经三百余年,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唐王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泉南一带抓住对外通商的契机,在各港口展开海上贸易,并逐渐活跃,繁荣昌盛。泉州也一举跃升为与广州、宁波、扬州齐名的全国对外贸易四大港口之一。
那时候的林銮也不失时机地扩大海上贸易。唐开元八年(年),林銮就拥有大船数十艘,航行于东南亚一带。销售丝绸、陶瓷等,买回楠木、象牙、茴香、犀角、樟脑。因经营有方,利润丰厚,为了满足快速发展的航运需求,林銮在唐开元年间(—年)投入巨资,用了近20年的时间,请善于造塔的工匠周仰在沿海造了七座石塔,作为引航航标。
七塔造成后,使林銮如鱼得水。唐天宝年间(—年),他雄心勃勃地命令属下在后湖窟造船,船材多来自渤泥(加里曼丹岛)。据载,船长十八丈次,高四丈五尺余,宽四丈二尺许,作圆尖形;主桅高十丈有奇,分上下二层、十五个货仓,可容载货物三万余担。林家像这样的大船,鼎盛时期多达百艘。不难想像当时林銮在“海丝”路上决非踯躅独行,而是千帆竞发中令人刮目相看的一员。
林銮还在桂林(井林)设仓库、种植龙眼树;在菌柄纺麻,以上下木柄合成船绳,在北港的新店开售货场;池店、五店市、福埔、佘店是接待番商的馆驿。
船体吨位的提高,需要更深更宽的航道和码头,同时,为了货物就近集散,林銮在泉州湾南岸石湖港的西南侧,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古渡头(林銮渡),方便与池店、五店市的联系。
选择林銮渡是非常科学的。该渡口位于晋江出海口的南岸,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量较大,航道较深,且处于礁石之中,地质稳固,利于建设码头。
古渡头的引堤又称“通济桥”,建于二座天然岩石间,全长.5米,末端向东,呈曲尺状。主体长70米,宽2.2米,高2.41米,为长石纵横筑砌而成,上横石板,现保存完好,是研究泉州海外交通历史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实物资料。古渡头及引堰均嵌砌于海底礁石盘上,再用每条数吨重的巨石砌筑而成,十分牢固。礁盘边缘凿了许多石鼻孔,是用来系缆泊船的。渡头装有木吊杆以便装卸货物。
北宋元祐年间,由于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林銮渡进行扩建,与海边一块巨石相连接,成为一个颇具特色的顺岸码头。林銮渡也因此成为11—14世纪泉州港水水转运和水陆转运的重要码头。年林銮渡作为泉州港古建筑的一部分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郑和下西洋的舰队就曾停靠在这里,解放后还曾在渡口的淤泥中,发现了郑和船队遗留下的铁锚,重达.3公斤,现在由泉州海交馆收藏。
来到林銮渡,古老的码头面对茫茫大海,紧依在天然的岩石上,石坡上凿有数条石级阶梯。遥想当年“香舶”靠岸时,各国商贾、水手们是从这里上岸,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延伸出去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