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发展 >> 正文 >> 正文

泉港这座寺宇,曾是名刹开元寺别院,翰林为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2/5/9
自媒体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4601.html
地处泉州市泉港区最南端的山腰街道叶厝村,与惠安东北部辋川镇交界,向东可望渠埕规整波光点点的山腰盐场,西南方向是烟波浩渺的辋川大海。村旁农田畦畦泛青,就是当地村民所称的曾炉埭。一座古朴的寺宇座落在村子西南方,就是千百年来在当地极具盛名的曾炉寺。清道光《惠安县志》:“(曾炉寺)寺口占一方山水之胜,幽竹茂林,清泉曲径。”曾炉寺既是名刹开元寺别院,又常有开元名僧住持,其环境优美,清幽静谧,自然吸引众多士绅名流徜徉其中。今存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之十六记载林之濬诗一首,内容如下:荒凉古刹记曾过,傍海依山十笏多。石上孤榕原色相,楼前绀宇出烟萝。秋深少雨留残暑,夜静微风涌碧波。欲待木樨香发后,连宵徙倚兴婆娑。译文:曾炉寺这一古刹滨海而建,周围乡村在历经浩劫后一派荒凉,我伫立寺前,依稀记得曾经来过,如今物是人非。寺并不大,仅仅“十笏多”,但占据一方形胜,“傍海依山”。寺后巨石上有一株大榕树,虽历经焚毁仍郁郁葱葱。寺旁筑有小楼,僧人在此幽居修真,楼前佛寺,草树茂密、烟聚萝缠。已经是深秋了,绵绵秋雨,夹杂着一丝暑气,寂静的夜晚,凉风习习,不远处碧波涌动。我为等待桂树开花,一整夜徜徉流连,闲散自得,逸兴遄飞。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歌记录才华横溢的惠安林之濬深秋时节到曾炉寺过宿赏花的一段情景。全诗选取了“古刹、孤榕、绀宇、木樨”等物象,借助“荒凉、孤、残、静”等形成一种冷寂的感情基调,意象丰富,禅味浓郁。作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格调高雅,情怀深沉。林之濬或许是为赏花,或许是为访友,或许是为追寻心灵的契合,诗中传递出一种淡然宁静和飘逸悠然的境界,侧面勾画出夤夜赏花者和住持僧高雅脱俗的精神气质。据文史专家分析,曾炉寺濒临大海,因此,在清初辛丑播迁中应该遭到破坏,可能被废弃甚至焚毁。那么,清代林之濬的诗,是迄今为止今存的曾炉寺诗,成为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佐证。县志记载林之濬是任职翰林时所写,则说明诗歌写作时间大概是清代康熙四十五年(年)林之濬进士及第后入选翰林院时。这个时间与清初辛丑播迁(——年)后沿海得以复界相距20多年,这就意味着,在康熙二十二年复界时,百姓在重整旧山河的同时,曾炉寺也迅速得到复建。据清嘉庆《惠安县志》卷三十·方外有记:“……有僧静悟者,居曾炉寺。曾炉寺为开元之分派。顺治间迁界,僧归开元,寺废。康熙间复界,静悟始重修之。”可见,与林之濬一同赏花的是主持僧静悟。

▲矗立在曾炉寺前埕的古石刻碑

曾炉寺所在的村称为曾炉寺村。村里有一条并不壮观却有数百年历史的堤岸即铁屎岸,过去曾是山腰通往惠东南尤其是辋川地界的快捷方式,如今已用基石水泥加固,用以防潮护田,成为田海交界线。据载,此堤最初是由铁渣堆积而成岸,故如此命名,岸南三百米处有一自然村,亦名为铁屎岸。这里的村、寺、埭均以“曾炉”而称呼,其中缘由或许是宋时有曾姓于此经营冶铁作坊,时过境迁,人们以其命地名,并沿称至今。现冶炉址早已毁,只有曾炉寺内一对清朝光绪年间重修寺宇时留存下来的石柱,以及同一时期所镌的对联“炉火放开天眼碧,山容掩映佛头青”,可让人想象古时曾炉寺的治铁盛况及寺外的风光。

曾炉寺

坚定文化自信,奋力推进新时代泉港文化繁荣兴盛;传承中华文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

矩阵

泉港文体旅游新媒体

往期回顾

《蓝色的海丝带》,泉港一绘画作品获年度大奖

泉港非遗传承人(四)国家级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宗财

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

泉港钟厝村乡村振兴在行动

泉港这个地方,入选福建省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