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之称,是河北省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丰厚的文化为这里留下了数之不尽的财富,国家级文保单位9处,省级文保单位15处。这里有雄伟壮观的开元寺塔、巧夺天工的魁阁号舍、气势恢宏的定州文庙,定州博物馆5万件丰富多彩的文物藏珍,其中多件为国家一级文物。
走进定州古城,来一场穿越千年文脉的旅行,品味古城熠熠生辉的深厚文化。
第一站,我们来到定州开元寺塔
开元寺塔
定州塔,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城内,原名开元寺塔,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一座砖木结构古塔,有"中华第一塔"之称。
据史料记载,定州是先有开元寺,后有定州塔。开元寺的前身最早是七帝寺,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公元年,隋朝开皇16年将七帝寺改为正解寺,到唐代天即公元-年正解寺改为开元寺。
开元寺塔
定县开元寺塔,又名料敌塔,因定州为辽、宋双方接近的军事要地,宋朝为了防御契丹,利用此塔瞭望敌情,故名“料敌塔”(或“瞭敌塔”)。
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丨中国营造学社摄
定州开元寺塔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四年,共十一层,塔高83.7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砖塔。当地至今流传着“砍尽嘉山木,修成定州塔”的民谚,可见当年建塔之盛况。
开元寺塔为八角形楼阁建筑,塔身十一级,从下至上按比例逐层收缩。塔身外部每层四个正方向辟门,四个侧方向辟彩绘盲窗。塔内结构为外塔体环抱内塔体,楼梯从内塔体穿心盘旋到达塔身顶部。
河北定州开元寺塔丨现状
塔身由内外层衔接,之间以回廊相连,形成塔内藏塔的奇特结构。外观塔身,底层阁楼作双重出檐,底檐砖砌,上层作砖雕仿木三跳斗拱,施彩绘,以上作叠涩出檐,形成塔身平台。
开元寺塔
塔身外部通体涂成白色,塔顶雕饰忍冬草覆钵,上置有铁质承露盘及青铜质塔刹;塔内有砖阶可通塔顶,内壁设有壁龛,并绘有精美的壁画;回廊砖壁有许多历代的碑刻、题咏。
定县开元寺塔建在一个很高的台基之上,塔基外围边长米。定县开元寺塔第一层塔身较高,上有塔檐平座,其他各层祗有塔檐。
开元寺塔
塔檐是用砖层层迭涩挑出短檐,断面呈现凹曲袋。砖的规格有十几种之多,最大的砖长70厘米,宽24厘米,厚10厘米;最小的砖长36厘米,宽78厘米,厚70厘米。为了增强砖之间的拉力,加筑了许多松拍木质材料。中心八角形柱体内有砖阶登顶。
塔内壁画
塔身壁龛部分共分5层,第一层为复钵状半圆形结构,代表水;第二层为方形结构,代表地,它是一方形镀金石砌物,东南西北绘有4副眉眼,称"慧眼"
塔内壁画
第三层为三角形结构,代表火,这一层再分成13级,层层缩小;第四层为伞形结构,代表气;最高一层,即第五层为螺旋形结构,代表"生命之精华"。它以地、水、火、风四元素表示万物的组成,在佛教中称"四大和合"。
塔内壁画
第二、三层的游廊顶天花是由雕刻的花砖砌成,并涂上色彩,技艺湛精。塔内两壁有壁龛,龛内有壁画、塑像。迥廊壁上,历代碑刻和名人题咏甚多,是珍贵的书法资料。
九层以下四面开券门,其余四面为砖雕精美花纹的盲窗,最上两层八面开券门,以便眺望。券门上有砖雕门额、门簪,券顶上饰有佛光。
塔内壁画
塔顶八脊八坡汇聚成砖雕莲花座,八角脊檐部各铸立式护法天神像一尊。
定县开元寺塔塔内现存北宋至清代的碑刻34块和数处名人题记:有称之为“北宋建筑彩画重要遗存”的斗拱彩画;塔内一层西南面回廊上的宋代佛教人物壁画,回廊两侧设有25个佛龛,塔内还发现了金刚经函等珍贵文物。
开元寺塔
开元寺塔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凝结了人类智慧,历经千年风雨洗礼,仍巍然屹立,不仅是定州历史上的华彩篇章,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不朽丰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