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了买一份桥头醋肉,骑车从西向东穿行了老城。
可惜的是桥头醋肉是一家路边摊,说要中午以后才摆摊出售。
我们又折回水门巷吃水门国仔面线糊,路上经过中山南路。
这也是一条老街,两边的建筑保留了原来的风貌。
国仔面线糊老店位于中山南路边上的水门巷,小巷两边都是开的小店,也有人在路边挖蚝出售。
看这装束,盘头插花,戴着耳坠,穿着大裾衫、宽脚裤,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情,象极蟳埔女。
国仔面线糊是网红名店,我们点了一份面线糊,一份猪血汤,外加油条等小食,味道真是不赖。
有一位老者在我们旁边吃着,看我们是外地人就聊了起来,才知道他虽然是本地人,却也是第一次来这里吃早点,他说他住得比较远,乘了很多站公交车特意赶过来的,只是因为听人家推荐这里的面线糊好吃。
我们问他味道怎么样,他说好吃,这么远赶过来还是很值得的,还说我们真会挑地方吃。
对泉州的天气,古人有句诗:“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我们很多次的旅行都是刻意避开雨天,但是在泉州的第三天我们却遇到了大雨,想来古人的话是不假的。
雨水虽然给我们的骑行带来了不便,但是却赶走了前一天的酷热,也给我们的行程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那天仍然从出发,沿着新门街过中山路往西街走,路两边有很多小巷。
为了买雨具,我们在花巷停留了片刻。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
这个很有特色的四角钟楼是东街和西街的分界线。
从西街上望到开元寺的东塔
雨越下越大,我们折进西街旁边的一条小巷避雨,小巷名为会通巷。
我们在屋檐下避雨,雨水从屋边的大树上滴下,晕成一圈圈涟漪。
泉州的古街老小巷保留着大量风姿独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楼群,如同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既蕴含着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诉说着古城的百年沧桑巨变,可惜时间太少,下次一定多留点时间,在这些古街老巷坐看时光留逝。
泉州的惠安女、蟳埔女、莆田的湄洲女是著名的福州“三女”,我们此行的一个目的就是去看慕名已久的惠安女。
很多次从惠安经过都没有去成,这次到了泉州,觉得怎么样都应该去看一看了。
在泉州只有一天半的行程,于是将崇武之行安排在第二天。
从泉州汽车客运中心站先乘汽车到了崇武,游玩了崇武古城后再乘公交车到大岞村看惠安女。
到达崇武车站,我们沿街往古城方向走去,没想到5月初的太阳能够如此强烈,晒得我们耳昏目眩。
到了古城牌楼前,我们先往右边的一条小路拐到了海边。
走不多远,看到这里的崇武天后宫,不大,但石雕木刻均做工极为精致,尽显闽南特色。
从天后宫出来,继续往海边走去。
这里有一个小港口,正值退潮时间,很多渔船搁浅在滩途里。
我们在太阳底下走走都觉得热不可挡,渔民们在烈日下辛勤劳作,挥汗如雨。
海边的礁石,远处的游艇和巨型远洋轮船,蓝天碧海,海天一色
原来我们拐进的是一个海砂码头,从码头大门出来,我们又拐向一条小路,偶遇了这个十三连大巡宫,在里面读到了十三位义士的壮烈故事。
年农历二月初五,强风暴袭击崇武,停泊在岸边的一条船被风浪卷走,随时可能覆没。
听到呼救声后,村里的13位年轻渔民驾船前往营救,渔民得救了,13位义士却被大海吞没了。
次日,13位殉难者的遗体陆续被打捞上岸,并被村民安葬在崇武古城西南角的山坡上。
年,当地人募集资金在崇武渔港码头边建立一座占地20平方米的石构小庙,后来,还在庙边立了13位义士的纪念碑。
年,村民们将小庙扩建成十三连大巡宫。
大巡宫旁边就是防洪堤,我们爬上堤顶,远处的灯塔山像极守护众生的神灵。
崇武古城不用买门票,我们从牌楼下走过,往右有个景点“中华石雕工艺博览园”,这个是要买票的。
我们没有进去,往左沿着古城墙走。
走不多远,城墙上开有一个小门,名为“水关”,据说是中国最小的城门。
关门口有一眼试酒井,是从西北方向约左右的地方移于此,老井因为修路被填埋了,但是关于“试酒井的故事”却一直流传至今。
穿过窄窄的水关门,沿着城墙边的台阶爬上城墙顶部,看笑靥如花的少女在台阶上拍照。
顺着城门一直向里走,外边的嘈杂似乎隔于城门外,老街出奇地静。
古城的老街是清一色的石头街,老街两旁是朴素的民居,石房子、红砖厝、木结构房子都没有太多的装饰。
这些不同年代的建筑透出岁月的斑迹,沉淀的光芒还在。
这里有始建于宋代的海潮庵和城隍庙,还有显公祠、染丝井、古濠旧家,以及布衣诗人黄吾野的故居……小小水关,尽然别有一番天地,可惜时值正午,烈日下我们没有走遍古城,下次我们还会再回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