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罗尼经幢位于河北省赵县城内南大街与石塔路相交的十字路口处,这里原是唐代开元寺的旧址,经幢为开元寺的建筑物,后寺废而经幢仍存。本名叫佛顶尊胜陀罗尼幢,因幢体刻有《陀罗尼经》文,故称陀罗尼经幢。赵县古称赵州,标准称谓为赵州陀罗尼经幢。经幢全部用花岗岩石雕琢叠砌而成,外形似塔俗称石塔。
经幢始于唐初,结构较为简单。宋代以后,经幢逐渐演变成建筑雕刻艺术、佛教内容于一体的完美石雕建筑。塔也是如此,唐时的塔一般不尚装饰,简练而明确的线条,稳定而端庄的轮廓,亲切而和谐的节奏,而宋人却是追求细腻纤秀,精雕细琢,柔和清丽,所以宋塔的艺术便在装饰的、表现的、外在等方面开拓新的境界,极力渲染其令人目眩的轮廓变化和颇有俗艳之嫌的形式美。
赵州陀罗尼经幢建造于北宋景祐五年,由礼宾副使、赵州知州王德成督办,赵州人何兴、李玉等人建造。高16.44米,是全国最高大、最完美的一座石经幢,其造型高峻挺拔又秀丽多姿,极具艺术韵味,被称为“华夏第一幢”。明代重修缮一次。年3月4日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的一次雷击,曾给经幢造成了严重的损毁,在修缮后为它安装了避雷针,其西侧立碑记录往事。
赵州陀罗尼经幢坐北朝南,由基座、幢体和幢顶宝珠几部分组成,为八棱六层形式,每节用独块巨石雕琢砌筑。基座有三层须弥座,最下面台基边宽6.1米,由覆莲、束腰和上下两层叠涩组成。束腰每面用束莲柱分成三间,刻火焰拱门、金刚力士、佛像、“妇人掩门”等雕饰。台基上第二层平面八角形须弥座,上下叠涩各三层,束腰祥云莲花角柱,每面浮雕菩萨、伎乐等。第三层平面也是八角形,下为覆莲,上面雕成庙宇殿堂一圈,每面分三间,明间刻出台阶。每间内刻有佛本生故事的浮雕。须弥座上面束腰刻盘龙,连接上面撑开莲花状八座须弥山峰,峰峦中雕有庙宇、宝塔、神佛、神兽等。
幢身第一节正面篆刻“奉为大地水陆苍生敬造佛顶尊胜陀罗尼幢”十八个大字,其他七面和二、三节幢身上刻楷书经文。四、五节幢身上满刻佛教人物、经变故事等。第六节幢身上面为一八角亭,其上宝顶塔刹由仰莲、覆钵和铜制火焰宝珠组成,已不是宋代原物。幢身各节之间均置有八棱形华盖和仰莲或幢檐,层层相托,形制则各有特色,雕有缨络垂幔、神兽和佛教故事等,为经幢石雕艺术最精华所在。经幢造型华丽美观,刻工极为精细,是建筑造型和石雕艺术完美结合的杰作,是我国极为珍贵的石雕文物,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