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介绍 >> 正文 >> 正文

善化寺之最美三圣殿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4/12/24
中科医院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刘云涛/21900249

大同当地人称为的南寺即善化寺,穿过让人头晕眼花的南城门瓮城,向西拐,走不多远,马路对面便是苍松翠柏掩隐的古寺,寺门上一块古匾,上书善化寺。寺前广场上有一座黄绿琉璃瓦的五龙壁。

林风去书店买书,转了一圈没有一本合意的。他漫不经心地沿着城墙带状公园与护城河间的甬道向东走去。锻炼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南城门蔚为壮观,其广场也最为宽阔。广场有两处池子,池子里音乐喷泉的喷头密密麻麻。一到暑期,这里人山人海。一边看喷泉,一边吃着全国各地来的美食。

林风从永泰门进去。南城墙不但有瓮城,还有月城、耳城,所以,每到春节这里是整个城墙娱乐的中心。两边耳城里分别是刀削面和王府升锅宴。瓮城内回路曲折,不看指示牌是很容易迷路的。可以想象,战争期间当敌人攻进第一道城门,进入迷宫样的瓮城中,只能等着被城上的守军射成刺猬,抛下火油,烧成焦炭。

林风穿过南城门。他想起曾经约晓彤要去善化寺的,如今她却离他而去,想到此处林风的胸口隐隐作痛,还不由地涌出了眼泪。

“一切都结束了。”林风心里想,“也许,从一开始人家的心里根本就没有我。”想到这里,他的心里反而好受一些,但仍然无法割舍这一段感情。

善化寺是古朴厚重的,但相比于其它寺院来,名气却不是很大,游人很少。

林风最喜欢这里,远远的便望见那掩映在苍松下厚重古朴的那罕见的单檐庑殿顶山门,就像一位敞开胸怀欢迎四海朋友的使者,让人的心胸也豁然开朗起来。举步前去,月台之上两尊沧桑的石狮子仿佛要带我们穿越千年回到那辽金时代。

亮过身份证后,林风怀着敬意从东边门跨进这座千年古寺,那身后的万丈红尘仿佛也被挡在了门外。

但见庭院广阔,气魄雄伟。斜对面三圣殿的单檐庑顶,正脊较短,垂脊弧线平缓开阔,屋檐翼状翘起,让人忘俗。

沿天王殿前的台基走去,檐下朵朵斗拱密布,料想有的斗拱并不承力,只起装饰作用。

山门悬一大匾,上书“威德护世”,字体敦厚方正有力,为明嘉靖年间的。

天王殿内所塑的自然是四大金刚,体态巨大,身披彩甲,头戴王冠,手持武器,在那高大威严的泥塑雕像之前,让人不由得有畏惧之感,但这里的天王与别处狰狞恐怖之面孔不同,和善了许多,有一尊浓眉上扬,大眼圆睁,似做调皮状。四雕像俱为明代人的手笔。

有两位女孩子双手合十,在那蒲团之上一一跪拜。

三圣殿的本色斗拱,突兀醒目,粗壮、有力,而又排列有序,形似怒放的花朵,这就是斜拱。梁思成曾评价这种“斗拱”说:“斗拱与屋顶争抢着视线。”他还说:“伟大,含有无限力善化寺量,颇足以表示当时方兴未艾之朝气。”

原来,真正意义上的斗拱,应该是大而触目的,无需繁复,不饰彩绘,气度威严自在。辽金人还传承着唐朝的遗风。

到了宋朝,建筑加高,斗拱数量频繁,但体积减小。元朝以后,斗拱完全退化成装饰,描金画彩,失去了让人震撼的生命之力。

三圣殿,是善化寺的中殿,华严三圣,高坐莲台,庄严肃穆,中为释迦牟尼佛,右为普贤菩萨,左为文殊菩萨,称“华严三圣”,故名三圣殿。下边有协菩萨侍立。

大殿门口外放置一块垫子,进大殿前先在那张垫子上把鞋底的污物蹭一蹭,这不仅仅是表示虔诚敬畏之心,这幢金代大殿里铺的方砖都是古物,为防止破坏。

跨进门槛,大殿里视野开阔。大殿采用减柱法,放眼望去,只见四根高高立柱,直撑粗壮梁架,此种举架法为金代做法,斗拱梁架粗壮有力,不做雕饰,豪放粗犷,有大唐之遗风。下部梁架的青绿彩饰,为明清补妆,与两边墙壁彩画为同一时期。两边各有两块古碑,西面有一块称为金碑,为宋朝朱弁撰写。

次间设直棱窗,阳光条条射入,大殿仍显得昏暗。

大约是林风本没有什么晴朗的心情吧,使这静幽的环境更显抑郁,连佛祖和菩萨都治不好他那悲伤的心情呢。

林风只好走了出来。

一个穿着红色风衣系着白色长围巾的女子,持着相机在飞檐下认真地仰首拍照,她那专注的神情吸引了林风。

他心想,“她在拍什么呢?那么认真!”

原来是在拍次间补做斗拱,那一朵斗拱确实与众不同,不像其它的十字交叉斗拱,这朵斗拱有五层,拱都是斜出60度的,层层叠叠,看起来像盛开的多层花瓣。

“这个女子还真是善于发现美啊。”

只见她试了好几个角度,身子也扭到了不舒服的姿势。在那大殿的红墙、粗壮威严的飞檐背景之下,她本身就是一种美。她终于拍到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端详了一会儿,微笑点头。

林风从她那白净的侧脸上看到了劳动后愉悦的笑容。她将长发挽起,露出了耳垂蜿蜒的轮廓。

“好像认识呢,谁呢?”林风的心里正在琢磨。

“林风,你也在这里?”那女子笑着说。

“李风铃。”

“你来是拜佛吗?”

“嗯……啊……那你呢?”

“我来是发现美。”

“我来是发现善。”林风从尴尬的境遇中缓过来了,“拜佛就是自己良心发现的过程。”

风铃满意地笑了笑。

“你拍的这朵斗拱真的很漂亮。”林风说。

“那是了,这朵斗拱在国内可是独一无二的,是金代工匠高超技艺的代表,梁思成评价这斗拱是:‘伟大,含有无限力善化寺量,颇足以表示当时方兴未艾之朝气。’它像一朵莲花!”

“其装饰效果大于承重作用,颇含炫技的成分。”

“这朵莲花可是开了快一千年了。”

“你怎么知道它是一朵莲花?我看它还像是一朵牡丹呢。”

“佛家当然是莲花呢,一尘不染。”风铃的脸上露出一种鄙夷牡丹俗气的不屑。

“所谓一花一世界,这花也不是特指莲花啊,佛家讲万物平等。”

“好了,算你说的有些道理。你这个人,就爱和人抬杠,不过……”风铃说着把头扭过去了,脸上漾着笑容,她又说,“一起转转吧。我很喜欢善化寺,没事的时候就来坐一坐,感受一下这座千年古寺的静寂,与外边那喧嚣相比,很让人的心安静下来呢,再听听那风铃悦耳的响声,更让人有空静的感觉了。”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林风说。

“可我看你今天的心情并不怎么样。”

“你这个嘴真是太厉害了。”

“哈哈,说对了吧,为情所困?”

“嘴上留德。”

“你许的愿不会是得到爱情吧?”

“好了好了,甘拜下风,甘拜下风。”

“哈哈……一起转转,给我做个导游怎么样?”

“好吧。”

“不情愿吗?”

“心甘情愿。每次我一进大门,就被这三圣殿的屋脊所震撼,你看……”他们下了月台,又走到了大门处。

林风手指着三圣殿说,“这个单檐庑顶的特殊之处就在于简约大气。正脊很短,垂脊颇长,坡度平缓自然,很容易让人想起一位虽不威猛但却有着开阔胸怀、从容气度的中年男子。”

“这位中年男子有四朵像花儿一样的斗拱。”风铃打趣林风说。

“喂,你拍不拍照?”

“好,马上拍。”风铃这才想起她来这里的主要目的,马上举起相机拍照,脸却绯红了。

“让你这么一打趣,我想起来这些金代工匠还真是有趣啊,那四大天王与别处的那些狰狞怒目的金刚不同,他们颇为和善,有一个还很搞笑呢。”林风说。

“据说四大天王是明朝所塑,不是金代工匠的作品啊。”

“我觉得明朝的工匠肯定是见过金代的原塑像后仿照做的,还真想了解了解那些金代工匠的生活。”

“你还是进三圣殿去看一看那块金碑吧,或许有帮助呢。”

“走。”

林风和风铃两人来到那块“朱弁碑”前。

“碑文撰写者是朱弁,他是南宋的官员,也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叔祖父。朱弃作为南宋使节出使金朝,被扣留14年,以其人品高尚、学识渊博,被金代贵族,聘为讲师。他就住在当时的西京大普恩寺,也就是现在的善化寺。故后人皆因他而称此碑为‘朱弁碑’,亦称其为‘善化寺金碑’。”风铃介绍说。

朱弁碑刻立时间为金大定十六年(年),碑体总高4.58m,宽1.28m,厚0.24m。碑额构思巧妙,两条螭首身子相互缠绕成椭圆形,螭头分别俯在方形篆牌两侧,上书“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之记”,螭龙两条细长前爪从两侧紧抓碑身,两尾相交碑首正中翘向上作装饰。

碑文名“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由时任鲁县开国子孔固书,济阳郡开国伯丁障仁篆额,雁门郡雕刻艺人解遵一所刻。碑座为玄武石龟跌。“朱弁碑”共19行,每行52字,总计字,为金代石碑之精品。

额篆: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之记

碑文: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诸佛菩萨之应世也,亦扰哲王之抹弊,或忠,或质,或文,虽制治不同,其趋一也。世人构达磨对萧梁氏之言,遂疑有为功德不可复作,而不知指示神地,以植五王之福;补理故寺,当获二梵之报者。释迎遗训,具存贝典,则崇饰塔庙,兴建寺宇,以示现佛菩萨境界,盖将诱接众生,同归于善二其为功德,拒可测量哉!彼达磨大士,方以妙元明心,亲提教外别传之印,则于有为功德不无抑扬,是亦因时抹弊耳,非实贬也。具愿力必当,能克遵付属,而成就兹事,其为功德尚何警耶?大金西都普恩寺,自古号为大兰若。

辽末以来,再根锋烬,楼阁飞为埃纷,堂殿聚为瓦砾,前日栋宇所仅存者,十不三四。骄兵悍卒指为列屯,而喧寂顿殊;掠藏俘获纷然错处,而垢净俄变;残僧去之而饮泣,遗黎过之而增秋。阅历滋久,散亡稍还。于是寺之上首、通玄文慧大师圆满者,思童戏于画沙,感宿因于移础,发勇猛心,得不退转,舍衣孟凡二十万,与其徒合谋协力,化所难化,悟所未悟。开尸罗之坛,阐卢舍之教,以慈为航,遂其先登之志;以信为门,咸怀后至之耻。于斯时也,人以须达期,家用给孤相勉,咸蕴至愿,争舍所爱。彼髓脑支体尚无所吝,况百骸外物哉!于是举币委珠金,脱袍澎裘裳者,相系于道。累月逾时,殆无虚日。经始于天会之戊申,落成于皇统之癸亥。凡为大殿暨东西朵殿、罗汉洞,文珠、普贤阁,及前殿、大门、左右抖廊,合八十余楹。领璧变于涎值,丹镬供其绘画,攘椽梁柱饰而不侈,阶序确阔广而有容。为诸佛萨睡,而天龙八部合爪掌围绕,皆选于名笔;为五百尊者,而侍卫供献各有仪物,皆塑于善工。膝容庄穆,梵相奇古。

慈悯利生之意,若发于眉宇;秘密拔苦之言,若出于舌端。有来瞻仰,莫不钦肃,五体投地,一二同声二视此幻身,如在龙华会上,百宝光明中。其为饶益,至矣,大矣,不可得而思议矣!圆满今年七十有四,自惟君恩、佛恩,等无差别成此功德,志实治安无事之时,则其成也甚易;图于干戈未载之际,则其成也实难。圆满身更兵火,备历艰勤。视己财货,犹身外影既捐所蓄,又衰檀信。经营终始,淹贯时序,皆予所目睹也。则其成就,岂得以治安无事时比哉?始予筑馆之三年,岁在庚戌冬十月,乃迁于兹寺,因得与寺众往来,首尾凡十四年如一日也。众以满之意状其事,以记为请记事之成,要得其实。今予既身亲见之,其可辞哉?按寺建于唐明皇时,与道观皆赐“开元”之号,而寺独易名,不见其所自。

今楼有铜钟,其上款识,乃是清泰三年岁在丙申所铸造也。其易今名,当在石晋之初或唐亡以后,第未究其所易之因耳。后之作者,见其阔文,倘得其本末为我著之,乃予之志也。非特予志,亦寺众之所欲闻也皇统三年二月丁卯江东朱弁记。少中大夫、同知西京留守、大同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府事、上轻车都尉、济阳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赐紫金鱼袋丁嶂仁篆额。中宪大夫、西京路都转运副使、上骑都尉、鲁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孔固书。通玄文慧师、赐紫沙门圆满提点。大定十六年丙申八月丁酉初一日癸酉,三纲:寺主沙门惠镯,尚座行完,都维那栖演立石雁门解遵一刊。

“这上面写的是什么意思?”风铃问。

“只是简单的知道一些,要是万哥在就好了。”林风回答。

“这就是金碑,又叫朱弁碑……”

林风和风铃扭过头来看,原来身后是三位和尚,讲话的是一位中年和尚,另一位年纪和他相仿,还有一位比较年轻一些。

“看这里,”那和尚指着碑文说,“善化寺创建于唐朝开元(-年)年间,唐开元二十六年(年),唐明皇李隆基颁布诏书,令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并按年号称寺名,统称‘开元寺’,善化寺的旧寺就是唐代的一处开元寺。至五代后晋时(-年),开元古寺改名为大普恩寺,辽金时沿用此名。自明英宗赐名善化寺,在明万历年间的《重修善化寺记》和《重修善化寺碑记》中可知善化寺已经成为这座寺院的正宗名称。因在城南,当地百姓俗称‘南寺’。

“善化寺地势低凹,座北朝南,寺内的主要建筑一如唐代布局,皆分布在中轴线上,三重大殿,由下而上,由小渐大,在体积和量的变化中,体现出一种宏大、庄严、肃穆和高贵的盛唐古风。在三重大殿的东西两侧,还有两座唐代遗风的阁楼,西阁为普贤阁,东阁为文殊阁,文殊阁于民国初年在火灾中塌毁。另外还有东西配殿,构成了‘伽蓝七堂’的古制。

“朱弁在‘金碑’中说:佛、菩萨是以有所关怀的‘应世’姿态,展现‘诱接众生,同归于善’的崇高言教境界,此碑称之为‘佛菩萨境界’。在世俗看来,释迎牟尼弃世出家专心求法,就是放弃人世的一切欲念与利益。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的西晋时代,大和尚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称佛教是‘方外之宾’。佛教僧徒披袈裟,断蓄发,托钵念佛,遁入空门。然而,到了唐代百丈怀海和尚的时代,佛教僧徒则以一种积极应世的姿态,参与人世间的善事和公益活动,以此作为修炼佛法的重要内容,修路架桥,贩济灾民,积极引导众生‘同归于善’,这是佛菩萨的一种期待,也是佛菩萨的一种境界。撰者朱弁以南朝时的印度僧人达摩祖师芦苇渡江,与南朝梁武帝萧衍进言救世以为‘功德’,阐述佛教‘应世’的观点,这种功德就如同现世哲王的救弊补世一样,以此之为功德,大矣广矣。”

另一位和尚说,“佛教表明了一种观点和态度,那就是兴建寺宇崇饰塔庙,不仅仅是信仰行为,也不仅仅是建筑艺术行为,而是佛教积极“应世”,参与世俗社会的一种积极的姿态和境界,就是饶益众生。”

那和尚继续说,“至于‘彼达磨大士,方以妙元明心,亲提教外别传之印,则于有为功德不无抑扬,是亦因时抹弊耳,非实贬也。’是指梁武帝普通年间,祖师从印度航海来到广州,广州刺史急忙上报朝廷,梁武帝派使者迎接祖师到京城建康(今南京)。

“梁武帝问祖师佛法,许多佛教典籍对此都有记载,‘尔时武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师日:“不识。”又问:“朕自登九五已来,度人造寺,写经造像,有何功德?”师曰:“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师曰:“此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善因,非是实相。”武帝问:“如何是真功德?”师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意思是说:梁武帝问祖师,‘我自从当了皇帝后,写佛经,造佛寺,培养发展僧人,不可胜计,同时还多做善事,广结善缘,净身持戒,敢问有何功德?’祖师回:‘没有功德。’武帝忙问:‘为什么没有功德?’祖师回:‘这些只是世间的福德,因为福德与功德不同,外修诸事的有漏善只是福德,倘若不能自己内证得自性即是无功德。’正如禅宗六祖惠能所说:‘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那么,什么是真实功德呢?”另一和尚问。

“不可说。”那和尚答道,“其实福德虽然不是功德,但却像这台阶,可以步入功德;如果认为这台阶便是功德,那就大错特错了。”和尚继续说,“这里,‘圆满今年七十有四,自惟君恩、佛恩,等无差别成此功德,志实治安无事之时,则其成也甚易;图于干戈未载之际,则其成也实难。圆满身更兵火,备历艰勤。’圆满大师少有慧根,前有宿因,入于佛门,精进勇猛,从不退转,是一位坚定自信的佛教修行者。面对辽末保大年间战火对普恩寺的严重破坏,他带领所存僧人‘合谋协力’千辛万苦化缘聚资,经过长年累月地努力,从金代天会六年(年)至皇统三年(年),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把残毁的大普恩寺重新修建而成。‘凡为大殿暨东西朵殿、罗汉洞,文珠、普贤阁,及前殿、大门、左右抖廊,合八十余楹。’”

“我倒是喜欢这一句,”风铃说,“‘慈悯利生之意,若发于眉宇;秘密拔苦之言,若出于舌端。’妙啊,所以才有,‘有来瞻仰,莫不钦肃,五体投地,一二同声二视此幻身,如在龙华会上,百宝光明中。’”

三个和尚听闻此言,打量风铃,露出赞赏的态度。

“的确,大雄宝殿的雕塑,虽不言语,但可以让人心领神会。”林风说,“这个三圣殿是金代所建的,殿身平面减柱较多,内柱只4根,另有4根辅助性内柱,大概是后人所加。三圣殿是辽金减柱移柱法的突出实例。

中国建筑发展到宋辽之际,常将若干内柱移位,或减少部分内柱(减柱法)以增加建筑室内空间。减去殿内的若干金柱或者向后移动前排金柱,其目的是获得更大的佛坛前的空间,使得梁下金柱的有无与位置更加灵活。这种扩大佛殿内部空间的设计,可以说辽金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很有创造力的时期。所以,殿内视野开阔,毫无一般大殿的局促压抑之感,殿顶内部采用彻上露明造,龛上佛像显得尤为高大庄严,让人敬畏。

“佛坛上塑华严三圣,为金代原作,清康熙年间补修,金塑风格犹存,但在后人的维护中失了真。魏晋唐宋是中国艺术的高峰,后人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少了那种无法言传的自然美。那两尊胁侍菩萨也许是后人所塑吧,看右边那一尊,脸部不够匀称,体型臃肿,再看她那右胳膊,胳膊肘突出,小臂不圆润,很明显是现代人的补做。佛教讲究空静,现代人心浮气躁,功利心太强了。很多人急急忙忙地来此拜佛,上香许愿,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走了。这却与六祖惠能所说的人人都有佛性之义大相径庭。”

“看不出来,你还懂佛啊。”风铃说。

“我也就是看过一部《坛经》。不过儒释道是相通的,《四书》和‘老庄’我可是常翻看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手舞足蹈。”

“得意忘形,鸡毛猴不压分量。”风铃说,“走,到大雄宝殿去。”

林风和风铃站在三圣殿的月台上,听着风铃叮叮作响。心胸豁然开朗。

“我非常喜欢这里,没事儿便过来坐一坐,心很容易静下来呢,好像那世俗的烦恼都被净化了一样。我妈也信佛,但她不喜欢看佛书,她喜欢做善事,待人很好。”风铃说。

“所谓的菩萨心肠。善,是需要实践的,经书只是启发人的善心。有些人背着经书,自身的贪嗔痴却一点儿都不减,还要到处去卖弄,可见学问有真假之分的。”林风说。

“哦,就像这两块匾,同样是书法,天王殿上那块明朝的匾额,可以看出写字人的正直诚意,而三圣殿上的那块现代匾额的三个字,像个印刷体,毫无感情可言。这个社会已不再缺钱了,缺的是真、善,更缺美。”风铃说。

“哈哈,那字在现在已经算写得好的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