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旧城东街路北高岗上,有一“开元寺”。此寺建于唐代开元年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唐开元二十六年(年),唐玄宗诏令天下凡发生过重大战争的地方,都要建一座大寺,以年号为名,用以超度在水陆战争中死亡的将士,寺名“开元”。
顺义开元寺内曾有建寺碑,唐大历五年立,试太子洗马郑宣力撰文,上面记载朝廷政令以及建寺诸事宜,今已佚。开元寺建于开元二十六年,而志书载顺州城(顺义当时为顺州)建于唐天宝年间。就是说,开元寺的建成早于顺州城垣。开元寺后又名“隆兴寺”,因临近东门,民间又称“东大寺”。
开元寺前原有水井一口,名“龙泉”。清朝初年,第一层殿被改为“龙亭”。清晨,钟声响起,浑厚悠扬,余音袅袅,声扬顺义县城内外。寺外绿柳成荫,寺内香火旺盛,烟气缭绕,相映成趣,名“龙泉烟寺”,为旧顺义一景。有诗赞曰:“梵宫开处龙从云,泉上香生濯锦文。烟里钟声清彻界,法王今古护乾坤。”只是岁月更迭,钟弃庭空,泉水淹塞,旧景不存。
开元寺内旧时曾置有一座明鉴碑,历任知县到任后要到寺内谒碑,承诺为百姓做一些实事。而百姓可以或褒或贬对知县进行评议,内容不能超过56个字,这些内容由寺里的住持镌刻于碑的阴面。由于有这项制度,来顺义做官的人行事都较为谨慎。可惜碑已不存。
开元寺还与一场战争有关。金贞祐二年(年),蒙古大兵南下,进长城内围攻通州,王晦受命解通州之围。史书载:“通州围急,晦攻牛栏山以解通州之围。”王晦足智多谋,他没派兵去通州解围,而是使用了“围魏救赵”之策,带兵攻打顺义北20里处的牛栏山。牛栏山地处交通要道,是游牧民族进入内地的必经之路,辽代时,这里就设建制,置都统司驻守。明初,这里又设急递铺,并建有递舍,传递公文、军报。当时,牛栏山驻有蒙古兵,王晦攻牛栏山,迫使蒙古撤兵。
同年九月,蒙古兵又攻顺州,王晦率兵死守。史书载:燕都受围,唯顺州坚守。因粮少兵寡,形势危急,部将劝王晦投降,王晦叱责说:“我年已六十,位居三品,为国尽忠,死而无憾,决不投降。”王晦率兵坚守月余,终因敌众我寡,粮草短缺,顺州城被攻破。王晦被俘,宁死不屈,最终死在顺州。金宣宗得知王晦遇难的消息十分悲痛,追赠他为荣禄大夫、枢密副使,并为他立碑,岁时祭祀。开元寺内曾有金宣宗诏赠王晦死节碑,今已无存。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曾到过顺义,在他所著的《昌平山水记》中对王晦守顺州死节亦有记载。
明清两朝,凡朝廷发生重大事件,逢重大节日,或是上级官员到来,开元寺又是官府举行典礼的场所。志书载:“凡朝贺,同城官员俱赴阙行礼。”《康熙顺义县志》在“庆贺礼”一节记载:圣诞、元旦、长至千秋节,国家祥瑞。先期,知县率属习仪隆兴寺毕,众官跪请龙亭供奉。县堂上右列仪仗,日鼓吹三次……班定,行初事礼,三跪九叩毕,班首官进诣香案前致词,祝赞毕复位,又行三叩礼,然后山呼,九叩而退。众官跪送龙亭,仍供奉隆兴寺内。
历史的脚步走到民国,西风东渐,国人渐渐觉醒,意识到国力衰弱,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落后源于教育的缺失。于是,各地纷纷办起了学校。在顺义,各村镇共建起初级小学座,68座民众学校、师范讲习所等。开元寺于民国十七年(年)建第三小学,并购置教学设备,教学内容增加了科学知识。年后,这里仍为学校,附近的孩子都来此读书。年文物普查,开元寺建筑尚完整,山门、月台、两进大殿还存在,殿宇檐下和玺彩绘仍存。近年来,国家重视传统文化遗存的发掘、保护,年6月,市文物局拨款90万元,修缮开元寺,8月竣工,开元寺已经破败的殿堂又展露新颜。
现顺义文物管理所还保存有一开元寺石刻经幢。经幢为元代所制,上有坐佛像,座下刻有莲花,佛像双耳垂肩,一手平放,一手直立,似在诵经讲经。佛像袍带条缕清晰,雕刻精细,只是面部模糊不清,周围另有立佛像,为珍贵文物。全国范围内共保存开元寺15座,顺义的开元寺列第12位,现为顺义区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北京日报金克亮文
编辑:TF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