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介绍 >> 正文 >> 正文

满城泉池,在光芒下大声地说着光芒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3/6/28

  济南,荣登《中国新闻周刊》“年度影响力榜单”,获评唯一的年度城市。

  图源:中国新闻周刊

  获奖理由是:济南曾被认为是一座“钝感之城”。如今的济南,不但有“山泉湖河城”一体的绚丽画卷,还异军突起,在城市品质、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展现着无比坚定的进取之心。这座千年古城被激发出新的活力后,正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印象和认知。

  用南京网友“卖女孩的面条”的话说,“来了再也不想走了”。

  这位网友在社交平台的视频里说,她跟男友从上海自驾到济南,真切感受到了济南人的热情好客,济南人不仅有礼貌,而且包容、大方、尊师重教,见到谁都喊“老师儿”。

  在该视频评论区下,有网友留言:“济南物价是真的便宜,而且人也实在,饭菜都是量大、实惠”“济南公交让座才是一景,上来一位老人,一下站起来好几个,生怕让慢了”,更有网友调侃称“‘老师儿’是精髓”。

  这是济南城市文化中传统的A面,千年的文化传承在细枝末节中汩汩而出,正如济南的泉水,无声润物般滋养着这座城市。

  在近年的城市化大潮中,济南也迎来了高光时刻,这里不仅有好客的市民,更有高楼林立的CBD、潮流涌现的泉城路商圈等多个新兴打卡地。城市文化中现代的B面,让这座城市异军突起,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产业发展,都展现着这座昔日“钝感之城”无比坚定的进取之心。“小桥流水人家”,进化为“山泉湖河城”一体的都市宏图。

  大明湖远眺

“古城美景”展新颜

  对这座拥有年建城史、年文明史的城市,多年前有媒体定义为“钝感之城”。对此,济南人有着自己的理解:“钝感”也是一种力量,虽然缓慢,却稳重,不急不躁,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行。

  济南并不缺少亮点。“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名泉众多,清洌甘甜,可观可饮。在黑虎泉,居民排队打水,回家做饭沏茶,也成为泉城特色。

  年4月,在徐志摩、林徽因的陪同下,泰戈尔游访济南,看到满城泉水,惊叹不已。后来,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我怀念满城的泉池,它们在光芒下大声地说着光芒。”

  上世纪30年代,老舍先生曾在济南任教4年多,此间创作了《大明湖》《猫城记》等作品。“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情景,至今仍令人向往。

  但是,在城市变迁中,济南一度因市容市貌与省会城市不匹配被调侃,一些老济南的美好景色也淡出了人们视野。

  为恢复老城风貌,济南开始拆除一些“碍眼建筑”。年9月,济南提到,对千佛山北广场等规划设计,做好佛慧山开元寺入口、大明湖周边环境整治,突出城市肌理延续和文脉传承。

  年8月,位于大明湖景区东南角的东湖大厦和位于千佛山脚下的齐鲁宾馆二期建筑开始拆除。拆除后,千佛山至大明湖的老城区观光带将打通,“佛山倒影”胜景有望重现。

  何为“佛山倒影”?在清末小说家刘鹗的笔下可以找到答案:“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得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现在,书中的这一景观又回到了现实中——年8月31日清晨6时许,大明湖再现千古奇景“佛山倒影”。

  佛山倒影

  (佛山指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千佛山)

  摄影/张沂图源:中国新闻周刊

  泉水是济南的灵魂,济南近些年没少在“保泉”上下功夫。年国庆期间,趵突泉地下水位一度达到30.26米,打破了济南城区57年最高地下水位纪录。“趵突腾空”“月牙飞瀑”“千泉竞涌”等胜景齐现,令众多国内外游客赞叹不已。

  很多人都发现,济南越来越美了。

  年1月,一篇名为《羡煞泉城山水好》的文章,这样描述济南:站在黄河泺口浮桥向西望去,原来大片的荒滩,变成了2万平方米的花草园。花海的旁边是即将落成的济南黄河文化传承基地主展馆……项目建成后,从观景平台向北可以看到鹊山、华山共织的“鹊华秋色图”,向南可以看到山与城相依相映的多彩画卷,“泉水叮咚”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里更加悦耳动听。

  在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崔宝敏看来,济南的诸多特点都体现在一个“融”字上。龙山文化、齐鲁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丰富,也是齐国与鲁国、黄河文化和泰山文化、内陆和半岛的交接带,文化的融合造成了济南温润如玉的文化特质和包容开放的城市性格。同时,济南还结合了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的景观,放眼全国,都很少见。

  图源:网友

小桶粥粥

“青年才俊”汇泉城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吸引力更是对城市发展的最终考核。对于人才,济南是求贤若渴。

  年6月17日,济南以毕业典礼的方式广发英雄帖。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亲自上阵,表达对青年才俊留济工作、创业的邀约。经国家批准,济南入选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国家级试点,正在加快构建青年优先发展、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

  良好的创业环境,不断吸引着各方人才落地创业。

  四川小伙古欣,十几年前来山东大学求学,毕业后留在济南创立了有人物联网公司,带领团队深耕物联网模块和通讯产品研发制造,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20%。

  济南的“80后”张赛,先后求学于清华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学成回国后,放弃上市公司管理岗位,回来创立了济南翼菲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现在公司已成为国内行业顶尖的并联机器人制造商。年,张赛与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知乎创始人周源等,一同登上《财富》(中文版)“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

  越来越多青年才俊选择济南,与当下济南城市的快速发展、高新产业的壮大等综合优势密不可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15家院所先后在济南落地,济南市金融机构总数超过家,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但更主要的还是,济南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表达了足够的诚意。全面放开落户限制,陆续出台人才政策“双30条”“高校20条”“双创19条”等。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年较年,济南人口共增加约万人。据济南市人社局公布的数据,年前三季度流入该市的人才数量中,全日制专科以上学历型人才达19.04万。《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显示,济南的人才吸引力指数列全国第15。

  哪里有好的发展平台,人才就往哪里流。当下,济南在“全国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多项国家战略交汇叠加下,迎来了快速发展。

  夜色中的济南

开放基因被激活

  济南深受儒家文化浸染,蕴涵着厚重的人文精神,但也给外界留下了思想保守的刻板印象。不过,翻阅这座城市的历史便知道,早在多年前,济南就有主动开放的基因。

  年,德国修建的胶济铁路即将开通,为抗衡德国扩张,时任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袁世凯和山东巡抚周馥,向清廷奏请在济南自开“华洋公共通商之埠”。与当时遭受外敌侵略后,被迫开埠的其他中国城市不同,济南商埠在行政管理、市政建设、司法等方面都具有独立性。济南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首个主动开放商埠的内陆城市。

  如今的济南,开放的基因被再次激活。

  年8月30日,“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名单揭晓,济南市与温州市、日本大分县、韩国庆州市共同入选。“东亚文化之都”是由中日韩三国共同创立的国际性文化城市命名活动,是中日韩文化交流的旗舰品牌和重要平台。“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济南活动年”举办展览、演出、赛事、节庆等余场文化交流活动,彰显了“文化+”跨界融合魅力,为市民呈现了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向世界展现了“东亚文化之都”济南的精彩华章。

  年7月,济南在国际友城英国巴斯市和法国雷恩市开设“中华文化之角·尼山书屋”,为海外读者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济南特色手工艺品等。年10月,济南举办“鹊华秋色·最忆市济南”演唱会,现场通过济南国际传播中心YouTube账号向世界直播。

  “济南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它的魅力所在,让人流连忘返,我会把济南推荐给我的朋友们,让他们来参观。”爱尔兰驻华大使安黛文到访济南后赞不绝口。

  来自济南市外办的数据显示,自年缔结第一个国际友好城市日本和歌山市以来,至今济南市已与国外79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覆盖五大洲。济南实现了由“让济南了解世界”到“让世界了解济南”的华丽转身。

  济南城市形象宣传片《泉甲天下》

  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

  资料图片

  如今,济南“走出去”的决心更加坚定,已拉开“出海”大幕。

  年12月18日,济南市赴新加坡招商推广团率先出发,开启了为期5天的经贸洽谈交流活动。这是疫情发生以来,济南重启境外招商的重要行动之一。

  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年,济南率先开启“投行化招商”的思路研究。年,还将形成“投行化招商”的“济南路径”,并将进一步发挥市投促中心专业化招商平台作用,探索更加市场化的招商机制,提升项目信息挖掘、服务和跟踪能力。

  近年来,随着招商方式的演进,金融理念、资本思维不断被运用到招商引资中,投行化招商就是顺应资本化招商趋势,运用投行化的优选法,将投行思维、投行工具、投行机制等充分运用于项目发现、谈判、评估、决策、服务、考评等招商引资全过程,更好引进域外优质经济资源的一种招商方式。

  城市在进化,产业在进化,思想在进化,文化同样在进化。进化,不是喜新厌旧,而是融合、包容、开放、进取,这正是济南的独特之处。

  济南正在把城市软实力提升与文明城市创建有机结合起来,让“魅力泉城”更有“精气神”。济南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孙世会说,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硬实力与软实力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城市的“筋骨肉”强健了,“精气神”提起来了,济南更能吸引人、留住人、滋养人、感召人,走出一条近悦远来的进化之路。

  山与海、齐与鲁、津浦与胶济、传统与现代,几千年来,济南城正是在各种文化交接叠加之处不断融合发展,吸取百家之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进化之路。

  泉城广场

“满城书香”赋动能

  交流融汇,吸取百家之长,成长进化,离不开阅读。

  “看得见一城山色,听得见泉水叮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句话常被用作济南的推介语,如今后面又加了一项:“闻得见满城书香”。作为一座全市遍布图书馆的城市,这句话可谓相当贴切。

  说“全市遍布图书馆”,对济南来说一点也不夸张。这里已累计建成图书馆、图书馆分馆、图书流动站个,建设社区图书馆室个、农家书屋个。这其中,高品质泉城书房有44个,覆盖济南市12区县及3个功能区。

  市民在泉城书房阅读

  年的一天,泉城书房一位工作人员偶然发现,一名快递小哥拿着一本图书坐在泉城书房外自己的电瓶车上阅览,这让工作人员有些意外。因为快递小哥追求的就是效率,这与阅读的“慢”形成了强烈反差。

  后来,济南市图书馆以   一位外卖小哥抽空在泉城书房看书

  图源:济南日报

  一座满城书香的城市,不会落下城市里的任何一个人,这是济南的用心,是城市与人的双向奔赴。

  除了遍布的图书馆,方便快递小哥的阅读驿站,济南还有“夜晚亮起的图书馆”。

  为了方便夜读人,济南市图书馆推出了夜读空间,开放时间为9:00—24:00,空间能够提供近个阅览自习座位。夜读空间里,有许多在为梦想拼搏的年轻人,也有不少市民利用难得的晚上休闲时间带着孩子来到这里。

  为了让市民爱上阅读,济南可谓挖空了心思。

  常坐地铁的“老师儿”知道,济南目前有三辆“爱阅之都·泉民悦读”书香地铁,遍布济南当前已开放运行的1、2、3号线路。地铁不只是交通运输工具,更是一个公共阅读空间,是文化传递的窗口。在通勤的时候,扫一扫“泉民悦读”   “书香地铁”

  图源:“历山尘”   “泉民悦读”平台每月定时更新00种以上畅销图书,更新小时的听书资源。“泉民悦读”小程序广泛推广,应用场景覆盖0个以上公共场馆,块地铁车厢电视和块地铁站台大屏,块公交电视、辆公交车厢,并通过打造书香地铁、爱阅巴士等方式实现融媒体宣传全覆盖。

  而图书的采选权来自广大市民,由市民向图书馆推荐书目。读者的图书借阅权限也在提升,个人借书证每证可借书刊6册,家庭借书证每证可借书刊20册,借期增加至60天。

  不止如此,在还要常态化开展核酸检测的时候,济南就把“泉民悦读”小程序   晚上的图书馆依然有很多读者

  图源:“历山尘”   济南重视“阅读”,阅读为城市赋能。踏着绵延不断的文脉,拥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三大国家战略带来的机遇,济南正稳稳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快步前行,成为引领北方发展的“进化之城”。(来源:本文综合整理自“中国新闻周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