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介绍 >> 正文 >> 正文

杨滨海性至孝悌献身闽台教育事业泉州网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3/4/13
白癜风患者QQ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4659.html

泉州西街旧馆驿,有一座以异姓联宗闻名于世的董杨大宗祠。其后裔杨滨海,清代嘉庆十三年进士,从小性至孝悌。登进士第后,辞官尽孝、辞官从教,成为佳话。清道光五年,杨滨海由漳州府学教授调任台湾府学教授,把闽南人崇文重教的精神带到台湾,促进了台湾教育事业的发展。(陈笃彬)

杨滨海、杨昌国故居。

嘉庆十三年进士题名录碑拓本扫描件,杨滨海名列第三排右起第五人。

对母对兄极尽孝悌

关于泉州西街那座异姓联宗闻名于世的董杨大宗祠,清末泉州文人杨浚所撰《重修旧馆杨氏大宗祠》碑文,记载董杨氏开基祖的身世,故事颇为曲折动人:“泉州旧馆杨氏宗祠,其先南宋世兴公由余杭入闽,本董姓,至君选公以杨姓入仕,遂为董杨氏。”事情原委是这样:旧馆驿董杨氏的始祖是董世兴,浙江余杭人,南宋时以朝议郎身份任同安关监税,于是到泉州任职,卒于官,因家贫其亲属无法回归故里。董世兴的朋友,晋江人杨宣收留了其家人。董世兴的儿子君选,后来以杨姓入仕,任潮阳县尹,故称董杨氏。从此孝悌文化就在家族中代代相传,并随着族裔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董杨氏孝悌文化名扬海内外。

董杨氏宗族的后裔杨滨海(?—年),晋江人,清代嘉庆十三年(年)进士。从杨滨海后裔提供的《皇清赐进士出身敕授文林郎台湾府学教授雨庵杨君墓志铭》残缺抄本中,可以看出墓志铭的作者,嘉庆十六年进士、光禄寺卿、晋江人许邦光,对杨滨海家族弘扬孝悌文化的优良传统给予了充分肯定:“祖日新,乐施好善。父云汉,孝友闻于乡。母殁,日哭于其墓。尝遇雨,仆负泥归。”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杨滨海从小性至孝悌。许邦光写道:杨滨海“性孝友,父母意稍拂,则涕泣长跪,引过自责,竟日不敢退。贵不改,遇疾病侍汤药不离侧”“服食器用,则先寡嫂,犹子教养婚娶俱襄之”。对母对兄极尽孝悌。

辞官从教成为佳话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载:“杨滨海,福建晋江,清嘉庆13/2/78。”按该书编例说明,杨滨海为嘉庆十三年二甲第七十八名进士。《清代进士题名录》载,嘉庆十三年戊辰科(年),赐进士出身第二甲第七十八名杨滨海,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民国《福建通志》亦载:“嘉庆十三年戊辰吴信中榜,晋江杨滨海。”此科,泉州登进士第的仅有两位晋江人:杨滨海和何奕簪。

杨滨海登进士第后,辞官尽孝、辞官从教,成为佳话。道光《晋江县志》载:“嘉庆十三年戊辰吴信中榜,杨滨海,即用县请改教,历漳州、台湾教授。”许邦光在墓志铭中写道:杨滨海“释褐后,授四川令,以母老乞归”。按照清代惯例,登进士第后可授知县,而杨滨海却因母亲年老,呈请归家照顾母亲,同时呈请改任教职。在朝廷没有新的任命前,杨滨海回到了故乡泉州,一方面照顾年老的母亲,一方面“家居受徒”,教书育人。由于杨滨海“经史百家及诗赋靡不甄综”,学问渊博,因此“从学者众”。当时的杨滨海进士第,书声琅琅,为海滨邹鲁的泉州增光添彩。

道光元年,朝廷终于改授杨滨海为漳州府学教授。光绪《漳州府志》记载:“府学教授杨滨海,晋江进士。道光元年任。”虽然清代已将府学教授从明代的从九品提升为正七品,但实际上知县的权力之大不是一个府学教授所能比的。府学是朝廷在府级行政区内所设的地方官学。清代的教授仅设于府学,府学教授的主要职责是训导学生。杨滨海辞官从教,表现出了闽南人崇文重教的特质。漳州是闽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崇文重教风气浓烈。有过多年授徒经验的杨滨海在担任漳州府学教授期间,如鱼得水,任劳任怨,为推进漳州的文教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赴台任教兢兢业业

道光五年,杨滨海由漳州府学教授调任台湾府学教授。《福建通志·台湾府》记载:“台湾府学教授杨滨海,晋江人,嘉庆戊辰进士,(道光)五年任。”施琅平台之后,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统治,清政府高度重视台湾的治理,要求派往台湾任职官员要有一定的任职经历和较高的素质。比如首任台湾知府蒋毓英是由泉州知府调任的;首任台湾府学教授官伟是由建宁府学教授调任的。杨滨海因其突出的业绩被选调到台湾任职。为了台湾的教育事业,杨滨海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闽南这片文化沃土,离开了漳州府学那些朝夕相处的生员和同事,于当年十二月渡过波涛汹涌的台湾海峡,赴任台湾府学教授。台湾府学是清康熙二十四年(年)在眀郑时期的文庙、太学旧地上修建而成的,是台湾的最高学府,因此人们又称其为台湾首学。杨滨海在台湾府学教授的职位上,兢兢业业,勤奋工作,把闽南人崇文重教的精神带到台湾,促进了台湾教育事业的发展。统计数字表明,有清一代台湾有进士三十三人,其中道光五年(年)以后登进士第的有二十九名。这个统计数字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杨滨海及其之后台湾府学教授的教育成就。道光七年(年),杨滨海殁于官,归葬泉州晋江三十八都虎砂桥大宅乡。这位泉州进士就这样为闽台教育事业的发展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刻苦钻研著书立说

杨滨海在教书育人之余,坚持刻苦钻研,著书立说。道光《晋江县志》载,杨滨海有著作两部:《易系辞讲义》以及《汲古山房文钞》。前者是杨滨海的治《易》之作,后者是其文集。许邦光称赞杨滨海:“为文磊落焕发,不落寻常窠臼。”因其两部著作已佚,现摘录道光《晋江县志》保存下来的杨海滨为重修开元寺所作的文章一篇。“[杨滨海记]:紫云寺昉自唐二年,四易名而开元,今不改,垂有千年,递毁递修不胜书。癸酉(年)夏,拜坛西金刚寮圮,佛像亦剥落殆半,寺僧及旁舍居人,购瓦椽复之。越明年甲戌,郡宪盛公倡修,嗣是官绅洎诸善信倾囊乐助,迺以十月望兴工,迄小除夕告竣。縻白金五百余鈒,监工掌账者释氏达衷也,董役者秦君维藩也,而勤宏愿力间亦与事者萧敦堂,杨雨庵也。既成,因承僧请而识其略焉。”该文行文流畅,繁简得当,直抒胸臆,不入俗套,正可谓“为文磊落焕发”。

杨滨海的进士第坐落于泉州西街旧馆驿85号,有两百年左右的历史,是闽南典型的“手巾寮”建筑,共有五寮,每一寮都有三落进深,并且彼此相通。据其后裔介绍,门前原来有一块“进士第”牌匾。这座进士第留给了人们无尽的遐想,是人们缅怀杨滨海性至孝悌,为闽台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宝贵历史文化遗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