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祭活动是社会各阶层很重要的精神生活,它所表达的是人们的精神信仰,所以不论是帝王公卿,还是士农工商,都不惜花费巨资来构建宗教祭祀建筑。其规模之巨大,建筑之精美,分布之广泛,都是令人惊叹的。
可以说,封建社会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建筑大多是宗教祭祀建筑。至今保存最多、最好的古代建筑,也正好是以前的宗教祭祀建筑。主要种类有寺、观、祠、庙、塔。其中除清真寺仍保留较多以外,其他都只是中国宫股和居住建筑的翻版,即中轴线突出,左右整齐对称,以殿堂门廓组成前后庭院,以高低错落、主次分明造成艺术效果。由于受宗教思想的支配,在建筑上不能不考虑祭祀与信仰活动的需要,因此,其格局比宫殿和居住建筑更加规整、严格,显出极为程式化的态势。现存的宗教祭祀建筑,以传统礼法建筑、佛寺建筑和道教建筑最为突出,又以佛寺建筑留存最多。我国的佛寺建筑源于印度,但到隋唐以后,其平面布局和殿堂结构已跟中国宫殿没有太多的区别了。
大体来说,印度佛寺是一种“塔寺结构”,即建塔于寺中,以塔藏佛之“舍利”。我国早期的佛寺建筑,就是这种塔寺结构。唐代以后,塔寺分家;宋元以后,已完全摆脱外来影响面成为中国式的宫殿建筑。如宋代以前,盛行“伽蓝七堂”制度,即整个佛寺建筑由七座房屋组成:山门、佛堂、法堂、僧堂、经堂、库房、浴室,主要建筑都不称“殿”。宋崇宁二年(公元年),以孔庙主体建筑为“大成殿”、关庙主体建筑为“崇宁殿”,佛寺才仿而效之,称佛堂为“大雄宝殿”。
宋以后,七堂制度逐渐破坏,佛寺建制大小不同。不同宗派的佛寺,其布局也往往不同。现存佛寺,大都是明清两代改建或重建的,体现的基本是明清格局。一般为“山门殿”,由三座门构成:“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其中至少中间一座应建成殿堂式;再往里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藏经楼”;左右配置其他殿堂建筑。这是中国广大地区的佛寺布局。至于蒙藏地区的佛寺,布局跟内地不同,规模也比较宏大。由于佛寺大都建于山林,因此在建筑上往往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把人文景观融化于自然景观,给人以丰富的美感。
当然,佛家建筑也要尽力体现它的宗教含义,表达一种信仰上的追求,如有的佛寺在山门外建五十三级台阶,暗喻佛经“五十三参,参参拜佛”;有的在寺前08个台阶,是说世间有种烦恼,走完这些台阶,烦恼也就消除了。五台山的“菩萨顶”、“南山寺”即是如此“宫观”是道教建筑,现存数量仅次于佛寺。在建筑上,宫观仿数佛寺,但一般不建塔。其殿堂布局常因主祀的道教神祇不同面有所差异。一般说来,有“山门”、“三清殿”、“四配殿”(也称“四殿”)、“玉皇阁”等,有的还有“真武殿”、“灵官殿”、“吕祖殿”“三皇殿”、“王母殿”等等。
如北京的“白云观”,其建筑布局依次为:牌楼、山门、灵官殿、玉皇殿、老律堂(七真殿)、丘祖殿(供丘处机)四御殿等,规模宏丽,其风格已完全接近佛寺,惟装饰彩画仍用道教图案。而山西省芮城县的“永乐宫”,为祭祀吕洞宾而建,由宫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五座主体建筑组成,宫内元代壁画中外闻名。
祠庙”大多属于传统礼法建筑,其设计饱含文化意蕴,符合传统的礼度。典型的代表是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等。中国传统的观念是“天南地北”、“日东月西”和“天圆地方”,因此,天坛在北京南郊,建筑取圆形,圈丘坛和祈年殿的栏杆、铺石、柱子都要暗合天象;地坛在北京北郊,建筑取方形,坛上的设置也要象征中国的大地;日坛在北京东郊,月坛在北京西郊,建筑都取圆形。社稷坛象征国家,体现农业文化,坛上设置的“五色土”:中黄东青、西白南赤、北黑,寓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其他祠庙的整体平面设计也采取宫殿式或住宅式的庭院布局。
一般来说,庙的规模比祠大。在建筑学上,由中轴线上的建筑和墙垣分割的庭院叫“进”。一个庭院就是“一进”,依次递增。普通的祠只有进即进门以后只有一座大殿,东西配以厢房。较大一点的祠可以有三进,如湖南省泪罗市的“屈子祠”。庙就不同了,除了那些乡间神祇小庙之外,祭祀帝王先圣、五岳四读的庙,规模都比较大,起码要有三进,有的要四进、五进、六进、七进、八进,形成宏伟的古建筑传统建群。
据认为,山东省曲阜市孔庙仿皇宫建制,前后共有九进,而南省嵩山脚下的“中岳庙”,从“中华门”起到“御书楼”止,前后多十一进,殿堂房屋四百余间,它与曲阜孔庙、北京故宫并称为“中三大古代建筑群”。其他大型建筑还有山西省运城市的关帝庙,东省邹城市的孟庙,四川省成都市的武侯祠,等等。
塔的建筑,现存很多,据统计全国有三千多座,历史达七八年的少说也有百余座。它基本上属于宗教建筑,而且主要是一种佛教建筑。但在后来的发展中,道教和儒家文士也建塔,有一些塔又建在山水胜地,其性质就接近风景建筑了。由于佛寺大多建在青山秀水之处,其后往往寺毁塔存,因而原来的佛塔也变成了风景点缀之物。它们挺拔秀丽,雄峻高耸,或立于山顶,或立于水际,或孤塔雄姿,或双塔对影,有的甚至三塔并立,无不使江山生色,为大地添秀,成为一种独具风格的高耸建筑物。
塔起源于印度的“堵婆”,汉文喜译作“浮图”、“浮屠”。它的用途是收毛藏释迦牟尼的“舍利”(佛骨、佛牙、佛发等),因此又叫“舍利塔”。以后又用来收藏佛经和埋葬长老,出现了“经塔“墓塔”,逐渐成为一种纪念性建筑。
汉末,它随佛教传入中国。史载在洛阳“白马寺”首先建塔,木制方形,位于寺院中心,其形制和寺塔布局都不脱印度影响。到了唐代,逐渐吸收中国建筑的风格,并与中国建筑的形式相结合,采用六角形、八角形、棱形等平面布局,出现了各种造型的塔。在造塔材料上,最早用木料,唐代以后还采用石料、铜铁、琉璃、陶瓷、金银等。从塔的出现和演变,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巨大能力。
根据塔的造型,一般可以把塔分为每五种:“楼阁式”“密檐式”喇嘛式“花塔”和“金刚宝座塔”。
楼阁式塔仿照我国传统的多层木构架建筑,数量很多,是我国古塔建筑中的主航。采用大型砖石仿木结构,如西安大雁塔。这种塔的特点是层与层之间距离大,每层设门窗、斗拱,塔外有飞檐,塔内有楼梯,可以登高远眺。苏州虎丘塔、应县木塔、杭州六和塔、开封铁塔、银川海宝塔都属这一种。密檐式塔出现于北魏,盛行于辽、金,多用砖石构造。其特点是塔身下部第一层特别高大,辽金时右佛盒、佛像、门窗的密檐塔第一层都雕有佛龛、佛像、门窗等。
从第二层以上各层距离很小,塔檐很密,因而没有门窗,有的只设小型假窗;塔内实心不设楼梯,因而无法登临。这种塔东北地区较多,著名的如辽阳白塔,北京的天宁寺塔和慈寿寺塔也属于这一种。喇嘛塔多分布于蒙藏地区,元代以后兴于华北,它的形式最接近印度的窣堵婆,其特点是方形底座,塔身为圆大肚,上有尖顶,塔面都施白色,如北京妙应寺白塔、北海白塔,扬州瘦西湖白塔等。
花塔出现于唐代,盛行于辽、金,元代以后就不多见了。其特点是塔身上半部建成莲瓣式,或雕饰佛龛、佛像、花卉等,远看就像一朵花,故称为花塔。著名的如河北省正定县广惠寺花塔、北京市房山万佛堂花塔等。金刚宝座塔是在一个方形(或长方形)的高台上建五座小塔,以供奉金刚界五佛。敦煌石窟的壁画中已有这种塔但真正建造却在明代。其数量也极少,全国现存的如北京五塔寺、碧云寺、黄寺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等都比较著名。你的结构一般分作地宫、塔基、塔身、塔刹四部分,所藏舍利都埋在地宫里。塔身的层数都为单数,即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奇数属阳,一般的塔以七、十一、十三层为多见。
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是济南市历城县四门塔,单层方形,建于隋大业七年(公元年);现存最早的砖塔为河南省登封市嵩岳寺塔,密檐十三层,十二角形,建于北魏正光元年(公元年);现存最高的砖塔是河北省定州市开元寺塔,楼阁式,八角十一层,高84米,宋至和二年(公元年)建成,费时50年,宋时此地为边界,因登塔瞭望敌情而称“料敌塔”。
现存最早最大的木塔是山西省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楼阁式,八角九层(明五暗四),辽清宁二年(公元年)建;现存最早最高的琉璃塔是开封铁塔,全名为“祐国寺塔”,琉璃呈铁色,仿木结构,楼阁式,八角十三层,高57米,宋皇祐元年(公元年)建;现存最高的铁塔是山东省济宁市铁塔,八角形,宋代建为七级,明代增为九级,高23.8米,铁壳砖心,仿木结构。除这些单塔以外,还有太原双塔、宁夏拜寺口双塔、云南大理三塔、青海塔尔寺八塔、宁夏青铜峡一百零八塔,都是塔建筑的奇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