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优势 >> 正文 >> 正文

泉州往事系列之千年古刹2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5/5/5
相信很多来泉游玩的朋友都去过开元寺,但却很少有去过承天寺,泉州承天寺位于南俊巷东侧,又名月台寺,五代时期建造,至今也有多年历史,后经历代不断修葺,逐渐形成了“一尘不染,梅石生香”的景观,其建筑规模也仅次于开元寺,为闽南三大丛林之一。起初月台寺是泉州节度使留从效的后院,后周年间才改建为佛寺,并取名“南禅寺”,北宋年间更名“承天寺”,宋时的承天寺香火鼎盛,殿堂宏伟,古榕遮阴,后又建造七级佛塔,为“众生超度”之意,如今的承天寺便又多了一份静谧。寺内有一处池塘,取名“放生池”,为民国时期开凿,自开凿之日起,便多有香客于池内放生锦鲤,池内有一只百年巨龟,体长一米多,宽约60公分,头部粗细足有两个拳头大小,体重百余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观赏一下。承天寺环境清幽雅致,颇具城市山林的意味,是喧闹繁华都市中难得的一片园林府邸。南宋泉州太守将寺内景致归为十景:堰松清风,方池梅影,卷帘朝日,榕径午荫,塔无栖禽,瑶台明月,推蓬雨夜,啸俺竹声,鹦歌暮云,石如鹦鹉。后明书法家张端图将十景刻于碑文,传之后世。相比其他寺院,承天寺包含闽南独特的建筑风格也是令人向往,其实不止是承天寺,纵观泉城故区,类似这种白墙红钻的建筑,闽南人称之为“厝”,底部多为石头砌成,加上特有的红色砖头,闽南独有的文化质感迎面而来。相传承天寺建造初始,因规模宏大,所需木料繁多,有位高僧前往闽北山林去化缘木材,山林主人则不以为然的说道:如果你能把所需要的木料树梢全部折断,我便满山木材任由你取。谁知当夜便狂风大作,山林巨木的尾梢尽皆折断。山林主人见此情景,也无法推诿,只能应允高僧砍伐木料。不过山林主人此时心想:就算你能砍下这满山巨木,且看你如何能搬运的走?哪里知道高僧用禅杖一指木料就不见了,而在承天寺内的大龙王井却有一棵棵巨木浮出。建寺的木料就这样凑齐了。有关承天寺的历史传说还有很多,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每日迎来送往,熙熙攘攘的人流更显的古寺的古朴静谧,也留给了世人一处洗涤心灵之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9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