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优势 >> 正文 >> 正文

泉州湾的儿时记忆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4/10/20

晴空飘着几朵白云,这是南中国常有的好天气。凉风吹动小园阵阵的桂花香,我们坐在池边小憩,抬头凝望翠竹摇晃,衬着高远的蓝天,心中正有着一种悠然的玄想。一面喂鱼,一面述说一次秋天与朋友们即景联吟的故事,意念流转间,脱口念出了一首诗的起句:“携酒共登楼,长天一色秋,芦花迎岸白……”   就是这一句“芦花迎岸白……”使我立刻联想起秋天的故乡泉州湾。

那美丽的港口,那晋江两岸一片白茫茫的芦花,那青山为屏,绿水如带的古郡,周长数十里雄伟的城墙,横列在江边白色芦花的上面,被太阳染成了金光耀眼,倒映在江心,真是壮丽极了。

泉州湾,它是中世纪我国与世界通商的重要口岸,它也是海外成千成万侨胞们的家园。无论离开了它多久多远,我始终不会将它忘怀。尤其是那秋天的江边,那北门外的清源山,如果你登上山巅,就仿佛置身于云端,远眺着泉州城外,江海浩瀚,水天无崖,心胸也随着无比的宽广。还有,和清源山遥遥相对的是南门外的紫帽山,山峰峻秀,终年烟霞回绕,从紫帽山上眺望,城里垂杨依依,城外芦花千里,又是另外一种境界。

清源山与紫帽山,都是我童年时期常随家人攀登的胜地,因为山中寺宇特别多,每一登临,那寺中的钟声、鼓声、木鱼声,听来心旷神怡。如今,我仍时常对着月明星稀的夜空,祈祷北望,别人都不知道我心里在悬想些什么。我们这一代,大家都知道泉州是个古老的城市,但很少人知道,它曾拥有光辉灿烂的往昔。自从唐代置郡县以来,泉州不但是南中国文化建设的摇篮,经济起飞的枢纽,也是人物鼎盛之邦,在中世纪时代,可称人杰地灵,对于当时国家的繁荣着实有一番贡献。

史籍记载:自欧亚水路交通后,泉州便成为中古我国主要的商港之一,以国家税收来说,是一大财源。同时对于世界贸易的基础,也有相当的影响。譬如十三世纪,曾经来华任枢密副使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其《中国行纪》里,就特别提到泉州为当时中外名产的集散地。那时候,大船舶可以直达泉州湾,多至一两百艘,可见当时繁荣之一斑。

大家也知道,在古时行政辖区,泉州府包括五县,自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及安溪。因府衙设在晋江县境内,所以一提到泉州,虽习惯上指的是晋江,也指的是“泉州府”。而五县的山川河流、风俗人情等等,却都脉络相通的。多数人的远祖,约在魏晋时代,一次民族大迁徙,辗转移居南下晋水的流域。我家因历代有科名而为望族,世称南塘芳草山庄,便是泉州“翰林龚”。历代相传,泉州的雅号特别多,诸如刺桐、温陵、鲤城、罗城、泉南佛国,以及海滨邹鲁等等。

小时候,父亲在茶余酒后,总喜欢讲些地方上的逸闻趣事给我听。譬方说,泉州为什么叫做鲤城,因为地形像鲤鱼,邻界永春城则像一张大鱼网。永春人善于经商,自从永春建城后,每年来泉州贸易,总是“渔翁得利”。因此泉州城利权外溢,其他遭遇也有许多艰难,后来决定在开元寺的两侧,建立东西两座高塔,作为剌破渔网的象征以后才得平安顺利。这是神话,但它却一直流传到现在,真是不可思议。

据史载,泉州城的图样,是依照南京城的模式建筑的。父亲早年客游京沪,特地不厌其详地观察当时南京的所有名胜,归来后谈起:“南京龙盘虎踞,气象当然远胜泉州,若论南京城的建筑规模,与泉州城似乎也只是伯仲之间。”南京史称金陵,泉州因气候接近亚热带,很少寒冷的时候,所以称温陵。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有“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两句,虽然他明明指的是在凤凰台上看金陵风貌,但在我的意识里——如果取这两句诗来形容泉州,似乎也相当适合。事实上,我们如从南海乘船直航泉州湾,入晋江中流;或者登上清源山去放眼远眺——其山分三峰(三山),左右之洛江与晋江(二水)尽收眼底,则“温陵”的外观,确实与金陵有相似之处。

泉州的另一个雅号,称为“刺桐城”。刺桐是一种高大的乔木,枝茂盛,苍翠如玉,所以植有刺桐的人家,越显得庭院深深。在我家芳草山庄的院落里,就种有许多刺桐树,花开时鲜红似火,一树灿然。晚唐诗人有咏刺桐诗:“海曲春深满郡霞,闽人多种剌桐花”。大概就是这一雅号的由来。

又根据吏书记载:谓五代十国“晋江王”留从效建城时,励精图治,刻意在城的四周种植无数刺桐树,一到花开时节,朵朵娇红欲滴,城里城外到处开遍,美艳无比。宋人诗,也有“闽海云霞绕刺桐,往年城廊为谁封”的描述。由是,名花古城,相得益彰。

泉州自古以来,文风很盛。据说,南宋大哲朱熹在泉州讲学的地方,叫做“温陵山门”。此地实际上便是泉州文化发扬的胜迹之一,泉州人普受其熏陶,一时人才鼎盛,所以当时一般知识分子,又都以“海滨邹鲁”为泉州的别名。泉州实质上可与春秋时代学术风尚发达的孔孟之乡相提并论。原来,国人自晋代衣冠避乱南迁,多族居于晋江沿海一带,当时人文荟萃,俨然为闽越南部的政治中心,更具体地说,其经济、文化、宗教也都盛极一时,不愧为当时在南中国的文化名城之一。

在历史上,北宋著名贤相韩琦,以才略冠天下,与范仲淹并称韩范,他就是生长在泉州;有明一代,以平定闽粤倭寇有功,与戚继光称一时瑜亮的名将俞大猷,也即是生长在泉州;又以反清复明,骁勇善战,赤胆忠心的大将郑成功,他也是生长在泉州。他们的英名,使泉州人倍极光彩。

泉州的名胜古迹很多,尤其是占桥、古塔与古刹。幼年时代,有好多地方我都随家人去游览过。记忆中多半是寺庙丛林。因为家里的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泉州的名刹,大概全家都曾前往顶礼过。我们家的佛堂上,长期供着一盏绣球灯,据奶奶告诉我,是在我还未出生之前,父母亲曾到南海普陀山,拈香游览,在大雄宝殿礼佛祈福,求得一个绣球灯回来,次年我就出生了,从此,这盏绣球灯,就在家中的佛堂上清供着,成为我家一种祥瑞的象征。所以,小时候父母在夸我好学及孝顺时,他俩就会说:“阿煜,你有佛根、慧根。”小时候不知道佛根慧根为何物,后来,我偶尔研读经典,才了悟此乃佛家语。

泉州有名的占刹,首推承天寺及开元寺。承天寺建筑的规模宏大,布局精美。声闻海内外的高僧弘一法师曾驻锡于此,留下许多他亲笔书写的联文,极为珍贵。

开元寺,是我小时候常随奶奶去礼佛的殿堂。其特色光说殿柱就有一百根之多,是闽中第一大古刹。一进紫云大殿,左右两侧,赫然见两尊大佛,高有数丈。而殿中罗列金刚、罗汉的塑像,法身高大,色相庄严,亦令人惊叹不已。开元寺左右两边有东、西两石塔。东塔名镇国,以舍利佛镇塔中;西塔名仁寿,以无量寿佛镇其中。此两塔是我国古代闻名世界之伟大建筑物之一,都是以千吨花岗石建造,气象壮丽雄伟,塔每层的东西南北方向均有洞门,都有浮雕佛像,精工细刻,费时二十余年始成。小时候,我和奶奶曾经数次逗留在塔底的青石板上乘过凉,数过浮雕佛像,至今印象犹在目前。

号称天下第一的洛阳桥,是座跨江石桥。修造时,有许多神话,工程浩大,十分壮观。宋诗人王十朋游此桥时,有诗咏之:“北望中原万里遥,南来喜见洛阳桥。”泉州与文化有关的书院亦多,最著名的有清源、崇正、梅石等书院。规模可观,假山花木、池亭楼阁,皆甚曲折美妙。书斋厅堂,门户相通,左右长廊,栏杆环节。有一阁伸向池中,三面可以揽胜,极清幽高雅之致。少年时代,我独爱这些地方,一心企望,能在这里读书多好。

“考棚”是前清科举府试的考场,后来改由福建省立晋江中学作校舍。晋中是我的母校,校长林葭蕃先生,出身福州望族,早年留学东瀛,回国后致力于教育界,现为台大国贸系资深教授,桃李遍天下。当年他以实干苦干的精神,树立晋中优良的学风,使之成为全省有数的几所校誉最佳的中学,常得全省会考冠军。我读晋中时,每天上下学,常常经过孔庙及明伦堂,其宏伟的景象,雕梁画栋的建筑,大成殿的庄严典雅,匾额之多数也数不清,一切规模,要比其他地方大得太多了。如今想起,使我由衷地敬爱故乡——这文化之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1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