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千帆出海、万舟竞渡,如今,福建已经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枢纽、经贸合作的前沿平台、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
“梯航万国”扬帆千年丝路
“海者,闽人之田也”。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也是太平洋西岸航线南北通衢的必经之地,自古便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泉州市艺术馆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丁聪辉说:“福建人傍海而居、向海而生,于是向海上谋生成为一种共识。”
福建省泉州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元祐二年(年),北宋在泉州设立市舶司,标志着泉州正式成为开放的国家对外贸易口岸。“涨海声中万国商”,古泉州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到元代,时人誉其为“东方第一大港”。马克·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写道:“市场上有堆积如山的香料、宝石、名贵木材、金银饰品等,即便地中海世界的香料中心亚历山大港,其香料贸易量尚不及泉州港的十分之一。”
年8月,泉州湾后渚港宋代海船被发现,中国国内唯一一艘从海外返航的出土远洋木帆船就此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古船承载的香料、药物等文物和其所采用的水密隔舱技术,既是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繁盛状况的缩影,又体现出“海舟以福建船为上”的精妙造船技艺。
福建把互联互通建设作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突破口,目前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已达6个,并积极打造“丝路海运”航运平台。“丝路海运”命名航线已达条,通达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共个港口,其中,命名航线覆盖国内7个始发港,包括厦门港57条、福州港13条。
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曾沉睡了余年的泉州湾后渚港宋代海船静静地躺在开元寺泉州湾古船陈列馆内,见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中焕发出崭新生机。
福建自贸区厦门片区东渡港区。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非遗雅韵唱响海丝故事
福建是海外侨胞和台港澳同胞的主要祖籍地,这也是福建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独特优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侨华人达万人,其中约80%集中在东南亚,总数超过万人。
“在福建,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又与外来的海洋文化等相融合,产生多样的文化生态。因此,多元性、丰富性是福建文化的显著特征。”丁聪辉说。福建不但承载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商业贸易往来,还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孕育出丰富多彩的非遗瑰宝。年7月,来自印尼、菲律宾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50多个南音社团齐聚福建,共传千年雅乐,合唱绵长情谊,以曲为媒,推动民心相通。
南音源于唐、成于宋,发源于福建泉州,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靠口传心授保留至今。年,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丁聪辉表示,南音随着华侨华人的脚步,在东南亚地区广为流传,成为了沟通福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闽籍华侨的重要文化纽带。
近年来,泉州大力推动数字化非遗资源共建共享,以技术为非遗赋予新活力。“泉州南音记录工程”实施后,目前已有超过一千五百首的南音曲目的曲谱被制作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