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优势 >> 正文 >> 正文

秋风渐凉,又到秋游好时节,去两岸看风貌各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3/9/30
05:49

近年来,大陆积极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希望通过小镇的建设带动当地的发展。而台湾也有许多有特色的小镇,《两岸连连看》走进特色小镇,看看各地如何依托当地资源和优势,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小镇风貌。

宋船、远古希腊船、大航海时代船队、辽宁舰,在厦门翔安澳头渔港小镇的超矿美术馆,百余只船模展示了古今中外各个时期航海事业的发展历程,其中,做工最为精美复杂的是郑和下西洋船队,这只船模长3.2米、宽1.33米,是根据历史文献资料打造。

佟盛原

船模项目经理

它就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

郑和的主战舰宝船

这艘宝船它的长度

你看它这个船非常有特点

还有一个像宫殿似的

这个宫殿就是郑和

在海洋行驶当中处理公务

我们的每艘船尽可能

诠释当时的制作工艺

就是说所有的这些围栏栏杆

包括它的狮子雕龙

还有包括它的窗口都是

做得非常细致到位

而厦门号船模则是专门为厦门打造的,被誉为大西洋第一中式帆船。年“厦门号”从厦门出发,途经上海、北海道、阿留申群岛,之后沿美国西海岸南下,经巴拿马运河驶入大西洋,最后北上到达美国纽约。

佟盛原

船模项目经理

当时这艘船到达美国的时候

美国人都不敢相信

中国这么大的一艘船能穿越太平洋

所以说我们也记载这一个时期

也是因为澳头也是个侨乡

厦门翔安澳头是一个古老的闽南海港侨村,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深厚的海洋文明,形成海港文化、海防文化、海鲜文化以及侨乡文化。当地以海洋产业为依托,打造产业鲜明、文旅融合、生态宜居的渔港小镇。在超矿美术馆里展出的船模展和水族馆就是小镇依托海洋文化而打造的文旅产品,吸引了不少民众前来参观。

厦门翔安澳头居民

小孩子或者是老人出去参观什么东西

都要去(厦门)岛内

然后很远

现在比较方便

现在随时

比如说下午或者是中午

自己有空余的时间都可以来

翁莉萍

厦门翔安澳头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工作组

综合部负责人

到了特色小镇

还有现在的澳头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我们都是围绕着海洋主题打造的

海洋高科海洋文旅海洋渔业三大产业

如今,翔安澳头渔港小镇已经演变成富有浓郁临海渔文化气息的海洋新兴小镇。

厦门卫视驻台记者熊晓璇

我现在是在台湾苗栗的苑里镇这里素有苗栗谷仓蔺草原乡之称蔺草在台湾已经有近年的历史走进蔺草学会看到一根根蔺草

在工艺师的手中穿梭翻转一个个工艺品也是这样逐渐成形

吴淑芬

台湾蔺草工艺师

我现在做的是抱枕

要四天以上的时间

蔺草一直存在于台湾老一辈苑里人的记忆里,将蔺草草茎一分为三分拨为细条后,可编织成草席、草帽等民生用品。清代开始,蔺草编织品就是苑里的主要外销货物,直到五六十年代,蔺草编织一直是苑里当地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黄增桢

台湾蔺草学会理事长

那时候我们全苑里镇会编织的人

有人

经常在编织的有2人

几乎我们的女性

除了很小的小孩子

还有年纪大了没办法编的

几乎家家户户的女性都在做编织的工作

后来,随着产业工业化与人口外移,手工蔺编售价相对较高,导致产业逐渐萧条,台湾的蔺草工艺也几近失传。为了延续这项传统技艺,年,黄增桢决定成立蔺草学会,重新召集擅长蔺草编织的妇女,将蔺草的编织技艺传承给年轻一代。

台湾蔺草学会工艺师

小时候看妈妈做那就跟着学后来有段时间没做了最近五年左右再来做它是一个很棒的工艺如果落寞就太可惜了

王佳渝

台湾蔺草学会年轻工艺师

我是进来之后开始跟阿姨们学习这一套编织从基础的编织开始学起现在有做帽子或是小包包这些手艺在慢慢消失很希望可以把它们记录下来

为了更好地推展传统蔺编工艺,将苑里镇的特色找回来,台湾蔺草学会还会定期举办爱蔺工艺奖,透过设计工艺师跨界合作,为传统蔺编工艺注入新能量。同时,还将蔺草编织文化带进校园,让苑里的年轻一代从小就开始接触这项传统工艺。

苗栗苑里镇学生

从三年级接触做了贝壳包送给阿公阿嬷

苗栗苑里镇学生

上大班幼稚园老师才开始教蔺草觉得在苑里这边是很有特色的一种草(学了之后)让更多人都认识蔺草

随着更多年轻世代投入蔺编传承与推广,也让越来越多的民众认同蔺编工艺价值,使得苑里的蔺草生产链逐渐恢复,销往大陆、东南亚等地。

黄增桢

台湾蔺草学会理事长

蔺草和大陆的交流在几年前我们到浙江参加那边关于蔺草工艺的交流这几年也有大陆人喜爱蔺草作品他们到台湾来在我们蔺草学会买我们的作品

厦门卫视驻台记者熊晓璇

透过两岸交流的机会,也让台湾的蔺草作品走进大陆,进而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而在台湾彰化的鹿港小镇,因为传统建筑风格还保有大陆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风味,所以也有着繁华犹似小泉州的美名。

台湾早期发展的一府二鹿三艋舺中鹿指的就是彰化县的鹿港小镇,历史上与福建的商贸往来密切。而如今的鹿港,密集的寺庙古迹和传统建筑,足堪印证当年的盛况。

鹿港的龙山寺,被认为是台湾保存最完整的清朝建筑物,创建于年。龙山寺的建材如砖石、福州杉皆由泉州远渡重洋而来,格式规模仿照泉州开元寺,深具泉州建筑艺术精华。

走进位于鹿港镇大街后巷的砖造庄园,它的前身为近代显赫一时的台湾五大家族鹿港辜家的旧居,兴建于年。如今成为鹿港民俗文物馆,也是台湾民俗文物收藏最完善的展馆之一。

香港游客

我是觉得这个地方都很特别整个都保存下来了外面也有很好的风景

馆内收藏了多达件的台湾传统民俗文物,俨然一座丰富的历史宝库。文物馆内包括近20间陈列室,展出文物涵盖了生活器物、家具、书画、宗教礼俗等用品,不论是富贵人家的居家陈设,或是寻常百姓的生活日用品,皆具历史价值。

江慧卿

鹿港民俗文物馆工作人员

在这里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到的用品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家具的部分可以展现出当时木工的一个巧思上面呈现的是花鸟的图案还有我们早期的服装都是一针一线做出来的

与一般的小镇不同,鹿港小镇结合了闽南、客家及台湾少数民族等族群的融合演变,浓缩了百年的生活光景,也保留了很多当地特色的传统历史痕迹。

★来源:厦门卫视《两岸共同新闻》栏目

撰稿:王舒锡熊晓璇

编辑:陈锦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