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5日,在中国福州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4届会议通过决议,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6处。
泉州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宋末至元代时,“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古泉州“刺桐城”成为中国最大港口,和一百多个国家有着通商往来,中国的瓷器、丝绸等出口至海外,异域的香料、药物等进口至中国。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著作《马可·波罗游记》中盛赞泉州为“东方第一大港”。泉州保存有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本次泉州申遗项目的文化遗产整体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构成,完整地展现了古泉州完备的海洋贸易制度体系、发达的经济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态度。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见证着古泉州完善的海外贸易管理体系。泉州市舶司遗址很可能是我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古海关遗迹。市舶司设立于北宋时期,掌管福建诸港长达年,负责办理涉外船舶出入关手续、税收征榷、博买海货、招揽番商。当年,远渡重洋而来的外国“蕃人”商客将大船停泊在港口,换乘小舟,沿着晋江水系到达水门关口,前往市舶司报关,中外商贸由此开启。德济门遗址是古泉州的南门,是城市南部商业性城区的重要地标,体现了官方对海洋贸易和城市商业发展的行政保障。千百年前,络绎不绝的“迎番货”队伍经德济门进入泉州,番商聚集在“金青龙、银聚宝”的城南交易货物、兑换货币,甚至还有很多番商选择长期停留侨居城南,“泉南番坊”逐步建立。元代文献记载了城南各国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的繁盛景象:“一城要地,莫盛于南关,四海舶商、诸蕃琛贡,皆于是乎集。”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见证着古泉州外贸商品精巧的生产工艺和繁荣的贸易输出。泉州陶瓷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世界各地,如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等地。古泉州有许多专门生产外销陶瓷的窑址,其中德化窑址和磁灶窑址分别是宋元时期泉州内陆地区和城郊外销瓷窑址的杰出代表。磁灶窑产品以生活用品为主,胎厚、质粗、硬度大,磁灶大量“定烧”军持,专门供应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教徒开展宗教活动。德化有“世界陶瓷之都”美名,德化瓷器焙烧工艺高超,成品精美,宋元时期以青白釉瓷为主,明清时期以乳白瓷为主,被海外誉为“中国白”。日本“陶祖”加藤四郎久仰其名,于南宋年间不远万里来德化学艺。德化瓷器畅销海外,马可·波罗从泉州返回意大利时,就带着德化青白釉小陶瓶。近年在西沙“华光礁一号”“南海一号”等宋元沉船以及东亚、东南亚遗迹的考古整理中,也发现了大量德化瓷器。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见证着古泉州中外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宋元时期,呈现“市井十洲人”盛况的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之地,海内外众多的宗教文化汇聚在同一个城市,甚至是同一条街道上。伊斯兰教圣墓是千年之前来泉州传教的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的墓葬,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遗迹,清净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世界上唯一保存下来的摩尼教教主石刻造像,泰米尔文碑表明泉州在宋元时期曾有一座宏伟壮观的印度教“番佛寺”,这些史迹共同展现了当时活跃在泉州的外国族群的文化、宗教和生活传统,而共存一城的真武庙、天后宫、开元寺、文庙、老君岩造像等,则属于中国本土的儒教、道教和“中国化”佛教的史迹。这一座座代表着不同宗教文明、散发着不同艺术魅力的文化遗产,是古泉州多元文化和谐相处、互相交融的历史见证,镌刻着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文明互鉴的永恒记忆。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推进着当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年,正值马可·波罗离开泉州返国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乘坐“和平方舟”访问泉州,开展为期6天的考察与学术研讨,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名外交官、学者、记者考察了老君岩、九日山、清净寺、草庵等遗迹,并在九日山摩崖石刻处留下了纪念石碑。此后,泉州海上丝绸之路遗迹在世界范围内声名日盛。泉州海上丝绸之路遗迹是古代中国与世界友好交流的绝好例证,也是当代中国与世界加强交流的文化桥梁。此次泉州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激励中国进一步发掘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传承和弘扬海上丝绸之路精神,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打造经济融合、发展联动、成果共享的繁荣之路,共同打造文化互鉴、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
(作者:耿羽,系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明珍,系泉州博物馆馆长)
《光明日报》(年08月05日13版)
来源:光明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