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泉州网
大雄宝殿后廊的一对16角形石柱,从印度教寺庙番佛寺移来,上面有多幅印度教古代神话故事。
大雄宝殿是古代建筑中最高的形制
拜庭内的宝箧印经塔
大雄宝殿前须弥座上的狮身人面石刻,为印度教寺庙番佛寺移来。
开元寺布局完整,宏伟壮丽。
东西塔代表了13世纪石构建筑技艺的最高水平(陈英杰摄)
大雄宝殿飞天乐伎(泉州晚报资料图片)
台海网4月27日讯据泉州网报道每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都有一个文化地标,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文化地标,是开元寺,开元寺堪称泉州历史文化积淀之集大成者。
作为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开元寺宏大的规模、高规格的建筑形制及极高的历史、宗教、艺术、科学价值,都彰显了宋元时期刺桐港作为“东方第一大港”非凡的政治地位及经济、文化实力。
开元寺是泉州“世界宗教博物馆”的一方缩影。寺内众多中外宗教文化融合的史迹,是泉州辉煌的“海丝”历史与中外宗教文化频繁交流的历史见证。
在时光中沉淀了一千多年的开元寺,故事很多、很长,有许多您可能还没听过,我们跟着开元寺知客师的脚步,走进这座泉州人引以为傲的宝藏。
舍地建寺“桑开白莲”缔千古佳话
外地人来泉州、泉州人招待远方的亲友,第一站往往是开元寺。开元寺的故事,从山门对面的紫云屏、山门上悬挂的“紫云”匾额开始讲起。“桑开白莲”“紫云覆地”等建寺传说,不仅是一段乐善好施的美谈,更见证了泉州自唐以来的辉煌海上贸易史。
黄守恭“舍地建寺”的故事,是泉州妇孺皆知的传奇。据载,唐朝初年,泉州海上贸易逐渐兴起,闽南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合种植桑树,郡儒黄守恭敏锐地发现了商机,在老宅的附近开辟出一大片桑树园。传说唐垂拱二年(年),一位叫匡护的和尚到泉州讲经,听闻黄守恭为人慷慨,便向他募地建道场。黄守恭虽乐善好施,却也舍不得大片桑园,便跟匡护和尚说,如果桑树可以开白莲花就献地结缘。没想到几日后,满园桑树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被无边佛法所感动,将桑树园捐出。
百亩桑园变为寺庙,开元寺也有了“桑莲法界”的雅称。寺院最初称“莲花道场”,传说建殿时常有“紫云覆地”,又称紫云寺,黄守恭也因此被尊为“紫云始祖”,后世子孙以“紫云”为灯号。开元寺僧感念黄守恭献地的善举,在寺东侧建檀越祠供奉他。几乎与开元寺同龄的檀越祠、至今仍蓬勃生长的古桑树,都是这段千古佳话的力证。
唐朝长寿元年(年),莲花道场升为兴教寺,神龙元年(年)改名龙兴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年),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遂又改称开元寺。
宋元时期,开元寺发展进入鼎盛时期,香火日盛,有支院所。至元二十二年(年),僧录刘鉴义向当时的福建行省平章伯颜申请,经朝廷批准合并为一寺,赐名“大开元万寿禅寺”。
宏伟壮丽古代建筑艺术奇葩
开元寺布局完整、严谨匀称、宏伟壮丽,其主体格局奠定于10世纪,至今保存着古代大型佛寺建造形制发展成型初期的典型布局,即在中轴院落的东西两侧另建塔院,14世纪后少有出现,非常珍贵。
寺院坐北朝南,中轴线主要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紫云屏、天王殿与拜亭、拜庭及东西廊、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及其东侧檀越祠。东、西两侧矗立着镇国塔、仁寿塔两座宋代石塔,整体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
进山门,出天王殿,进去就是拜庭,传说拜庭因建寺时紫云覆地,自古“凡草不生”。拜庭两旁列置的陀罗尼经幢、窣堵波式塔、宝箧印经塔,都是8—10世纪随着汉传密教的发展而在新产生的佛教建筑形式。这些经幢、佛塔遗存,建造年代多为10—14世纪,是东亚地区佛教建筑发展史中珍贵的年代标本,也有力地见证了泉州作为当时最重要的官方国际港口,多元文化在此地汇聚、融合和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成果。
拜庭内有两座建于年的石塔,因塔的造型酷似藏经宝匣,故得名宝箧印经塔。传说公元前二世纪古印度阿育王敕建八万四千座塔,其中十九座传入,因此又称为阿育王塔。石构大型宝箧印经塔现仅存于闽浙粤沿海三省,特别是泉州一带,它们仅建于宋元两代。这两座塔高5.48米,方形塔身是这种塔的基本特征,四面刻龛,内雕佛本生故事。
年维修这个宝箧印经塔时,在塔内发现一件南唐保大四年(年)建造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幢身文字记载有当时管理海外贸易官员的职衔“军事左押衙充海路都指挥兼御史大夫”,及当时泉州最早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榷利院,印证了五代时期官方对海外贸易的重视及当时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
大雄宝殿是开元寺中最早的建筑,面阔九开间,属于古建筑里最高的形制。与一般禅宗供奉的佛像不同,殿内供奉着佛教密宗最高级别的五尊神祇五方佛,开元寺也因此成为南方唯一供奉密宗五方佛的寺庙。
大殿中最令人赞叹的,便是中部两排石柱和梁架接合处的斗栱,雕刻成二十四尊飞天乐伎。其造型源自佛经所述的神鸟“迦陵频伽”(妙音鸟),形象为人身羽翅鸟腿,这些飞天手中或执管弦丝竹乐器,或捧文房四宝,既承担支撑梁架的结构作用,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木构建筑所罕见。迦陵频伽斗拱的创造性特征,充分体现出10-14世纪的泉州,因来自中原及海外的多元文化汇聚融合作用,形成的开放、包容精神,以及社会文化的繁荣与活力。
地位崇高佛教建筑史的珍贵物证
除了大雄宝殿内,开元寺还有另一处也有24尊木雕飞天乐伎,那便是甘露戒坛。戒坛是古代佛教僧侣受戒的场所,甘露戒坛始建于宋代(年),10世纪后只有一定级别的行政区域才能设立戒坛,体现了当时泉州及开元寺具有很高的官方地位。
据寺志载:“甘露戒坛在大殿之后。先是唐时,其地常降甘露,僧行昭因浚甘露井。宋天禧三年(年)朝例普度,僧始筑戒坛。”因在井上建坛,遂称甘露戒坛。戒坛历代都有修缮,现存戒坛系年(清代)重修。戒坛建筑为五重檐八角攒尖顶式,是依据7世纪律宗经典《关中创立戒坛图经》所述规制建设,由5层台座构成,象征五分法身,分别供奉佛、菩萨、金刚等。殿顶正中为八角圆形藻井,采用无梁结构,柱头及补间铺作也有24尊木雕飞天乐伎,手执泉州南音乐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方拥曾赞叹地说:“从内外两方面看,甘露戒坛建筑都堪称闽南现存古迹中最富变化者。”
佛寺中现存的古代戒坛建筑甚为稀少,开元寺戒坛形制高度吻合古代佛教经典记述的规制,被视为佛教建筑发展史中的珍贵物证。
中外融合“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缩影
与其他佛教寺庙相比,开元寺最大的特色,便是中外特别是中印的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的融合。宋元时期,泉州以“东方第一大港”的宽博胸怀,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贾,多种宗教文化和宗教艺术也得以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扎根、成长,泉州也因此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开元寺许多保存至今的珍贵遗迹,成为宋元泉州辉煌“海丝”历史与中外宗教文化频繁交流的历史见证。
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有一对16角形石柱,石柱的外形及雕刻与南印度12—14世纪(朱罗国晚期)的印度教寺院相似。两根石柱身上的24幅圆浮雕图案中,9幅雕刻有印度教古代神话故事,这些故事的中心内容与印度古代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有关。石柱上分别雕刻有: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湿婆立像,毗湿奴骑坐金翅鸟,阎摩那河七女出浴,吹笛子的克里希那,克里希那与阿周树,还有甘尼巴与基斯那摔跤,毗湿奴和他的妻子财富女神拉克希米、大地女神普黛维等。其他雕刻着“双狮戏球”等古代传统吉祥图案及花草图案,有力证明了外来文化与泉州本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为什么这对刻有印度教主题的石柱,会出现在宋元时期著名的佛教寺庙里?原来这对石柱原是印度教寺庙番佛寺所有。13世纪末,沿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泉州并定居于此的阿拉伯商人,在泉州建设了一座供奉印度教湿婆神的寺庙番佛寺。元末,番佛寺坍塌后,大部分印度教建筑构件流入民间,有的成为其他寺庙用来维修的构件。明代崇祯年间郑芝龙出资重修开元寺大雄宝殿时,这对石柱被搬来,就此在这里伫立了近载。
除了这对石柱,大雄宝殿殿前月台的须弥座也来自番佛寺。须弥座束腰处有73方狮子与人面狮身石刻,这与南印度朱罗时期的印度教寺院里的人面狮身石刻风格非常相似。大殿重修时,在这座发展成熟的佛教寺院中,居然使用了印度教主题的建筑构件,是非常罕见的文化现象,侧面体现了泉州本土文化多元包容的独特传统。
如今,这对印度教石柱、须弥座已成为泉州开元寺最重要的文物之一,成为世界各地游客来访必“打卡”点之一。
东西双塔泉州人的精神航标
“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多年栉风沐雨、经历了地震狂风等自然灾害仍屹立不倒的东西塔,一直被泉州人视为精神航标。作为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东西塔不仅代表了13世纪石构建筑技艺的最高水平,也是泉州古城的独特标志和象征,无论泉州人在世界哪个角落,看到东西塔,就看到了故乡。
东西塔是镇国塔、仁寿塔的合称,东塔为镇国塔,西塔为仁寿塔。不少人可能以为东西塔是同时期的建筑,其实,两者的施工时间均为10年,但西塔早东塔十年建设,高度也不一样,西塔为45.06米,东塔高48.27米,西塔略低。
镇国塔建于—年(南宋),为五层八角仿阁楼式石塔,塔中为一根花岗岩块石叠砌的八角形塔心柱,直径约4米,从塔底直达塔顶。每面塔壁均由立柱、额坊、斗拱等组成。一层东、西、南、北各开一门,二层起逐层错位,塔身外壁每层雕有佛像16尊,共80尊,造像自下而上代表逐渐提升的佛教修行的五种境界,须弥座束腰处有40幅雕刻,其中37幅是佛经故事图。该塔在比例关系、构件形式等方面,均体现了7—13世纪的唐宋建筑特征。塔壁一顺多丁的砌筑方式,以及塔身收分、门龛错位、分段接柱等建造方式,增强了塔身的稳定、美观和抗震能力,体现出古代工匠的非凡智慧。
除了建造时间、高度等方面的差异,西塔与东塔还有几处主要差异,一是第三、四、五层补间铺作仅一组斗拱,二是塔身外壁的80尊石刻造像内容为佛教人物,代表佛教所弘扬的众生佛性平等理念,须弥座石刻为花兽图案。此外,西塔第四层雕刻有印度佛教男性观音菩萨、猴行者腰系《孔雀王咒》经书,体现出与外来宗教文化的交流融合。
古时没有起重机、千斤顶、推土机等基建设备,东西塔是如何建成的呢?据说设计建造时先建了一座土山,然后用土山做斜坡,从土山脚往土山顶慢慢将石头一块块往上叠,塔造愈高,土山堆也越堆愈高,土山愈伸愈远,一直堆到如今的中山路十字路口,这个地方俗称“土山街”,也就是如今的涂门街。传说,当年造塔时用的石头从西街排到泉州城郊,即现在东海街道法石社区,所以,这里旧时有条石头古街。
双塔的宏伟体量和精湛的石雕工艺,非普通水平的财力和物力所及,从侧面反映出13世纪时泉州作为国家指定的国际港口,拥有的先进建筑技术、完整工程组织、强大社会动员能力以及雄厚的经济实力。
刺桐瑰宝古泉州城的规划原点
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开元寺的价值正日益被发现。“开元寺大雄宝殿的中心及其中轴线,是泉州城的规划原点和精神之轴。”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参加泉州古城考古的汪勃表示。
汪勃在寻找泉州古代城池与山脉、河流、重要建筑之间在方位和朝向上的关系时,通过反复踏勘和测绘后,惊喜地发现开元寺与古城的有趣联系——五代时期泉州罗城的七门形制出现后,除了正南门之外,其他六座城门皆以开元寺为中心。
汪勃还在开元寺找到两条中轴线,一条是大雄宝殿的中轴线,另一条是大雄宝殿中心至东西塔连线的垂线。从这两条中轴线延伸开,为考古工作者寻找泉州的南外宗正司遗址与市舶司遗址指明了大致方向。
“各种寺塔比比皆是,而能构成天盘缝针且至今还保存在地面上的,目前知道的也只有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和东西塔构成的测绘体系了。”汪勃表示。
开元寺的价值有待继续发掘,开元寺的故事还有很多没讲完,她还将带给世界多少惊喜,值得期待。(黄宝阳/文张九强/图)
作者/来源:台海网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