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塔尔寺,现在的人们立即会想到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塔尔寺,这座塔尔寺创建于年,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都享有盛名。其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鲜为人知的是,在河西走廊的瓜州,同样也有着一座塔尔寺,虽说如今已是残垣断壁、黄沙茫茫,但却为人们还原了一段《西游记》的传说故事。
玄奘离开兰州刚一到武威,就成了一个“犯罪嫌疑人”。原因是他出国求法的消息传到都督李大亮那里,李大人立即派人找来玄奘,要求他打消西去的念头,强令其东还长安,还发出“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的通缉令。
李大亮历史上是个大人物,他是京兆泾阳人,唐朝开国功臣。贞观年间,历任交州都督、凉州都督、西北道安抚大使、剑南道巡省大使、左卫大将军、工部尚书,晋封武阳县公等职。年,59岁的他去世后,家无余资,甚是清贫,唐太宗恸哭不已。追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陪葬昭陵。公元年,李大亮被召回京城封为太府卿,之后,又任命其为凉州都督,在任期间,以惠政闻。
玄奘年申请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年,29岁的他开始西行,途经兰州到凉州(姑藏),至瓜州,再经玉门关,进入今新疆境。
这在时间上,两者是吻合的。
李大亮要捉拿玄奘,玄奘赶紧跑,昼伏夜行到达瓜州,在这里,他又遇到了一个李大人(州吏李昌)。不过,这个李大人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拿着追捕文书找到了玄奘,问道:“师父就是玄奘吧?”玄奘犹豫了一下,没有回答。李昌说:“师父如说实话,弟子可以给您想个办法。”玄奘见李昌态度诚恳,就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对于玄奘的到来,李昌欢迎之至。两人相谈甚欢,李昌赞叹说:“师父决心取经,研究佛法,真了不起,我一定尽力帮助。”说完,李昌便撕碎了追捕文书,他理解并敬佩玄奘西去求法的志向,有意放了玄奘一马。玄奘又惊又喜,却又发愁,西行路线不熟,担心万一到玉门关被捉,怎么办?这么一想,他反而不急着了,来到瓜州当地的一所寺庙礼佛。
《大唐西域记》记载,玄奘在这座寺院讲经说法半月有余。专家学者推测,这座寺院正是瓜州塔尔寺。
今天的瓜州塔尔寺位于瓜州县城东南80公里的锁阳城镇桥子村南约10公里处,遗址周围红柳、骆驼刺、芨芨草等沙生植物在风中摇曳,遗存的围墙、院落、土台、塔群、瓦砾等建筑,无声地诉说着曾经兴盛的历史。塔尔寺所在的区域相对保存较好,由外部围墙和内部主院两大部分构成。外围墙呈东西向长方形,院落东西全长约米,南北宽约米。内院主寺院呈南北向长方形布局。西墙保存较好,墙基痕迹残存明显,南北长85米,东墙仅残存南端的墙基痕迹,残存部分长35米,最高处仅1米。考古专家由此计算出主寺院全长85米、宽41米,占地平方米,规模较大。
主寺院内,自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大殿、大圆塔、小圆塔群。大殿北9米处的大圆塔,建于一方形夯土台之上,方形夯土台基高3米、边长17米,底部有砖石垫基;夯土台基中部建有一圆锥形土塔,土塔为宽厚的大土坯叠砌而成,土坯长47厘米、宽18厘米、厚8厘米,分4层至5层相贴而建;土塔底径约11米、残高约9米,下腹部略鼓,外表粉饰以白灰浆,故又叫做白塔。小圆塔群呈两排排列,共10座,均系小薄的土坯叠砌而成,外表均粉饰白灰浆,腹径3.6米至4米,中空为圆形,残高2.5米,砌成圆锥状,其中一塔略高大,位于中轴线上,腹径5米、残高3.5米。
今天的人们对于有关塔尔寺的建造年代众说纷纭,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赵建龙经勘探研究表明,塔尔寺现存白塔的建筑样式,类似于北京天坛、颐和园、武威白塔寺、高昌古塔等元式古塔,接近于宁夏西夏王陵的土塔形状。又曾在小土塔中出土过泥版印刷的西夏文“六字真言”,遗址中或遗址周围发现比较多的西夏时期米黄色青釉瓷片和黑色釉雕刻花纹瓷片,唐代宽厚圈足底瓷碗残片及两晋时期陶片等。同时,根据山门下80厘米处的原地面上有铺地砖的残存,推定瓜州塔尔寺在西夏之前,初建寺庙,可能是唐代瓜州开元寺。另外,《重修肃州新志》记载:瓜州塔尔寺“唐朝断碑,在寺基内,字画不甚剥落。一面逼真唐体,虽未为唐人之极佳者,而断非唐后之书”。
在瓜州塔尔寺,玄奘遇见同样也来礼佛的胡人石槃陀。据说,此人就是《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原型。
石槃陀告诉玄奘自己信佛并希望成为居士,请求玄奘为他授戒。玄奘发现石身强体壮又有心向善,便为他授戒,并告诉他欲西行求法的意图。做了玄奘徒弟的石槃陀不仅支持师父的想法,还表示愿为其向导,护送他出关。到了晚上,石槃陀又带来了一名同行的老胡人和一匹又老又瘦的红马。这匹老马是个“神马”,它来往于敦煌与哈密之间十多次,虽说形象不佳,但能认识路。
如此,玄奘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装备和人手都差不多了,接着便是上路西行了。而这一切,均在于两个字:佛缘。
因为没有护照,玄奘要想绕过玉门关,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和石槃陀迷路了,走了整整两天却又折了回来。两个人精疲力竭地躺在旷野地里,半梦半醒的玄奘仿佛看到石槃陀向自己拔出了明晃晃的刀。原来是唐朝的法律非常严格,偷渡者是死罪,协助偷渡者亦是死罪,石槃陀虽说是跟着玄奘出来了,但还是有些怕,想杀死玄奘一走了事。玄奘发现后,不慌不忙,诵读经书,念起了观音菩萨。石槃陀见了,收起了刀子,离开了玄奘。
没有了徒弟,玄奘一个个孤零零,其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成功“偷渡”。瓜州东千佛洞为敦煌石窟群之一,位于瓜州县桥子乡南三十五公里峡谷两岸,现存洞窟二十三个,有壁画、塑像者八窟。在众多的壁画文物中,《玄奘取经图》显得非常珍贵。其上有一匹马,也有一个胡人,此人当是石槃陀,侧身而立的玄奘虔诚地朝拜观音。著名敦煌学家段文杰先生在其发表的《新发现玄奘取经图探讨》一文中说:“安西(瓜州)榆林窟和东千佛洞六幅玄奘取经图的发现,是希世之珍,在研究佛教思想的演变,研究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研究《西游记》成书之前主要人物艺术形象的创造和完善过程,是难得的形象资料。”
壁画就这样还原了当年的传说故事,也让它成为我们的历史。至于瓜州塔尔寺与青海藏传佛教塔尔寺同名,二者是否有关系,专家们一直没能给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之所以称之为塔尔寺,是因为先有塔,而后有寺。虽说,寺院同名的现象,对一些中小型寺院来说似乎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但塔尔寺的同名却独一无二。传说的故事还在等待人们进一步去研究与发掘,而玄奘也曾西行的精神与信仰留存在了这里——瓜州塔尔寺。(文/路生)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谢绝其他媒体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