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这座古城给人的感觉永远是那么静谧、古朴,岁月没有洗刷掉它的历史痕迹,而是让一切变得更有味道。看着刚刚出海归来的那些头戴花巾的惠安女们,可能你会惋惜这个曾经的世界第一大港失了“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但是如果你真正踏进这里,就会发现,就是因为他的多元宗教,红厝古巷,传统美食,都让它成为独一无二的泉州。
泉州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北承福州,南接厦门。多少人蜂拥而至大名鼎鼎的厦门,却错过了偏安一隅的小城泉州。而泉州距离厦门仅仅20分钟动车车程,却隔绝了暄闹的人群,显得静谧古朴。这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虽然往日荣光已不复存在,但却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闽南风情。行走在泉州,“满城尽是闽南红”,暗红色的民居,浪漫的燕尾屋脊,让每一位游客都深感惊艳;几十座各类宗教寺院点缀在城市里,光是不足百米的一条涂门街,就有关帝庙、清净寺、府文庙、教堂。
多年前被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称为“光明之城”的泉州,在中世纪有着多年的辉煌。千古遗风依然会在不经意间多次闪现,既古朴清雅又精致婉约,既内敛深沉又舒展奔放。
1
哪里好玩?
开元寺
位于西街的开元寺距今已经有多年历史了,这里的主体建筑是大雄宝殿,梁槽间有24尊飞天乐伎,殿前有72幅獼身人面育石浮雕,殿后有两根古婆罗门教青石柱,各种精致的雕花都在提醒着这里旧时有多么繁华。买上一串手链,在香炉上绕一圈,双手合十,静静地闭上眼祈福,这样你就会得到一条“过炉”祈福手链。
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唐代古刹,宁静而又安然,貌似穿越而来,沿街隔断了浮躁与喧闹。进入古寺,庭院开阔,遥见一片绿荫掩映的“镇国塔”。园内古榕蔽日,刺桐遮阴。沿雕廊穿过场院,进入殿堂,只见鎏金溢彩,庄严恢弘,让人等生敬畏之心。
清源山
清源山是泉州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5A级景区,是泉州的标志性景点。整座山最大的亮点就是位于山下的老君岩,也就是老子的雕塑,它雕刻得栩栩如生,且有千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
景区内还有着与闽南有着深厚渊源而安身在此的弘一大师舍利塔,塔内有壁丰子恺先生悲切所作的泪墨画,塔前还有大师生前的遗墨“悲欣交集”。除了看人文景观和爬山锻炼,在山中喝茶和在山顶吃喝也是种独特的乐趣。登山途中有不少休息泡茶的地方,可以停下脚步喝喝茶,慢慢品味闽南文化。
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坐落于惠安县东南海滨,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当年明政府为抗击倭患,戚继光曾在这里安营扎寨。海浪拍打着布满沧桑感的石头城墙,令人宛如罝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历史沉淀的光芒仍在。整个崇武的街道及房屋都是石头砌成的,但一点都不会单调,因为这里是石雕之乡,处处精细的雕琢都是迷人的艺术品。
也有很多人来惠安其实是来看惠安女的,因为崇武是惠安女的主要居住地。女人是水做的,而惠安女们有的则是石头般刚强和沉稳。很多艺术大师喜欢来这里采景,坐在这个石头城上画下惠安女的风貌。
2
什么好吃?
泉州的小食自古就十分有名,早在唐代泉州港已是我国四大商港之一,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到宋元时期一跃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人员和文化交流也促进了中外饮食文化的交汇,历代泉州厨师都善于利用丰富的物产烹饪别有风味的菜肴。
由于泉州具有独特的闽南民俗文化,各种庆典礼仪繁多,婚丧喜庆、敬神祀祖、馈赠亲友都少不了风味小点心。因而许多普通家庭都能制作百寿龟、白米龟、碗糕、碱粽、芋果、元宵丸、桔红糕、绿豆饼、嫩饼菜等日常小食点心,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味道清淡鲜美。
面线糊
《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后,面线糊成了最能代表泉州的美食。这种泉州传统小吃,介于汤和米线之间的,可以自选大肠、醋肉等搭配,而油条是面线糊的绝配。泉州人最爱在早上吃一碗,整个胃都会暖暖的,很舒服。
满煎糕
泉州的小吃时常伴有轰轰烈烈的传奇故事,而满煎糕相传是左宗棠为行军方便携带而发明的。
满煎糕是泉州的特色早点,有点像松饼中间夹着冬瓜糖和花生粉,味道偏甜,口感松软有弹性,配上豆浆就能成一顿完美早餐。
碗糕
“虾米碗糕?”在闽南语中意思是“什么东西?”碗糕对于泉州人而言就是家乡的味道,是最朴实最清甜的味道。不像包子、也不像馒头,而是一种口感绵密的“小蛋糕”。因为需要发酵,发酵后会有裂开的形状,所以碗糕寓意着“发财”,春节时大家都会吃,求个好兆头。
肉粽
肉粽的咸甜问题是分分钟掀起南北大战,但要是吃过泉州的肉粽,谁还管什么咸甜呀!一拨开刚蒸好的肉粽,就能看见一大块精心挑选的五花肉,和半颗扎实的卤鸡蛋,淋上特殊的调料,香懦却不粘腻。一颗肉粽就能饱腹,也可以再点一碗水丸汤解腻,口感超赞。这种不变的味道承载着泉州游子的回忆,是只有在泉州才能得到的味觉上的满足。
泉州是多元文化宝库,既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又因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而包容的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在这里,全世界的宗教都能觅得踪迹。风格迥异,却能共同发展,相安无事。泉州,作为曾经马可波罗认为的“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如今却早已回归古朴,风光岁月的沉淀让他成为一个充内涵的老人,没有邻居厦门的拥挤,也没有对岸台湾的热闹,却也把闽南风情发挥得淋漓尽致。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