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前,作为“小南沙”的标志景点之一,南沙天后宫甚至有些霍氏“家庙”的意味,当地人也很少去,也不受地方政府重视,所以经营惨淡。直到年,沉寂10年之久的天后宫才开始有了转机。
这一转变的动力主要来自民间,特别是商人力量。
据传,年岁末,一位广东潮阳籍男子梦见南沙天后宫天后塑像被白蚁蛀蚀,于是,他发愿带头捐款重塑妈祖金身,同时发动同乡同行信众,募集善款,将天后宫寝殿、正殿神龛重新设计装饰。故事的主角是汕头佛陀道观堂的主持,民间习称“乩童”,同行友人包括在珠三角地区从事建筑行业的同乡。
这次重葺南沙天后宫的工程,重点更换了正殿、寝殿内的两尊遭白蚁蛀蚀的天后像,并重修正殿、寝殿、献殿,对寝殿内的摆设进行改造和更新。重修费用均由主持等人发动同乡同业中人捐资筹集。
年10月26日凌晨,主持在正殿为新塑妈祖圣像开光。上午8时许,“广州南沙天后文化学会成立暨妈祖圣像重光仪式”在天后宫广场正式举行。重光仪式进行了两天,除学会成立仪式由天后宫人员主持外,其余的庆祝活动均为其同乡等人安排。天后广场搭起了大戏台,邀请“汕头正顺潮剧团”表演潮州大锣鼓、潮剧、粤剧、英歌舞和古筝等。其中,潮剧安排在两个白天,粤剧则在夜晚。26日中午,还办了百桌斋宴,主办者还专门从潮州开元寺请了斋菜师傅过来掌勺。
南沙天后宫妈祖圣像重光之日,亦宣告广州南沙天后文化学会成立。首任会长由南沙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担任,常务副会长4位。会员名,除南沙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及其下属企业的经理们外,其余绝大部分来自潮汕地区。会员发动主要依靠两个渠道:其一,最初发起者等人发动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地工作生活的同乡同业者;其二,以佛陀道观坛堂信众为网络,直接在潮汕地区募集。这些人员成为南沙天后文化学会的首批会员,发起者也成为南沙天后文化学会中主要的“话事人”,即主事人。
南沙天后文化学会成立之后,即着手操办“首届广州南沙妈祖文化旅游节”,并在天后诞当天(年4月18日),实现了南沙天后的第一次出巡。这次天后诞中,发起者把潮阳家乡的乡里老大四叔请到天后宫,直接在天后宫指导整个迎神、出巡仪式。
第一届广州南沙妈祖文化旅游节试水成功,“游客多达50万人次,拉动消费近亿元。而后,每年的天后诞拜祭、巡游仪式均以发起者为主导。以年为例,在整个仪式过程中,从活动策划、时间安排、人员配置及经费使用等,均由发起者等人负责。而在这些仪式上,我们几乎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潮州乡村仪式的移植。
以此为开端,一种源自潮汕商人家乡的礼仪传统,开始叠加到南沙天后宫的拜祭体系中。潮商背景的天后文化学会,目前看来并非着眼于天后宫运作的经济收益,而更多是将南沙天后视作自己事业(且多为建筑行业)的保护神,同时配合企业慈善文化形象的塑造来理解天后宫及相关信仰活动,并且以仪式的方式做出诠释。
年9月30日,“妈祖信俗”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严这大大提升了南沙天后文化学会存在的合理性,让他们的拜祭不再惧于“迷信”这顶帽子。年天后诞,发起者等人商议让天后巡游范围扩大,最好能跟岛内鹿颈村以及号称拥有“广州地区现存最早天后古庙”的塘坑村联合起来,实现天后入村巡境。
虽然该方案未得到政府批准.巡游还是限于天后宫周边,但本届文化节的主办单位变成了“南沙区人民政府”,且活动得到了来自区旅游局的资助.政府的参与力度明显增强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呼吁对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报纸杂志也多有报道。在这种氛围下,各地纷纷将本地妈祖信仰申请列入各级非遗名录中,南沙天后宫也有所尝试。
除此之外,来自中山台商组织的“中山胜母宫”从年开始,每年前往南沙天后宫贺诞。胜母宫是位于中山东升镇一个台商工厂内部供奉的天后宫。
据说,年天后诞前,胜母宫天后显圣,提出要到南沙天后宫贺诞。胜母宫的主事人与南沙天后宫取得联系,并定于年天后诞当日,胜母宫一行信众随天后圣驾到南沙天后宫贺诞。当天,胜母宫銮驾精雕细琢,随行方阵如醒狮阵、太子阵、将爷阵等气势雄伟,胜母宫信众统一着装,手持柱香,虔诚到访,给在场的民众留下深刻印象。
台湾的仪式信仰强调“分香”、“割火”对神力的重要性。胜母宫的参与,又将源自台湾的分香观念潜移默化地叠加在南沙天后诞的仪式中。目前,珠三角其他地区具有台商背景的小型天后庙,越发主动参与南沙天后诞。
中山胜母宫及其所代表的台商团体的到来,使南沙天后宫的活动在发展两岸友好关系、统一战线领域的价值凸显出来,这成为促使地方政府态度转变的另一要因。
年,南沙区政府明确要打造南沙妈祖文化旅游品牌,天后诞就是南沙区着重推广的旅游项目。为进一步提升南沙天后的知名度,南沙天后宫也积极参与周边各大神诞活动。如年南海神庙洪圣诞,南沙天后学会受邀参加;
年洪圣诞上举行了几大水神聚会,南沙天后宫获邀作为天后代表参与;不久,南沙天后宫也举办四大水神(南海神、北帝、龙母、天后)巡境贺诞仪式。
南沙天后宫俨然成为与南海神庙、佛山北帝庙和悦城龙母庙等珠三角地区历史悠久的几大庙宇并肩的庙宇了。珠三角的各个庙宇,都在彼此学习、共同摸索现代社会中民间庙宇节诞的有效组织管理和筹资运作模式;而庙宇合作共同举办仪式,则将南沙天后宫的影响力扩展到了南沙区之外。
南沙地名故事:“天后宫”原只是开发区里的“家庙”南沙地名故事:南沙地名反映出的历史文化特征南沙地名故事:南沙地名命名规律南沙地名故事:古代南沙区发展演化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