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开元寺 >> 开元寺资源 >> 正文 >> 正文

拥抱泉州,记住泉州,再来泉州

来源:开元寺 时间:2022/11/5
白蚀病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40107/4323009.html

离开洛阳桥赶赴厦门。古色古香的泉州在视野在脑海却是更加留恋。

首先是那一城的花香,真所谓酒不醉人花醉人。桂花无心争艳,香郁沁人心腑;木棉花、羊蹄甲花一树靓丽,却不施胭脂粉黛;茶花大气端庄,叶子花招展妩媚……春天的泉州就是花海。

红艳木棉花橙黄芒果花

泉州的香也少不了佛香。开元寺的香火万山第一,不是夸张。不进开元寺,没到泉州城。不是违背承诺,实在名声在外,可以只看光景不拜佛,说服自己挺简单。东门为正门,高悬紫云匾,意为东来;正对紫云屛,意为隔绝俗世(自己理解);风水堪舆,无处不在;紫气与紫云区别不大,是道家祥瑞,佛家讲究不多见。寺内最有名的是建成于宋淳祐年间的东西双塔,是全国石结构空心最高石塔。不说塔身佛教人物普济众生,故事感人至深,就说其历经地震不偏不倾,是佛道强大还是建筑技术精绝,不需答案。桑莲瀛界殿前的榕树塔林让人饱感沧桑,那一根一须,一叶一枝都记录着倾逝的光阴,而人间变化已天翻地覆。

开元寺东门紫云来佛香万山第一桑莲瀛界殿前榕树话沧桑年石塔傲立苍穹

人声鼎沸喧闹的西街自然也是必去之处。川流的人群是大家对往昔繁华的追寻。琳琅繁多的货物,南腔北调的语言,缤彩纷呈的着装,千奇百味的名吃荟萃,无不张扬古街的前世今生,也使泉州这古东方第一港焕彩流光。

西街人头攒动,昼夜不息

古街的墙砖也是必说的内容。它由红土加糯米成胚,在烧制前,为防止粘连在接触面涂抹一层松脂类的东西,烧制完成砖便成带暗格的橙红色,既结实美观又醒目。人民的智慧莫测无穷。这种砖在店铺、民居甚至庙宇都常见。站在西街东端,西端一树树芒果花浓橙丹霞,如此绝妙辉映,正是泉州的主色调。

泉州色调民居争娇商铺金窟

一直奇怪泉州怎会有座洛阳桥,是按洛阳某座桥复制还是洛阳的工匠修建,怎会不考究一下。到了实地,这个谜团不解自开。桥横亘在洛阳江上就是答案,是由宋蔡襄大学士在二任泉州郡守时主持修建的。这是济两岸苍生近千年的仁贤之举,桥面风雨侵蚀及足履打磨的痕迹就是苍天作证和民声颂扬。走上桥面深深为建设者的聪明智慧所震撼。首先迎着潮汐方向的桥墩都是船头锥型的,分水如锥,潮水分流阻力小,减少对桥体的冲击;桥面采用石梁结构,每根石条10米左右2吨多,在没有现代工具的情况下,是怎样整体采石、怎样运输、怎样架在桥墩上,都是大学问;桥两端和中间有震桥石塔,桥墩两侧围栏上有震水神兽石雕,科学和玄学上都精细周全,不亏为海内第一名桥。走在五里长桥上,看着弄海人退朝后在没膝淤泥中艰难跋涉,真的感谢建桥人让我们这样悠闲自在。

蔡襄笑看潮涨潮落智慧的桥墩设计人性化的桥中段休息小岛

对泉州的了解还很肤浅,就做一个再来的理由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