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大开元寺,又名开元寺,因寺在城东“东北隅”俗称东大寺,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开元北路。有学者称为后赵时中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隋时为泛爱寺,唐武则天时大云寺,唐开元年赐额邢州开元寺,先后两次在寺内立六祖能大师碑,为重要的禅宗道场。宋徽宗赵佶赐名为圆照塔,元代时万安禅师创建大开元寺一宗,元始祖忽必烈两次驾临并赐额大开元寺。明清为古开元寺。如今是当代禅门巨匠净慧禅师“生活禅”发源地。
邢台大开元寺自古为盛游之地,明代古刹春游列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民国时野寺钟声为邢台八景之一。
一、历史渊源
邢台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地区之一,后赵时,佛图澄以襄国(邢台)为中心建立寺院所。大开元寺始建于这个时期。隋文帝时名“泛爱寺”,兴塔供舍利。唐武则天敕封为“大云寺”,唐玄宗更名为开元寺,元朝忽必烈曾再次幸临,赐名为大开元寺。唐代先后两次在本寺立六祖大师碑,为重要的禅宗道场。唐、元时期皆为皇家寺院。
千年灯火,代代相续。高僧辈出,祖印高悬。五代后梁乾化年间(——)天竺高僧空本曾在此寺院翻译佛经。特别是元代的万安禅师,在此开创了曹洞法脉的重要宗派贾菩萨宗,世称大开元一宗。并有僧尼十万人于此受戒,鼎盛一时。明清至民国,代有兴复,期间留有碑刻三十余通。清代开元寺“古刹春游”为顺德十二景之一。民国时期“野寺钟声”为古邢台八景之一。晚近以来,虽数历劫波,然祖庭香火不绝,山门代有兴复。
建国之后,开元寺得到政府的保护,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年9月,邢台市人民政府决定恢复大开元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并礼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法师于此修复。年10月18日,举行修复奠基典礼。在各级领导全力支持,各位护法檀越发心护持之下,历时七载,一座庄严巍峨的佛国净域、众望所归的心灵家园,呈现于邢襄大地。然,大开元寺道场中兴愿成之际,净慧长老撒手西归,留遗命于中兴第二代明憨禅人。公元年9月14日(农历癸巳年八月初十),大开元寺落成开光暨明憨大和尚升座。
新落成的邢台大开元寺,位于古开元寺的东侧。全寺为五进式“七堂伽蓝”。即轴线上有石牌楼、山门、天王宝殿、韦驮殿、圆通宝殿、大雄宝殿、护国仁王佛阁法堂、藏经楼、千僧阁。中轴线两侧有客堂、流通处、钟楼、鼓楼、伽蓝殿、祖师殿、泛爱堂、大云堂、药师宝殿、弥陀宝殿、万安楼、万松楼、开元楼、怡然楼等。
寺院以“佛、法、僧”三宝为三大功能布局。即山门至大雄宝殿为大众朝礼区;法堂、藏经楼为讲学法务区;其后千僧阁、寿昌院、赵州院等建筑为生活禅修区。大众朝礼区,供大众礼佛祈福,向社会开放;讲学法务区,为听经闻法参学之地,适机向参学进修者开放;生活禅修区为僧众安居地。
二、重要景观
在古开元寺内现保存有唐至明清以来的文物和建筑。主要殿阁有天王殿、毗卢殿、观音殿和大雄宝殿(又称三世佛殿),这些殿宇巍峨壮观。
天王殿为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原在此殿留有钟离权题壁诗。相传:钟离权拜访开元寺高僧不遇,在寺内墙上留下草书题壁诗。其诗云:“得道高僧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自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莫厌追欢笑语频,寻思离乱好伤神,闲来屈指从头数,见得清平有几人。“宋代时有人将诗刻在石碑上,使开元寺声名大噪。
毗卢千佛阁,亦称毗卢千佛阁。为三间悬山殿,进深三间,布瓦顶,四门洞开,座落在一八卦站台上,雄伟壮观。在殿前原有顺德知府李京撰文、于施蒙书丹《重修开元寺毗卢千佛阁记》碑。近年来,文物部门对毗卢千佛阁进行了重修,在清理地基时发现毗卢殿原有八卦式站台,在站台的每个角部都有一石雕的龙头,从出土的原物看应为元代的遗物。在开元寺内的毗卢殿中现只供一尊毗卢佛。在殿内陈列有后赵时的石刻等文物。
在其殿后有元代为刘秉忠刻立的碑刻。
在观音殿前原有圆照塔。圆照塔最早称大圣塔,自宋宝元二年()开始建设,到宋嘉祐七年()建成。大观三年()大圣塔由宋徽宗赵佶下诏赐名为圆照塔。由陈振撰文、晁泳之书丹《敕勒开元寺圆照塔记》立于开元寺观音殿前南隅。记载说:“大观三年秋八月已亥有诏,邢州开元寺大圣塔宜赐名圆照主塔,僧云祥持诏来请曰,愿为大众说此因缘……所见宝构层七,逾三百尺。”金泰定三年()进行重修,并立《普门宝塔甓垣记》。金元之际被焚烧,元代再次重建。忽必烈赐额普门宝塔。依历史碑记和地方志书的记载,十三级的普门塔位置在开元寺的中殿前。《金石分域编》说“开元寺铁钟款,正书,大定甲辰(公元年),在开元寺中殿前东偏”又民国版《邢台县志》说,在开元寺观音殿前原有,由此可知圆照塔与元代普门塔旧址在观音殿前。
年,在进行观音殿修复时,于殿前发现一个四周砌砖覆斗式的地基,这个地基的上口边长10米,下口东西长6米,南北宽5米,底部用青砖铺地,在南北两侧有用雕有龙纹的石条砌成的台基,台基边长二十米。这个建筑基址的发现,与文献对照进行研究,应是十三级普门塔的地基。普门塔在元末被焚烧后,明代已经没有力量再重修“木浮屠”了,在普门塔基址的地方修复建起五华殿和观音殿,形成今天保存下来的寺院布局。
三殿为观音殿,为宋之圆照塔、元之普门塔旧址所在,有专家称,现存大殿为普门塔的后殿,明代时进行重修,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结构精巧,风格独具。正德十三年(),在殿前增加了四根雕花滚龙石柱,石柱高4.5米,柱围2.5米,石雕采用高浮雕的手法,线条流畅,技艺精湛,游龙或盘旋而上,或蜿蜒而下,或回首凝视,中间两根的龙首与龙体皆突出柱外20—35厘米,力度感强烈,俨然如真龙游跃腾舞,堪称中华石雕艺术中的瑰宝。
在观音殿后西北角有万安井和万安磨,关于万安井,《邢台县志》记载说:“有万安师者,能使甘泉出,涸井斗米饱万人”之说。
第四殿大雄宝殿为单檐歇山布瓦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在四殿后建有开元寺碑林,保存有历史上各时期的经幢、碑刻百余通。
开元寺有三大镇寺之宝。
其一唐十六面经幢
在邢州开元寺的毗卢殿西南侧,经幢通高七米多,幢身高3.73米,直径0.94米,幢身有十六面,每面宽19厘米,在幢身上部有莲花辩一匝莲上各刻有小坐像一尊。该幢建于唐代,因幢体为横断面为十六面形,为此称作唐十六面经幢。
唐代十六面经幢,有基座、幢身和幢顶组成。基座共有有五层,八角形幢基。先以一块四方形石板作基础,上刻有莲花纹饰的须弥座,自下而上起两层八角石构件,再上为石幢基,幢基呈八角形每面有石龛,龛内有坐佛或力士,幢基上又有一层刻有模仿丝织物的垂幔、飘带和吉祥结的八角石构件,基座形状稳重坚固。在基座上有十六面幢身,幢身上刻有尊胜陀罗尼经,因年久日长,文字大多剥落已经不可读。
在幢身的上方每隔一面凿出一凹槽,共有八个,槽高16.5厘米,宽12.5厘米,根据专家的研究,当时这个凹槽应为嵌建木檐所用。在凹槽的上方还有一圈莲花,每隔一个莲花与莲尖相对雕有尖拱小龛,龛内雕坐佛一尊。雕工极为讲究。在幢身上覆有八角幢顶,八角起拱脊并在拱脊端雕一伏卧吉祥瑞兽,兽嘴衔有璎珞,璎珞是用珠和玉用绳穿成了像链条一样的装饰品,用于挂在颈项上的装饰。璎珞衬有简洁的线条垂幔,两兽之间的璎珞又用绳结系起,结成十六面垂。在幢顶盖下面浮雕有缠枝花纹、飞天仙人、狮子、吉兽与仙人共舞。在幢顶之上置浮雕相轮柱,柱上设有带孤楞八角盘,上又置双重仰莲构成的复钵,在钵顶上设有宝珠。
明人归有光说“石在邢州开元寺,唐高宗淳化二年始自葱岭而来,些经能减众恶,幢在西厩下,其西面剥落故书字与立石之年皆不可知,计必此经入中国未久,寺建于开元,是开元书也”。(见《震川文集》)
《金石分域编》:十六经幢“正书,额缺,存有大佛顶尊胜陀六字,下有节度副使李逄书七字,年号缺,存戌二月戊辰朔十日丁丑建十一字”。清人戚朝卿考证“仅按唐方镇表,至德元载始置泽潞沁节度,宝应元年邢州始隶泽潞节度,此有节度副使他泰题名,当在宝应间邢州隶泽潞节度以后”。唐宝应元年为年,在这一年邢州才从叛军收回不久,时任节度副使李逄在开元寺立十六面经幢,有以祈求和平的意思。
其二为金代大定钟
原在开元寺三殿前东侧钟楼内的铁钟架上,用以作课报时,每当以巨木击撞时,钟声粗犷沉鸣,声震远近。铸成于金大定甲辰岁(),高二米七○,下沿围长七米二,钟厚半尺,重达三万多斤,堪称稀世巨“金”。该钟壁有日、月、人、兽、牛、鱼等十二种图案,与黄道十二宫相对应。另有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等八卦图象。含乾坤浑圆之说。钟壁还铸有文字数百,清晰可辨,多记载铸造、监制、资助人姓名或身份籍贯等。该钟铸成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虽历经风雨剥蚀,因铸造技术高超绝伦,铁质火候纯精,所以不但不显氧化痕迹,并且棕红色的钟体四周仍然荤荤发亮,“十年动乱”中曾遭捣砸,但只闻嗡嗡声,不见钟破损,由此足见古代我国铸铁术的高超。
其三为后梁尊胜陀罗尼经幢
后梁尊胜陀罗尼经幢,原在大雄宝殿西侧,刘敦桢先生在三十年代来邢台开元寺考察时和五十年代刘慧达在邢台进行地上文物调查时,后梁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的具体位置在,唐十六面经幢和万安恩公塔之间,从遗留下的历史照片观察,在后梁经幢的北面有万安恩公塔,那时这里是一片空地,还可以看到邢台旧城的高大的城墙和东门楼。在民国时期,后梁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保存有四层,残高有七米余。
经幢最底层是三块条石组成的正方形作基础,在石块上放置八角形须弥座,须弥座为一整块青石雕成,分三部分,下部呈八角形,中间为束腰,在束腰上的各面雕刻有阳线的花卉,在束腰的上部有仰莲花座。在第一层有幢高近二米、刻有《大佛顶随求尊胜陀罗尼经》经文。幢体上置宝盖,角饰饕餮环绶,口中系有璎珞八垂,此幢的珍贵之处在每一组璎珞垂幔上面都高浮雕着一组文殊、普贤及立佛人物,共有八幅。站在经幢仰视可以看到在幢底构图雄壮,气势弘大的盘龙纹饰,在盘龙的周围环绕有云气纹饰。
经幢的第二层的幢体下部为仰莲座,幢体八面有造像,分上下两层,没有采用通常的开龛纳佛的做法,而是以高浮雕的手法雕刻而成,佛像突出幢身约有十公分,才用的题材带有背光的佛像,有结伽跌坐佛、倚坐佛、右舒自在观音、持柳枝露瓶立式观音等,无论是立是坐是倚,造像形象生动别具一格。
第二上复置宝盖,宝盖上面与第一层的宝盖雕刻内容基本相同,在宝盖上面是经幢的第三层,幢体也是座在一个仰莲上面,正面开有长形尖龛,龛内雕有主尊佛像,跌坐于高高的莲花座上。其他七面浮雕出合掌、执带的菩萨立像,艺术处理手法相当完美,佛像主次协调颇具匠心。此组经幢的上面更为独特,没有置放通常的宝盖,而是以一块方形的石盖替代,方形石盖上面缕刻出复杂的云纹,云纹不仅采用了高浮雕,还运用了透雕手法,作工十分的精细。
第四层,在青石经幢体上用高浮雕的手法雕出金刚力士,从内容上看应该是四大天王和四力士,形象有持剑,有托塔。在四层上面有檐盖。
年,为了更好的对经幢进行保护搬迁至大雄宝殿的东配殿前。现在仅保留两层,刘慧达调查文中所记录的第三层、第四层幢身现已经不见了。
在第一层幢身第八面最后一行,有‘大梁乾化’四字,《(民国)邢台县志》古迹寺观开元寺石幢条,记此幢情况较详:‘空本,梁乾化年间特进试鸿胪卿开府仪同三司萧国公,食邑三千户,赠司空,谥大辩,曾奉诏译经’。可能是根据旧志或幢的旧拓本抄录的,总之此幢有较确实的年代,幢身浮雕和线雕都很工致,题材内容也多变化,可以作为五代初期石幢的典型。
开元寺碑林
在开元寺内现在还遗存有大量碑刻,时代自唐朝至民国时期,这些碑刻对中州的变乱和寺院的历史发展有比较详细的记录,是研究开元寺本身和金元时期邢州政治经济及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重要的碑刻有:《六祖能大师碑》、《钟离权草书石刻》、《敕赐开元寺圆照塔记》、《资戒坛碑》、《宏慈博化大士万安恩公碑》、《开元寺历代住持垂训法名颂石刻》、《开元寺钟楼记》、《常山王看转藏经记》、《重修开元寺毗卢千佛阁记》等等。这些石刻是研究邢台开元寺及佛教文化发展史的实证,同时这些石刻艺术是研究学习中国书法、雕刻等宝贵资料。
在遗留的石刻中有四飞天经幢宝盖。
经幢宝盖保存十分完整,八角装饰饕餮环绶,周系璎珞八垂,璎珞之上浮雕立佛等八幅。其中一幅有人物六人,左右各有侍者二人,中间两人相对倚坐,右侧一人手揖礼,左侧一人手抱婴儿,为一经变故事。在经幢的盖底刻云纹和四飞天伎乐人物。这也正是这个经幢宝盖的精化部分。
飞天,据佛经记载,乾闼婆和紧那罗原来是印度古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神话传说中说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
邢台开元寺四飞天经幢宝盖,是典型的中原式飞天风格,是以四个飞天伎乐人物为主要表现形式。这四飞天人物形象有中原“秀骨清像”的特点,脸为蛋形,直鼻秀眼,眉细疏朗,嘴角上翘,微含笑意,脖饰项链,腰系长裙,裸露半身。体态丰满俏丽,顺风横飞,翩翩起舞,姿态优美轻盈,如行云流水。翱翔天空的天人伎乐,手持乐器,形象生动,有吹横笛的,有把笙的,有吹六管荜篥的,还有吹九管横箫的。在天空中形成一组乐舞队列。如同诗人李白咏赞仙女诗那样:“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
邢台开元寺四飞天经幢宝盖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的复合体。将佛教天人、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仙的形象,融合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飞天。特别是邢台经幢宝盖四飞天仙人肩披彩带;四周云气飘流,衬托着飞天迎风而飞翔,互相照应,自由欢乐,运用了浪漫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雕刻娴熟,人物体态丰满,线条流畅,疏密有致,是典型的唐代中期风格,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对唐代飞天艺术、雕塑艺术、佛教文化的流传及唐代音乐研究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开元寺影壁
原寺门前有大型影壁一座,影壁上有滚龙团花、系彩色硫璃瓦拼砌而成,飞龙姿态雄健、造型优美,且暴出影壁数寸,活灵活现,颇有欲跃欲飞的神态。雕塑之细腻逼真,砌工之高超卓绝,均为北方所罕见。现今照壁是建设大开元寺广场时所立。
在邢台开元寺山门小桥轴线上。照壁坐落在三级台阶上,台阶上的四角有古朴的仿唐式四角石灯,照壁为一字形歇山式。照壁的以福建泉州道的灰白花岗岩为建材,下部有精雕的须弥座,须弥座上即为照壁的主体部分,主体四周有回形纹进行装饰,两端还有空白的联芯,主体的上面每面有十八组石雕斗拱托起仿木结构的歇山顶,顶部的雕刻也十分的精细,檐下有石雕的瓦当和滴水,在顶部还有一对雕龙大吻。
照壁的南北两面有精美细致的石雕壁画,面南的一面雕刻有“降兜率天”“入胎诞生”“唯我独尊”“出家学道”“静修降魔”“成佛得道”“初转法轮”“佛陀涅盘”八相成道的佛教故事,用石雕壁画的形式详细记录了释迦牟尼从“下天”到涅盘的历史过程。这八组壁画庄严大方,人物慈祥,画面周围有缭绕的祥云,在菩提树下,围绕着主尊的人物或站或立,或卧或坐,前后呼应。佛界中仙女轻飘的身姿,身后飘逸的衣带,创作人员以高超的手法,精细的工艺描述了正中缨珞宝盖下,跌坐在莲花上的阿弥陀佛,与宝盖顶上的画面形成动静的组合,在朵朵祥云下,使人感到佛界的威严。
在照壁的另一面,精雕而成另一组佛教故事。第一组是“初祖达摩”,描写祥宗祖师一苇过江,面壁苦修传播佛法的过程,第二组是“二祖慧可”生平故事,表现有断臂求学,继承法衣的场面。其后有“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在大江南北的弘法故事。
“六祖慧能”继承法统,创建完善了中华禅风。
在这组石雕壁画的最后,创作人员以一组故事展现出邢台开元寺不凡的历史背景。记录了唐代荷泽神会在邢州开元寺为六祖慧能立“能大师碑”的过程。
开元寺照壁,前后两组共雕有人物个,每个人的形态和神态各异,无论是主尊释迦牟尼,还是飞天侍女,画面上的一草一木,一动一静都能够反映出工匠的细心和认真,当今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珍品。
盛世开元坊,在邢台大开元寺文化园,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高大的石牌楼。这座石牌楼为三门七楼式,高13米,宽26.8米。从形式、格调、气势等方面都是北方地区较大的。牌坊所用石材为福建的花岗岩,又名“泉州白”。牌坊的设计风格为南北结合,高大框架以显示北方文化的奔放,而牌坊上的装饰图案用采用了南派雕刻手法,精细繁华无不精美。在牌坊的南北两面有十二尊石狮,石狮蹲座在须弥台基的石鼓上,前爪向前扑地,以显石狮的刚健的身躯。
牌坊正中的匾芯,雕刻有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所书的“盛世开元”四个大字。字体采用了阳刻的手法,奔放有力,浑厚有力。字体上用镏金工艺进行装饰,在阳光下金光灿烂。在两侧的匾芯上还隶体的“庄严国土”和行草体的“利乐有情”题额。
在牌坊的背面正中有“象教中兴”题额,以喻示着邢台开元寺历史与文化在各界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在党的佛教政策指导下,实现中兴的愿望。东西两侧还有“祥和社会”和“净化人心”匾额。
牌坊共刻有六付对联,南面的正中有“盛世谱和谐古刹中兴光法界,开元宣妙谛宗风重振颂尧天”。东侧镌刻“萧寺钟声乾坤瞻北斗,曹溪碑影佛图仰南宗”西侧镌刻有“禅心善念一尘不染清凉地,暮鼓晨钟万善同归福慧门”。
以牌坊为轴,通往大开元寺之有宽阔的甬道,甬道用青石铺砌,中间的部位有三朵硕大的石雕莲花。两侧有二组八角形石灯,共十二个,在石灯的两侧有十二颗高大的银杏树。
甬道的北端为高大的邢台大开元寺总门,在总门的前面有两座仿后梁经幢。建筑为重檐歇山式,分上下两层共有十四间。在二层的木檐下悬挂着镏金柳体大字“大开元寺”竖式大匾,在一层的廊下悬有“天王宝殿”匾。
三、古刹春游
“古刹春游”是顺德府十二景之一,原文是这样写的
东开元寺,创自唐。万安和尚阐扬佛教,建木浮图,高五十丈,中可容数千人。金元时,火焚其顶,又铲其腹,存其足,尚存八九丈。明初,因其基,覆以琉璃瓦,如五瓣莲,名五华殿。柏数十株,合抱围。正月十六日,贩农器者云集成市。合邑之乡民之力农者,争售其器,亦有妇女游,竟日而罢。大刹开元自昔称,琳宫绀宇尚层层。此时象教终难问,旧日浮图不可登。钟阁云深龙护寺,香台地古佛留僧。嬉春四远人成市,柏子庭前鼠咬藤。
十二景为清代李京撰写的。
李京,邢台人。清代顺治年间的正贡(恩贡),曾任湖广岳州府(湖南)巴陵县知县。墓在邢台县南柴家庄,曾出土墓志铭一盒,志文中记录了李京一生的事迹。他在整理《顺德府志》中,把邢台及其县域的文化景观进行总结。随着时间的推移,《顺德府志》中描述的十二景大多已不可见,当前保存的有太行叠巘、鹊庙仙迹、达活龙湫、郡楼远眺四景,其他十二景已经遭受破坏。
邢台开元寺即大开元寺。位于邢台市开元北路中段,为唐开元年间敕建,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是佛教曹洞宗的祖庭之一,也是禅宗二祖的传钵之地和禅宗七祖神会大师的驻锡之地。北宋时期营建大圣塔,宋徽宗赵佶赐名为圆照塔,此塔高米,为当时北方之最。元代忽必烈二次幸临此寺,因寺内万安禅师弘传佛教,创建开元寺宗(贾菩萨宗),而敕额为大开元寺。成为元代的皇家寺院。明清时期,开元寺成为顺德府景观文化之一,即古刹春游。年代后寺院荒废。
为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邢台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开元寺扩建问题。经河北省佛教协会和邢台市委、市政府多方协调,年3月,邢台大开元寺正式审批为宗教活动场所,礼请当代高德高僧、禅门巨匠净慧长老驻锡邢台大开元寺,负责大开元寺的中兴扩建工作,使大开元寺重现鼎盛时期历史风貌。
“开元古刹耀灵光,重建祇园继盛唐;六代传衣宗旨定,一碑昭示是非彰。明皇赐额禅宫渺,曹洞中兴奕叶昌;此日万人同稽首,将看平地涌坛场。”净慧《大开元寺扩建奠基香语》
年10月18日净慧长老举行破土奠基仪式,中兴邢台大开元寺,历时七年建设,一座清净庄严的法城平地涌起,邢台大开元寺山门、圆通宝殿、大雄宝殿、祖师殿、伽蓝殿、药师殿、弥陀殿、法堂、千僧阁、藏经楼、钟鼓楼、斋堂等建筑。善缘胜业,众力匡扶,进展顺利,工程圆满。
在净慧长老中兴大开元寺的同时,邢台市政府对开元寺周边进行环境治理,开辟了邢台开元寺公园,每年春季,这里百花盛开,游人如织,消失了百年的“古刹春游”得到重现。
开元古寺大宝阁护国仁法堂大开元寺公园大雄宝殿六祖能大师碑拓本后梁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梁思成考察后梁经幢金大定甲辰岁大铁钟唐飞天经幢宝盖明代雕龙石柱开元寺北藏经印本中兴宝炉(陈云君捐铸)刘敦桢考察唐十六面经幢十六面经幢须弥座下雕刻十六面经幢须弥座下雕刻元代邢台大开元寺塔林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