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几十年,知道了很多地名,但是,在这些地名中,总有一些地方让人印象特别深刻,想去,其中之一就是泉州,更准确的说是泉州港,回顾几千年前,福建东南部的这个港口是世界闻名的,它不仅占据了多年第一港口的地位,也让全世界的人向往,泉州开元寺,福建规模最大的寺院,历经千年时光,见证泉州繁华。
但今天我要讲的对象不是他,而是另一座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寺庙,建于唐代,至今仍是福建最大的寺庙,名叫开元寺,杜牧的诗《南朝庙,烟雨多少梯田》给后人带来了诸多争议,有人认为杜甫只是单纯地表达了美景,也有人认为是对晚唐弘扬佛教现象的讽刺,无论怎么分析,也反映了佛教在中国南方的迅速发展,泉州作为南方主要城市,自然有佛教寺院,曾获“全南佛教国”、“闽南蓬莱”称号,开元寺建于唐代,开元寺的建造充满了传奇,据说黄寿公是因为梦到桑树会长莲花才依附当地的,所以在桑园建立了“莲花寺”,后来玄宗下诏后改名为开元寺。
几千年来,开元寺由于各种原因,如拆迁或建设,经历了许多风暴,而正是因为时间的磨砺,朝代的更替,世界的变迁,才使得这座千年古刹经久不衰,给人一种浓浓的依赖感,开元寺布局规整,从南门进入,经过天王殿,即大雄宝殿、甘露谭洁、藏经阁、祖堂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雄宝殿两侧的东西塔楼,这两座塔是在不同的时间建造的,但它们的经历是相似的,东塔是唐朝被毁后修建的,南宋时重修为石塔,它高约48米,被称为“振国塔”,塔建于五代,本来是木塔,到南宋被毁后换成石头,但比东塔低,结果这两座塔在结构和外观上非常相似,也是目前国内最高的一对石塔,不会被地震和台风吹倒。
现在这两座塔已经成为泉州的象征,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在一些精致的礼盒上看到,开元寺正殿作为寺庙的主体,真的很值钱,首先,现在的建筑是明朝的遗物,其次,大殿中有多根石柱,被称为世界“白珠殿”,大殿梁与槽之间精雕细刻的20个“天妃乐手”,在国内是传神的、罕见的,开元寺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就是麒麟墙,墙上的独角兽踩在浮云上,怒视着一边的太阳,有人说这是用来警醒官员在政治上要诚实,不知道是真是假。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看完这篇文章,你学到了什么呢?评论区告诉小编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330.html